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坚实底气。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精神密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指导原则。
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为人类求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落脚点。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人民,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笃定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所在。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致力于“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历史实践中。
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纵观百年党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无论处在何种历史境遇,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和人民底色,始终坚守着我们的初心和使命,致力于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实践中。
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以不断改善民生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拟定了2022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其中明确指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则是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的重要着力点。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我们坚守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始终恪尽职守、勤政为民,在凝心聚力抓发展、保民生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如何才能真正守住人民的心呢?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就是民生工作的重点和核心。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从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等六个方面对2022年的民生工作进行了部署。“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永远在路上。民生工作只有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我们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久久为功,才能不负人民期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进汕头人民的民生福祉,这是一项长期工作。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应对疫情冲击和经济发展中遭遇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唯有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及时回应民生关切,致力于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以疫情防控为重点,增进汕头人民安全感。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做好疫情监管工作,为汕头人民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二是以高质量经济发展为抓手,增进汕头人民获得感。以新发展理念为基调、以高质量经济发展为抓手,着力推进“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新格局思路,为汕头高质量发展经济找到突破口和着力点。三是以高品质生活为着力点,增进汕头人民幸福感。继续在医疗条件的改善、道路设施的改造、文化设施的改进、生态环境的改观等各方面多维发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滨海新城,不断提升汕头市民幸福感。(作者单位:汕头大学)(本文为市社科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