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观点

增进民生福祉 擦亮民生底色

  “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 “枝叶总关情”……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彰显深厚的人民情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面对新的下行压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持炽热的人民情怀

  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我国发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保障力度加大。教育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人民情怀,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如既往顺应民心民意,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优化经济布局。

  培育强烈的担当精神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民生福祉类指标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超过三分之一,占比为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传递着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的民生温度。改革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要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杜绝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的现象,坚决杜绝在政策执行中采取“一刀切”、运动式做法,坚决杜绝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坚决杜绝漠视严重侵害群众权益、工作严重失职失责的情况发生。在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等大背景下,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坚持从实际出发,带领群众一起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

  增进民生福祉,就要突出问题导向,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高质量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过去一年,我国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力度,提高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3700多万学生受益。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额度增加4000元,惠及500多万在校生。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低保边缘家庭重病重残人员纳入低保范围,做好困难群众帮扶救助。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把更多常见病等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达到60%。取得这些成绩,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汕头市委党校)

  (本文为市社科联供稿)

作者:□林丹华 编辑:纪素琦 发表日期:2022年08月10日 来源:汕头日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