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观点

加快东湖岭古道活化开发 助力濠江文旅产业升级

  2021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汕头市濠江区第五次代表大会擘画该区未来五年扬帆起航的崭新蓝图,提出要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优势、站上潮头,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继续深入实施“115”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做好“五篇文章”,全面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粤东明珠。作为“五篇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推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推动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更是“全域旅游,赋能振兴”这篇文章的重要板块。

  作为濠江区“全域旅游,赋能振兴”先行案例的广澳街道东湖社区,近年来在努力打造“最美侨乡 留住乡愁”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秉持“先规划、后建设”的思路,以打造“四小园”的高标准,以特色产业推动了乡村旅游,既入选“广东省古村落”,又实现引导农民勤劳致富。

  然而,对照“全域旅游,赋能振兴”的目标,东湖社区一直未能将东湖岭古道的活化开发纳入其整体规划中,更未能挖掘其历史人文景观价值、申请加入广东南粤古驿道项目,“全域旅游”覆盖不全,“赋能振兴”存在短板,着实令人惋惜。

  现状

  “东岭晨曦”,是濠江十大人文景观之一,指的就是东湖岭早晨的特色风光,而访客欣赏这一景观的重要载体,便是东湖岭古道。

  明代中叶后,随着东湖上乡、下乡的形成发展,分别辟道连接岭西山路通往达濠终于形成东湖岭山道,里程约十市里。数百年来至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东湖岭山道是东湖与达濠、汕头交往的首选捷径。

  随着濠江区交通道路的建设,东湖岭古道作为交通连接线的功能不断弱化,而作为休闲散步、锻炼身体的山间绿道的功能不断提升。20世纪九十年代,热爱登山体锻的达濠市民,通过自筹资金、自搬建筑材料的志愿者行动,在岭上开辟了一个可供体锻休憩的活动场地,并自发维修了一段破损的岭路。这一行动在当时被市区两级老年体育协会称为“东湖岭精神”并予表扬褒奖。

  当前,东湖岭古道仍存有岭路和部分古墓,周围拥有岭脚水库和径内水库,构成了多处山水景观,为广东省内难得的一处原生态天然氧吧。市、区亦曾在东湖岭古道举办登山节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存在问题

  (一)东湖岭古道修复和利用整体进度较慢。一方面东湖岭古道尚未纳入南粤古驿道项目中,未能获得该项目的相关保护利用专项资金,无法对东湖岭古道开展系统有效的自然资源修复与优化、人文名胜修缮打造、建筑物周边环境整治、设施配套建设、古道本体修复、古道维护管养等工作;另一方面,东湖岭古道跨越多个社区,靠社区单打独斗和零星投入维持现状,造成古道整体修复和利用碎片化,无法实现“原真性修复”和“花小钱、办大事”。

  (二)东湖岭古道遗址遗迹原真性保持不足。尽管东湖岭古道早已被纳入汕头市濠江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但由于各种原因,其保护等级一直为“未定”状态,客观上导致对古道遗址遗迹的保护无标准可循。此外,由于缺乏相对固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古道的修护无法做到修旧如旧,修缮大量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古道原本具有的古朴、自然、沉重感没有得到保留,造成已修复的古道历史感降低。

  (三)古道活化利用成效须进一步提高。东湖岭古道在整合串联沿线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方面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对于弘扬濠江优秀传统文化,带动沿线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尚不明显。

  思考与建议

  (一)切实提升古道的可看、可读、可玩性。东湖岭古道全线涉及东湖社区、青林社区和赤隆社区,均为濠江区有上百年历史的村落,同时还有青云岩风景区,涉及的旅游景点丰富,是一条现成的旅游行走线路。

  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类人文、自然景观,打造“可看”的东湖岭古道。建议按照以点带线的推进方式,优先选取历史遗存较多较好的路段作为重点示范路段,将古道保护利用与旅游名镇名村乡村旅游线路和旅游景点规划有机结合,进行古道+旅游综合性开发利用,串联周边旅游资源,打造多元旅游主题线路。

  二是充分利用本地历史史料、自然地理知识打造“可读”的东湖岭古道。通过区文广旅体局和区博物馆牵头、组织社会力量收集有关古道的史料和传说,准确使用史料,并通过古道信息牌展示濠江区古代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侨文化等多元文化特色,打造“可读”的古道。

  三是充分利用古道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打造“可玩”的东湖岭古道。首先,利用古道开展多种徒步活动和定向越野活动,借助旅游活动的商业推动效应,积极对接各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极大地提高东湖岭古道的知名度。其次,推动东湖岭古道沿线社区的“一村一精品”打造和地方特色文创产品的开发和创作,吸引游客体验本地文化和传统工艺,带动东湖岭古道沿线社区农业产品的销售。再次,大力推进濠江区东湖岭古道研学活动,依托东湖教育园区的师资力量打造历史研学基地,活化利用好古道资源。

  (二)加强古道沿线产业规划引导工作。依托古道优良的农业发展条件,加工地理标志特色农产品,加快发展古道特色农业,促进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从而实现将古道资源转化成产业发展的推动力,为濠江区走好产业强区路贡献古道力量。

  (三)积极推动古道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活化利用。重点做好古道及其历史文化遗产修旧如旧工作,确保实现本真性修复目标。建议区文广旅体局组织专家学者,对古道本体的保存情况进行调研,建立评价标准分级体系,结合分级选择不同的保护与利用模式,建立工期时间表,差异化开展活化利用工作。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做好古道沿线标识解说牌、休憩驿站、安全防护、公共卫生间、绿化、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并落实和完善后期管理制度。

  (四)双管齐下解决东湖岭古道活化利用资金。一是积极争取入选广东南粤古驿道项目,从而获得相关保护修复与活化利用资金。二是引入市场运营主体加速活化利用进程。在政府引导和监管的前提下,大胆引入市场运营主体,构建相应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平台、产品和服务,为东湖岭古道的综合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多元化、更可持续的发展动力,从而推动东湖岭古道的活化利用进入新的时代。

  (作者单位:汕头市濠江区政协)

作者:杨基平 发表日期:2022年04月29日 来源:汕头日报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