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和睦共处,和谐共赢”的乡约精神奔腾在外埔人血脉中,成为昔日小渔港“华美转身”的内生动力

“和合之美”奠定侨乡幸福底色

  外埔红十字会是一个有着百余年历史的慈善机构
  社区文化活动办得有声有色
  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公益培训班
  建筑风格极具特色的联和文化室
  李伟南故居的老井
  在外埔码头望向远方,有种淡淡的乡愁

  澄海区凤翔街道外埔社区,因韩江支流莲阳河自此入海,村落建于韩江北堤尽处之外侧埔地,故取名“外埔”。古时的外埔是冲积平原上的海滨荒滩,先民在此谋生,捕、捞、牧、耕。随着成为港口,人烟渐稠,士农工商,渔歌耕读,日益昌盛。历代能人辈出,侨民遍布东南亚各地。

  历史上到外埔定居谋生的外姓人非常多,众多不同姓氏的人聚集在小小的渔港,形成了外埔独特的乡约精神“和睦共处,和谐共赢”。这种乡土烙印加上潮汕人敢拼敢闯的精神,成为奔腾在外埔人血脉中的“密码”,代代相传。

  改革开放初期,乡民“敢为天下先”,成为潮汕最先投入塑料制品行业生产的群体,因此外埔被称为“潮汕塑料之乡”。当地人自强不息,侨胞桑梓情深,时常反哺家乡。彼时外埔村水陆并进,商、贸、农、工、渔齐发展,生活跃上新台阶,有“小香港”之称,成为创业者的“风水宝地”。

  近年来,外埔社区积极凝聚海内外乡亲力量,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两手抓,社区文化建设有声有色,经济稳步发展,在凤翔街道中名列前茅,先后被省、市、区各级党政和部门评为“百强村”“亿元居委会”“先进基层党组织”“综治维稳优秀单位”“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创建平安社区示范点”,发展态势喜人。

  外埔港口:一景一物留住乡愁

  来到外埔港口,昔日商船聚集的港口,物转星移,如今只是渡江的码头,泊着几艘小渡船。据外埔老年人协会会长陈茂存介绍,外埔村北面韩江支流溪面宽阔,水流平缓,溪港自然条件优越,常有船舶在此起卸货物,很早就成为商埠。如今堤坝下还有一艘古沉船“沉睡”着。以前外埔侨民前往东南亚谋生,出发前,会在码头旁的朝峯菴礼佛后才上船前往他国,因而后来回码头、朝峯菴寻根的侨胞非常多。望着宽阔的溪面,吹着迎面而来潮湿的风,仿佛可以感受到当年过番侨亲那种淡淡的乡愁。

  “乡里华侨以新加坡居多,黄、李、林、杨等姓氏都有,目前有2000多人。”陈茂存向记者一一介绍早年前往新加坡的侨亲。黄松亭1906年参与发起新加坡中华商务总会(即中华总商会),除经营批业,还创办孔明斋纸料行,1907年融资200万元创办新加坡四海通银行。还有林氏三兄弟,经过打拼,形成汕头“永德发”、香港“光裕隆”、新加坡“光裕盛”三地商业布局,经营南北干货、土特产、陶瓷,光裕盛花生油成为东南亚家庭的厨房必备。还有爱国爱乡的李伟南先生,捐资捐物支援国内抗日、救灾。外埔乡历史上多次遭受水旱之灾,曾多次受到侨胞的资助,其中李伟南、李伟卿捐资于北堤之上建造雨亭,取名“含彩亭”。“1969年‘七二八’风灾,码头堤坝崩塌,灾后全村上下又累又饿,强撑着进行重修,侨亲黄春赐天天煮甜面给村民吃,帮助村民们渡过难关。当时那碗面,比现在的燕窝鱼翅还好吃……”回忆往昔,70多岁的陈茂存仍非常感动,他说滴水之恩都会铭记,侨胞们对家乡长久以来的无私付出与关怀,更是不能忘的深情。

  红十字会:百年行善传递爱心

  外埔群众想做善事,第一个想到的是外埔红十字会;村民遇到困难,第一个想起的,也是外埔红十字会。这个深得村民信任的慈善机构,迄今已经行善济困百余年,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外埔红十字会前身是始建于1913年的外埔“养义善社”。据外埔潮汕文化研究者杨关华介绍,外埔地处韩江下游,以前经常有溺水死亡或被绑匪撕票的尸体顺江而下漂浮至外埔的韩江堤围处。村里经营鱼行的刘文雄、李汇二位乡绅看到这种情况后,想着为大众做善事。1913年,两位老先生集资,在村里建立了“养义善社”,村里人有生病、生活困难者,均可给予帮助照顾,而那些死亡后无法收埋的,“养义善社”会派人帮助收埋。

