大华网 > 观点

绘就乡村振兴“三色”画卷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对此,各级有关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全力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激活党建“红色引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要织密组织体系,推动各类群团组织和新兴领域建立党组织,持续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抓好基层各类组织向党组织请示报告制度,全面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要建强干部人才队伍,实施农村干部素质能力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村级班子分析研判,加强“一肩挑”党组织书记监督管理;鼓励和选派干部人才到乡村振兴一线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引导广大党员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亮明党员身份,积极担当作为,用心服务群众,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打通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擦亮产业“金字招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重要前提。要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把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中。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充分整合集体资源,引导群众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方式入股,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要大胆创新经营方式,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探索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整合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筑牢生态“绿色屏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强化底线思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两山”理念,树立“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意识,深刻吸取反面教训,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要抓实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结合河长制、林长制等机制,综合分析研判,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要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注重生产与生态有机结合,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探索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绿色民宿等发展模式,形成绿色产业链,释放乡村生态优势,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交相辉映。

(作者单位:中共汕头市澄海区委组织部)

作者:□ 陈晓翰 发表日期:2023年03月31日 来源:汕头日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