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观点

以文理脉、以文筑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进行了部署。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指出,潮汕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作为潮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兴盛地之一,汕头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坚定文化自信中逐步迈向文化自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作出更大贡献。

认识粤东文化城市群的演变规律

与经济导向的城市群作用机制相比,文化要素的动态性更强。汕头是粤东中心城市,要加强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通过分析潮汕文化影响下粤东城市群的演进探讨文化城市群的发展规律,系统梳理其城市群发展脉络并分析其动力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精细、重商、外向、融合”等潮汕文化要素分别在粤东城市群发育的4个阶段发挥着不同影响力;第二,“精细”和“重商”深刻影响着城市群个体化发展阶段的空间特征,“外向”和“融合”则引领城市群集团化发展结构;第三,文化城市群的演变实际是农耕文化、商业文化、工业文化、信息时代复合型新文化等多种要素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实现梯度式推演的结果;第四,在不同时期,文化要素作用尺度从微观建筑建设层面逐渐扩大至中观城市景观层面,最终形成基于地方文化认同的城市群层面。

粤东城市群的时空演进具有传统经济网络影响下空间递嬗的普遍性,同时也具有地方文化要素作用下的特殊性。粤东城市群的空间形态随潮汕文化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而发生改变,呈现从西北逐渐向东南拓展的特征,单个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精细化、密布局的特征,城市群空间格局则经历了“带状—人字状—梳状—圈层式”的演变。精细化布局塑造了潮汕地区传统城市核心地区的带状格局;重商主义极大地推动了依托河网港口形成的合作型城市组团;潮文化与侨文化使得文化城市群的影响力突破地方、远抵海外;新时代潮汕文化的包容性大大提升,粤东城市群的腹地与影响力呈现圈层式拓展。粤东城市群的发展是经济结构与文化要素在不同时期、不同尺度下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潮汕文化的影响下,粤东城市群特征突出,一体化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基于文化同质性构建文化城市群势在必行。

明晰粤东文化城市群的规划导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粤东城市群应以文化为“脉”引导空间布局,顺应城镇发展演变的文化脉络,关注、协调流域经济和临港产业的发展,促进城镇职能分工和功能互补,构建以同城化为目标的汕潮揭都市圈,营造出尊重历史、和谐有序、适合时代发展的空间格局,推动潮汕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粤东城市群应以文化为“魂”整合空间形态,通过加强潮汕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比较研究,树立合作共赢、规范发展的理念,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推动粤东一体化和汕潮揭同城化发展,充分发挥潮人、潮商、潮文化的优势,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粤东城市群应以文化为“韵”塑造空间形象,发挥潮汕文化作为软实力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注重对城镇文化艺术环境的营造,在规划、建设、管理和景观、园林、雕塑的设计等方面体现文化特色、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在保持当地文化韵味的基础上进行空间形象的再塑造,打造“城市名片”和“区域品牌”。

物质空间是文化存在的载体,文化是空间建造的灵魂,文化与空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从文化的角度研究粤东城市群的空间演进机制,厘清粤东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基本规律,使学术研究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将对粤东文化城市群布局和汕头国土空间规划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作者系汕头技师学院副院长)

本文为市社科联供稿

作者:沈陆澄 发表日期:2022年12月08日 来源:汕头日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