  1943年,善社受全国各地成立“国际红十字会”的影响,由上海红十字会授名为“外埔红十字会”,在抗战时期救助难民、收留贫苦百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后因各种原因一度中断,到1976年恢复。1996年11月,在老会长黄镇忠、刘喜林、陈秉为等人的积极努力及外埔居委会、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外埔红十字会重建会址并投入使用,每年都会接受社会各界贤达的捐款,当中不乏海外侨亲和海内乡贤,他们从善如流的大爱精神和无私奉献,可以说是传承了村里这个百余年慈善机构的优良风尚。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时,外埔居委会与外埔红十字会联合集资30多万元善款济灾。

  侨胞故居:古井清源汇聚乡情

  外埔仁美兰巷1号是侨胞李伟南的故居。据介绍,李伟南1881年出生,16岁随父闯荡南洋。先后任职于“孔明斋”“森峰栈”“四海通银行”。1932年,李伟南被推选为四海通银行总经理及董事长,成为新加坡金融界的后起之秀。李伟南凭着独到的投资眼光和经营策略,以新加坡为基地,在南洋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又创立再和成伟记及万益成汇兑信局,发展成为东南亚侨批业的佼佼者。

  在外打拼的李伟南一直心系祖国家乡。1913年至1940年间,他委托族亲李汇(时任外埔“养义善社”第一届理事),多次通过“养义善社”为家乡兴办福利。在物资紧张的年代,他寄批和物资关心照顾本乡族亲,热心帮助到新加坡落脚谋生的乡亲,向外埔学校捐赠铜鼓队设备。1958年,外埔乡始建电力厂,也得到李伟南的资助。时至今日,他的生平事迹和热心公益的善举仍在外埔广为流传。

  李伟南的后人大力传承弘扬其热爱家乡、乐善好施的精神,多次捐资支持家乡公益事业。1988年重建外埔小学校舍时,李毓记公司赠建“伟南教室”一间;李毓鋆、李毓方、李毓铿赠建“秋茶教室”一间;李毓堂赠建“美琴教室”两间。2018年,新加坡澄海会馆会长李秀炎将爷爷李伟南在汕头遗下的23处房产悉数捐给澄海人民医院,专门用于发展家乡医疗事业。

  记者采访时看到,故居里面有一口老井,遍布青苔,碧波荡漾。据介绍,李氏家族的人每次回到外埔,都会去看一下这口老井,感念“饮水思源”。

  “联和”间馆:多元文化和谐共生

  在外埔一座绿瓦粉墙的大楼上面,时任外埔小学第一任校长的蔡仰颜书写了“联和”二字。“联和”,是当地历史和人文的一个缩影。

  外埔乡历史上外来先民多,民国时期有70多个姓氏,他们按地域和行业或爱好自由结社成立了10多个“间馆”,1945年前后,乡数十个姓氏,分别组成“联和”“颖川”“江夏”三个闲间(文化室)并经常交流,自治自律,奠定了和谐的基础。

  联和,是由该乡除陈氏颖川、黄氏江夏以外的其他姓氏组成的民间自由结社,其命名的涵义为“联合一切可以和平相处的人”。为了更好地发展,外埔乡人称第一大慈善家的林芹圃出资大力支持,乡贤杨克中、蔡锦宜(鱼露厂掌柜)、李伟南等也纷纷出资支持,并推举做“分批”工作的刘喜林当会长主持联和的各项工作。在各方合力下联和发展迅速,形成多姓氏多文化交汇融合又互相促进的新模式,成为一个崭新的间馆文化,发展成声望颇高的民间社团组织。联和设置各个小组专事专管,包括福利组、互助社、各姓氏组长共计上百人之多。开展各项福利活动、主办各类民俗活动、协调民间纠纷等,并积极联谊海内外的乡亲。据杨关华介绍,联和当时有“义田”和“学田”二处,耕种所得用来帮助乡里贫困人家和学子。

  联和自成立以来,在实业制造、艺术文化和各个新兴领域上都出了很多人才,创造了不少成功事迹,这与其主张的和睦共处、和谐共赢的精神是分不开的。联和在1998年重新兴建了新的乡村文化室,布置图书室,办文化展览,发掘地方文化民俗遗产,同时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扶持后代,兴学育才。

  由于姓氏多,外埔祠堂也多,2012年开始,先后有杨氏、黄氏、蔡氏、陈氏、林氏、刘氏等修建或重建宗祠,并教养族亲子孙:“孝当竭力,非徒养生。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

作者:陈珊娜 陈文兰 通讯员 陈瑞群 发表日期:2023年07月02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