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观点

把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总书记指出,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挑战如何严峻,我们都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笔者认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把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开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境界。

一、伟大建党精神从哪里来

(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一切精神皆有来源,追根溯源,必源于人民、源于实践、源于斗争。伟大建党精神也是如此。近代以来的中国因为帝国主义入侵而国家蒙辱、人民蒙难。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最终必然体现为文明蒙尘。中国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型理论的指引。

1921年1月初,毛泽东同志在新民学会长沙学员新年大会上发言,赞成用俄国式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写道:“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二)党创建时就有了建党精神

从伟大建党精神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优势是与生俱来的,而且是最早体现出来的政治优势。辛亥革命掀起了中国近代政党政治的第一波浪潮。据不完全统计,自1911年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国内新成立的公开团体有682个,其中政治类团体312个。在众多政治力量中,新生的中国共产党看上去是如此势单力薄,“除了信仰几乎一无所有”。究竟是怎样与众不同的特质,使得这个新生政党“能够在现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那就是伟大建党精神。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

伟大建党精神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特质,是我们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一把金钥匙。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才能更好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对中国共产党“因何而立”这一本源性问题的根本回答,展现的是党的强大思想优势。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著名烈士当中,写绝命诗的人很多。这实际上是他们的一种坚持和坚守的途径和方式,是一种信仰的表达,把真理的力量转化成了信仰的力量,再把信仰的力量转化成道德力量,再把道德的力量转化成人格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对中国共产党“向何处去”这一目标性问题的回应,展现的是党的强大政治优势。

初心和使命,是党一经诞生,就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当中。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对中国共产党“如何行动”这一实践性问题的回应,展现的是党的强大精神优势。

中国共产党确实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经过英勇斗争,走过来的。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持续两年多。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红一方面军从江西出发时的8.6万人,抵达陕北时只剩6000多人。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英勇牺牲并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达370万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深知,自己投身的是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肩负的是人民幸福的万钧重担。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对中国共产党“为谁出发”这一价值性问题的解答,展现的是党的强大道德优势。

对党忠诚主要是一个党性问题,涉及到怎样处理好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就是要服从组织纪律,个人服从组织,根据党的需要来做好事情。不负人民主要就是宗旨的问题,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和重托,竭尽全力为人民谋幸福。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底色,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要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站稳人民立场,坚守人民情怀,做到不负人民。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铸就党的千秋伟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

三、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始终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党。这个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一)要把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于心

必须坚定信念、对党忠诚。如果没有把对党忠诚作为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就很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2019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对党忠诚,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示范引领者、“红色根脉”的坚定守护者。

(二)要把伟大建党精神外化于行

必须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担当作为就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决不能坐而论道、光说不练。担当和作为是一体的,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做到既要勇于担当又要善于担当。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开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境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作者单位:中共汕头市委党校)

作者:林丹华 编辑:林郁 发表日期:2022年04月07日 来源:汕头日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