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龙泉

老爸老得很有范

小的时候我曾经嫌弃过我爸的老。看着别人的爸爸青春浓发,而我的老爸从前额到后脑勺一片光亮,特别是后脑勺那道长长的沟壑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干瘦的脸,满是骨节的大手,以及每年一趟的探亲所提回来的塞满点心的人造革行李袋,是老爸给我的童年留下的最深的印象。

后来奶奶告诉我,老爸很小的时候脑袋上长过一个碗口大的脓包,家里没钱看医生,导致老爸四五岁了还不会走路。多亏了勇敢的姑奶奶背着他去了市里的医院做了手术,才保了一条小命。老爸的老,原来是从四五岁学走路就已经开始铺垫了。

会走路之后,老爸循序渐进,终于在十一二岁顺利上了小学。小学毕业后,老爸光脚走十几公里的泥路去上了中学。几年下来,把脚也走老了。

然后去省城上了油校,在那里还学会了很多当时时髦的技能,老道的俄语老道的拖拉机和摩托车驾驶。

后来,老爸分配到了炼油厂成了老练的工人。在一次丙烷脱沥青提取重质油的加工过程中,突发丙烷泄露,老爸条件反射冒险冲去关下了总闸。老爸说后来想想腿都软的,如果当时没有及时关闸,不仅自己命没了,可能整个炼油厂甚至大半个城市都要毁了。上级嘉奖的时候,老实的老爸如实回顾了当时的心路历程:没有想法,就是本能,来得及思考的话也许就选择逃跑了。

老爸因为这次事故处置得当,成了优秀的老师傅,收到不少优秀的学徒。后来有次上级来考察,要培养提拔人才,老爸把他的爱徒推荐上去了。别人不理解,多难得的机会啊,为什么不毛遂自荐呢?老爸很坦然,徒弟比我年轻,又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而且学的是经济,潜力无限,再合适不过了。徒弟也真是争气,一路进取到了很高的位置。由此可见老爸老有眼光了!

后来老同事纷纷好奇退了休的老爸,有没有跟身居要职的徒弟联系。老爸很不解,我找他干嘛?我是有天大的冤屈非得请他帮忙呢?还是有特别大的成就可以去帮他的忙?都没有啊!我现在安享清闲,而他还日理万机,我找他不是给他添麻烦吗?

老爸自有他的老道理。老爸的话不多,但每一句都让我受用终身。

退休回老家后老爸成了村里和宗族祠堂各种活动的志愿者,有时候拟个公告也要再三斟酌反复研究。每当老爸让我帮他把关的时候,我都会被他的文稿所震撼,字里行间的严谨和谦逊,一笔一划的遒劲和稳重,无不流露出一个游子对故土最深切的虔诚。也许正因为老爸的亲切和热情,乡亲们也喜欢请老爸去当他们的“好命老人”,就是主持丧葬仪式,引领逝者子孙做最后的送别。一次又一次帮乡亲画上人生句号,让老爸的生命观越显通透。

再过几个月就八十八的老爸,除了有点耳背,眼神犀利不近视不老花,每天早晚必须各出去运动一两个钟,健步如飞,刮台风也休想打断他每天快走的习惯。当大多数家长都在反对子女叫外卖的时候,我的老爸却开始每天午餐都变着花样吃外卖,今天肠粉明天粿汁大后天砂锅饭,越吃越香。

老爸的厨艺其实很“哇塞”,当年去外地办公司的时候,因为菜做得太好,同事们都忘了他还是个头,退休二十年后一大帮同事跨省来探望老爸,聊得最多的就是怀念老爸做的潮菜。我知道,午餐从简其实是老爸为了减轻老妈买菜的压力,一家三代团聚的晚餐,依然是老爸大展身手的舞台。这么多年没有失过水准,每一道菜都倾注了他的陈年老爱。

我的老爸,还像我小时候那样,光亮的头皮,干瘦的脸,粗大的手关节。而老爸所秉承的气节,那散发着传统气息的老韵也一直没变。不急不躁,稳扎稳打;吃苦耐劳,爱家敬业;求真务实,两袖清风;成人之美,与人为善;享受生活,如沐春风。我的老爸老得很有范。

作者:张丽虹 发表日期:2023年08月06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上一篇:重返牛田洋
下一篇:“牛人”陈晓申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