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观点

加强海防文化遗产保护 打造濠江文旅崭新名片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是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汕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保护传承‘老汕头’历史文脉”。近年来,濠江区大力推动文旅体深度融合,延续传承城市文脉,加强古建筑、古村落保护活化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联动全区优质旅游资源,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状

  濠江区位于汕头市东南部、潮汕平原中部,三面环海,同时拥有内海湾和外海湾。历史上濠江区为往来湾泊之所,也多为盗匪贼寇侵扰之地。由于位置的重要性,自宋代以来已是海防要塞,是千年海防故地。

  濠江区现留存有宋代的军事相关石刻、明清时期的汛防、墩台、炮台、水师达濠营、招宁司巡检署、达濠古城,其中达濠古城墙、清代河渡炮台旧址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广澳炮台遗址列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濠江区在海防史上涌现了一批海防武将,数梅春魁、黄凤最具代表性,两人均有历史典籍记载、民间传说亦十分丰富,目前其故居尚在且有一定数量的历史文物留存。

  存在问题

  (一)亟需完善体制机制保障

  虽然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在2022年9月印发了《濠江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细则》,从制度层面确立了基础性的体制机制保障,但对于海防文化遗产这一兼有国防教育、乡土文化教育的特殊类别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一方面海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规划相对滞后,仍以静态的、消极的方式为主,以划定保护范围、限制建筑高度、体量甚至建筑风格、形式为主要内容,而没有作为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在总体规划中充分注意保护历史文化传统和场所精神。

  另一方面海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规划存在堵点,对海防历史人物故居保护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且对一些历史建筑产权界定与社区村民集体资产产权发生冲突,导致名人故居越住越破败,无法通过专业维修保护发挥历史文化遗产作用。

  (二)亟需组织抢救发掘保护

  一是遗址状况不容乐观。位于河渡社区的河渡炮台旧址虽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其保护状态亟需提升:炮台遗址部分墙体发生倾斜,地面杂草树木丛生覆盖炮台结构,遗址内部分摩崖石刻因风蚀字迹模糊不清。

  二是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一方面,遗址的展示与保护设施落后,河渡炮台、广澳炮台、摧锋军记事石刻缺少展览展示场所,缺乏必要的消防用水、安防设施等。另一方面,遗址的旅游配套设施缺乏,河渡炮台、广澳炮台、摧锋军记事石刻活动空间不足,旅游标识系统不规范。

  三是周边环境破坏严重。位于磊口社区的宋景定四年摧锋军记事石刻,周边山体不断被当地居民开挖进行采石;直通河渡口炮台路面较窄,入口附近海滩被渔民用于进行修船补网。文物遗址环境的协调性和完整性破坏严重。

  四是关系协调难度较大。位于青篮社区的梅春魁故居和黄凤故居,由于房屋产权和相关文物属于社区居民所有,文化保护和开发需与村民协调,文物保护协调难度较大。

  五是产业开发深度不够。由于缺乏相关的配套政策与机制,濠江区海防文化资源的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只是部分遗址对外开放,且利用形式单一,只停留在观光旅游上,既未与国防教育相结合,也未与文艺创作相结合,文化旅游产业链没有形成,对社会服务业的带动辐射不强,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效益优势。

  思考与建议

  濠江海防文化遗产,既是一批丰富而又珍贵的历史人文景观,又是一部生动而又形象的爱国主义教材。建议以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为核心主题,以海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为主导功能,以文旅融合发展为重点方向,以区域协同建设为主要思路,加强濠江区海防文化遗产保护,尽快打造成为濠江文旅的一张崭新名片。

  (一)创新工作机制提升保护开发成效

  一是创新遗址保护机制。探索推动海防旧址文物安全联动工作机制,通过文物保护部门和属地街道、属地社区三方联动,协调解决文物遗址问题,加强对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巡查。二是开展海防旧址修缮工程。积极协调上级文物保护部门的支持,申请重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对年久失修的海防旧址进行修缮。三是大力加强文物微环境改造。针对文物的情况,针对性地通过加装保护罩、增加恒温恒湿系统等方式进行保护。四是不断提升文物保护科技水平。加强与高校文物保护实验室合作,对海防旧址进行现场检测和取样分析,形成科研成果并应用于文物保护上。

  (二)弘扬海防文化纳入全域旅游项目

  倾力打造濠江文化旅游新名片,以海防文化来促进旅游,以旅游来推动海防文化。一是坚持“规划+落地”结合,有序推动项目进展。推动由达濠古城、河渡炮台和广澳炮台组成的“一城二台”的规划工作,编制濠江区海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中期行动计划,同时加大力度推动海防文化遗产项目有序推进。二是坚持“原创+临展”结合,提供优质精神文化产品。依托区博物馆海防文化基本陈列,推动改造升级,同时适时推出专题临时展览。三是坚持“线上+线下”联动,创新开展社教活动。结合重要的历史纪念日,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吸引民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广泛参与。

  (三)加大普查力度挖掘海防文化资源

  尽快开展全覆盖的濠江海防文化资源的普查和重点调查,组织发动区内文史力量,从海防历史沿革、海防遗存、海防人物和事件等方面开展专题调查研究。依托大数据和现代测绘技术,全面调查濠江区海防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类别、布局、规模、价值、保存状况等,建立起完整、科学的数据记录。

  (四)推出文旅产品弘扬海防文化精神

  一是围绕海防文化遗址,打造一批海防历史文化主题旅游路线,进一步优化乡村休闲旅游建设成果,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促进。二是依托馆藏文物资源,开发一批的海防文化文创周边产品,既通过文创消费带动经济增长,又为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贡献文旅力量。三是加强海防文化精神弘扬,组织区文史文艺力量,创作一批海防文化主题专业书籍、海防历史人物潮剧以及海防主题新媒体作品。

  (作者单位:民进汕头市委会)

作者:□ 杨基平 发表日期:2023年02月07日 来源:汕头日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