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观点

“产业+农村”模式 助力乡村振兴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产业要素不断融合,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生态治理不断升级。我国的乡村产业也由原本的以农业为主转化到发展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并逐步向着作为第三产业的乡村文创旅游以及数字化乡村发展。

乡村振兴目前正处于关键时期,但因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乡村振兴这一目标的实现仍然存有阻碍。乡村振兴除了有国家政策支持,更需要提升乡村自身治理能力。因此,探索产村融合的新模式成为突破乡村振兴瓶颈的新思路新方法。产村单元发展模式通过合理运用乡村自然条件与地理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开展“一村一品”来促使各个村寻求致富新途径。

建立政治支撑体系,由政府主导产村融合发展。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必须由政府制定总体规划,控制产村融合发展进程,城镇和乡村的人口规模,完善乡村生产空间用地布局,为产业融合提供必要的宏观政策支撑。政府起到引导作用,同时让市场机制力量推动产村融合发展,又能保证城乡融合稳步健康发展。

建立设施支撑体系,营造产村融合发展环境。为了营造良好的产村发展环境,需要建立健全相应配套的各种基础性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与设施用地的合理布局,统筹科教文卫等各类公共设施及其他日常生活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

建立要素支撑体系,推进全域统筹建设发展。推进乡村生产空间转型,必须建构自由流动的城乡社会要素体系。引导企业家、大学生、农民工等优秀人才返乡建设美丽家园,优化营商环境,搭建信息技术平台,促进生产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营造良好适宜的居住环境。

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完善人才技术引进机制。向农村引进农业、旅游、材料、化工等专业型高素质人才,利用高素质人才的创新能力,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驱动乡村产业生产空间转型升级,增加科技与创新在经济中的比重,为产业发展长久昌盛与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推动现代农业前沿科技的应用与创新发展,实现产业高效增产,构建高效、优质、生态的农业科技发展新体系。

在产业布局在农村越来越系统的背景下,发展“产业+农村”的模式有助于农村本地的产业转型,将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相结合。农村规模扩大形成村村单元与城村单元,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产、村”作为乡村建设中的重要因素,二者相互融合促进:产业发展为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注入资金,同时带来经济效益;乡村建设同样为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和发展平台,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为乡村发展带来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作者:吴汇灵 发表日期:2022年10月11日 来源:汕头日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