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观点

提高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水平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水平,引导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是实现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十四五”时期是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既有世界产业技术和分工格局调整的深刻影响,也有国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要求,只有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实现优势传统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提高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水平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我市围绕培育打造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专注于细分市场的“小巨人”企业,促进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但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助推优势传统工业升级发展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在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推动全球产业价值链拓展和升级。先进制造业带动传统制造业发展加速,优势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二)国际产业竞争格局深度调整形成挤压效应

受新冠疫情影响,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因此,汕头传统工业将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而且要化解新冠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还需较长时间,外部需求疲软将给传统工业产品出口造成较大不利影响。

(三)国内市场条件和政策导向为优势传统产业升级带来新机遇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汕头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也为汕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契机。

(四)经济新常态对传统工业发展模式构成新挑战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能源、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 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汕头优势传统产业必然也必须走“去产能”“调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

二、提高我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水平的途径

(一)推动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高度融合,巩固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

1、发挥大型骨干企业创新引领作用,带动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选择我市优势产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开展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大力推进工业企业质量品牌建设,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制订鼓励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政策措施,提高成果转化效率,促进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投入,实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

2、找准主要环节的升级突破。推进优势传统产业企业加快创新升级,推动企业开展以扩产增效、智能化改造、设备更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绿色发展为主要方向的技术提升,抓好核心技术产业化、先进装备更新、绿色低碳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品质提升等主要环节的升级突破。推动企业广泛应用先进技术装备,大力推动“机器人应用”,提高产业竞争力。

(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产品质量

1、坚决退出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且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见效慢的产业领域。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产品质量,提高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在行业总产出中的占比;支持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引导制造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加服务环节;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标准,依法依规关停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产能;加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管理,对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不得核准、备案,不得办理土地或海域供应、能评、环评审批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关业务。

2、加快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推进全流程网上办理,提高审批效率。聚焦创新链前端,加强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前瞻性科学研究,强化自主创新成果的源头供给。

(三)推动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培育发展新空间

1、深入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推动传统产业设施装备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精细化、柔性化转变;大幅提升传统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和示范工程,引导传统型企业应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等信息化新技术。

2、组织实施制造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建设工程。深化工业云、大数据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加快传统产业构建新型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模式,促进技术产品创新和经营管理优化。推动优势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制造资源与互联网平台全面对接,实现制造能力的在线发布、协同和交易。发展面向制造环节的分享经济,打破企业界限,共享技术、设备和服务,提升中小企业快速响应和柔性高效的供给能力。

(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培育优势传统产业工业设计基地

1、依托我市优势产品和产业集群,在轻纺、服装等优势传统行业率先建设一批国内和国际采购中心。进一步提升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会展、批发分销等生产服务领域的专业配套功能,推进优势传统产业生产服务环节市场化、社会化发展。建设纺织服装、医药等优势传统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网上交易、在线支付、数字认证和现代物流等服务,在优势传统产业重点领域的商贸流通环节建设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大宗商品电子化交易中心等。

2、发展科技服务业,促进创新服务的细致化和专业化,提升面向产业的创新服务水平。提高工业设计水平,推动优势传统产业企业广泛开展工业设计,培育优势传统产业工业设计基地或设计中心。

(五)培育发展大型骨干企业,扶持发展小微企业

1、完善帮扶机制,重点培育一批优势传统产业民营企业的大型骨干企业。抓好后备骨干企业培育,完善省市两级后备企业名录。提升服务水平。落实好企业联系人制度,完善省市联动服务机制,提高企业诉求办理效率和质量。推动大型骨干企业直购电全覆盖,在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大型骨干企业绿色通道。

2、重点帮扶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对企业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中需要的管理咨询、股份制改造、工业设计、技术服务、教育培训等专业化服务,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依法予以优先支持。通过产业园区、创新基地等低成本产业载体建设为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创新提供低成本创新环境和产业孵化基地。

3、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制定汕头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重点围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及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建立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滚动培育库,并对“专精特新”培育企业的技术工艺、产出税收、用地能耗、安全环保等信息进行跟踪评估,每年认定一批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并予以财政支持。制定市级“隐形冠军”和单项冠军评价标准,每年认定一批培育企业,制定培育计划和措施,建立联系帮扶制度和财政支持措施。

4、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市级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健全服务规范、服务评价和激励机制,调动和优化配置服务资源,完善政策咨询、创业创新、知识产权、投资融资、管理诊断、检验检测、人才培训、市场开拓、财务指导、权益维护、信息化服务等各类服务功能,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普惠服务。

(作者单位:九三学社汕头市委员会)

作者:周树彪 官健宁 郑彦孚 黄汉崘 唐本州 王怀英 编辑:林郁 发表日期:2022年03月18日 来源:汕头日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