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观点

“两个结合”彰显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

  □ 解丽霞

  “两个结合”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百年奋斗实践凝结的基本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表征与文化表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新时代新征程上,“两个结合”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彰显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

  “两个结合”拓深21世纪马克思主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科学的、实践的、发展的开放理论,需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创新性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际出发,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

  “两个结合”彰显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世界性。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本民族历史传统和思维观念的总和,承载着民族的优秀品质和精神气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时间上的延伸,也是空间上的拓展;不仅是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人类进步的理论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新的时代方位,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聚焦21世纪世界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促进人类发展进步提供了新方略、指明了新出路,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穿越时空的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发出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强音。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深深扎根生动的中国实践、自觉赓续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血脉、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在增强坚持“两个结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中继续推动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成就人类思想史上新的辉煌。

  “两个结合”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两个结合”的实践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从世界现代化进程来看,现代化虽然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开启的,但各国国情、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发展阶段等条件的差异,决定了现代化发展道路必然是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中华民族历史传统,始终坚定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坚持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完成了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再到“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

  “两个结合”彰显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本质其实是人的现代化。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全体14亿多中国人民共同迈进的现代化,意味着现代化的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对西方式现代化“只见物不见人”的摒弃。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同时要求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发展精神文明。中国共产党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致力于以和平发展的方式推进和拓展现代化,实现全人类共同福祉。

  “两个结合”促生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两个结合”的文明指向。从文明的视角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两个结合”促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伟大成就的总结升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历时性,是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共时性,是在世界文明秩序中得到中华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双重支撑的文明形态。正是在崇高目标引领和强大文明滋养下,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两个结合”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文明超越性。人类文明是丰富多彩的,不同文明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将客观存在的文明差异过度放大,视为不同文明之间对立与割裂的根源。这实质上隐含的是西方现代化道路生成的文明形态以自我为中心思维,采用二分法原则把世界文明划分为“中心”和“边缘”,其真实目的是维护和巩固西方现代化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霸权地位。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现,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活力与生机,实现了中国现代化文明从跟跑到领跑的跃升。它打破了西方文明关于“现代化=西化”“现代化=资本主义化”的神话,科学回答了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问题,带领人类文明进入全新的发展轨道。

  “两个结合”塑造全人类共同价值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两个结合”的价值建构。价值既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意义认知,也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思考人类前途命运基础上,适应时代之变、顺应时代之需、回应时代之问而作出的中国应答。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全人类共同价值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充分吸收和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和为贵”“义利相合”等理念,生成全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最大公约数”。

  “两个结合”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性。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怎么了”的时代课题亟须倡导和平价值。西方“普世价值”以抽象人性论为依据、以划分敌我为原则、以霸权夺利为目的,在世界范围内搞价值对抗、制造价值冲突。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整体思维、系统观念为方法,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为原则,以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为目的,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的价值追求和价值期待,得到各国人民的价值认同和积极回应。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价值形态上具有超越性,在价值共识上具有整合性,在价值实践上具有引领性,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应对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世界局势的价值坐标。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原载2022年11月22日《南方日报》

作者:□ 解丽霞 发表日期:2022年12月21日 来源:南方日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