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潮风

风雨兼程勤求索 老骥伏枥育英才

我的叔叔吴国雄院士的“大气”人生

“青春追风上下求索破天机,老骥伏枥四方润土育英才”,是我叔叔的学生为老师八十寿辰所作的对联,横批:“大气国雄”。这副对联壮志凌云,气势磅礴,是我叔叔吴国雄院士卓越人生的精辟写照!

昔日叔叔的学生,现在不是当上研究员,就是教授、院长等,他们分布在国内外各地,也已成为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导师。近日,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敬意,他们在老师八十寿辰之际精心举办了各项庆贺活动,最为隆重的就是一场特意安排在老师家乡潮阳举行的贺寿晚会。到会者有的是随叔叔从北京同来的学生(多已成为同事),有的是从各地专程赶来的学生。师生济济一堂欢聚在这情深意重的盛会之夜。

1961年,吴国雄(右一)与同学在家乡潮阳文光塔前合影。

叔叔从小就迷上了变幻莫测的风雨雷电,在潮阳县高级中学(现为“潮阳一中”)毕业时,又凭借出类拔萃的髙考成绩,如愿考取了当时被视为可望不可即的气象专业,就读南京气象学院。1961年学校处于在建阶段,叔叔入学面对的是扬灰土路、没有厕所、没有自来水、用长蛆虫的池塘水刷牙洗脸的生活环境,以及在未装门窗、透风泼雨的教室里上课的学习环境。然而,他们硬是用热血青年“敢与天公试比高”的坚强意志战胜了这些艰难困苦,完整地学完了大学五年的课程,从这里走出了新中国气象科学的一代英才。

大学毕业当年,考研之路中断,分配工作搁浅。时隔两年后,立志献身气象事业的叔叔不顾自己身体条件较差,毅然与同为同学的未婚妻双双要求到环境艰苦的甘肃省从事气象工作。

在严酷的大西北,叔叔奋斗了十年。这十年,他从最基础的气象业务做起,应用了大学知识,积累了实践经验;发挥了他超人的毅力不懈钻研气象科学高深理论,厚积根基;通过订阅英文专刊,既了解到国内外大气科学发展的新动态,又提高了英文水平……这十年,叔叔的聪明才智初露锋芒,硕果层出:设计了能自行发电的自动风向风速观测仪、将一部具有国际先进科技水平的英文专著《数值天气预报》翻译为中文,等等。这部专著的翻译书稿被大学母校编入教材,也正是由于该书的翻译者已涉足数值预报的新领域,从而获得了参加北京大学数值预报进修班的学习机会。进修期间又取得了多项研发成果,因而崭露头角,受到大师们的赞誉和关注,为后来的读研和出国深造获得了有利先机。西北十年的踔厉所获,印证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真谛!

改革开放迎来了科教的春天,叔叔终于等来了中国科学院恢复研究生招生的那一天。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之人。1978年,他以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被中国气象学泰斗叶笃正院士收为改革开放后第一届研究生,并顺利通过了公派出国研究生考试,走上了海外求学之路。四年后获得了英国伦敦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又受邀在世界顶尖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进行数值预报试验研究。在那个世界一流科学家云集的学术殿堂,叔叔如饥似渴地吸取学问的精髓和现代科研管理方法。他凭着聪慧和学识大显身手,脱颖而出。在读博期间,就研究证明并解开了“爱德曼谜”——一个研究大气环流问题的未解之谜。论文发表后,被美国科学院院士评价为杰出的、具有指导性的工作。

1984年,叔叔学成归国,回到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从事天气气候动力学研究,次年被聘为研究员。1989年至1991年又应聘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级访问研究教授,有机会与诸多国际大气科学界的权威共事切磋,再度收获了宝贵的业务和科研果实。1993年起担任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与同事们在科技创新的路上不断地探索前进!1997年,我的叔叔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2018年8月,吴国雄院士(右)在黄河上游参观诺尔康高寒湿地观测站。

半个多世纪以来,叔叔矢志不渝,全身心地投入到所热爱的大气科学事业。他的理论研究涵盖了大气动力学、气象学、气候学以及全球变化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成果,受到国内和国际广泛关注。

叔叔之所以精神崇高,不仅因为他有着科学家求真和奉献的精神,更可贵的是他拥有一颗爱国心!当年美国学界想用签绿卡等优厚条件挽留,我叔叔这样说:“中国的大气科学还落后,我吮吸着穷苦大众的乳汁长大,必须将所学首先奉献给他们。”他敬仰叶笃正先生的爱国,深知导师需要他回来帮助开展研究。正是在这种赤诚爱国的情怀驱使下,他们夫妇宁愿拿着国内的低工资,也要义无反顾地把知识和力量贡献给自己的祖国。我真想说,这才是真真正正的爱国!中华民族也正因为有这样一个个人,今天才如此强大。

秉持孝道、热爱家乡是叔叔优良品德的体现。我的祖父早逝,祖母对叔叔的影响尤为深重,叔叔痴迷气象就是缘于年幼时,受母亲讲的故事中那些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的神话情节所吸引,萌生了好奇和求知欲望。叔叔常为自己长年在外少有侍奉母亲而抱憾,在电话未普及年代,每月至少一封来信问候并告知近况,免让老母亲牵挂。每从国外回来,不论事务多忙,都要抽空回来探望母亲及家乡亲人。祖母去世后,每逢清明扫墓,他总念念不忘嘱托我们代其献花祭奠。长期以来,叔叔一直心系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多次来汕头组办学术活动,对特区的气象事业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起到支持、促进作用。他对家乡面貌的巨大变化殊感欣慰,也十分关注潮阳的发展大计,积极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谦和质朴、平易近人是叔叔人格魅力所在。他和蔼风趣,而且乡音不改,潮汕方言、儿歌童谣熟记如流,跟他一起交谈,能使你深感亲切且受益。我们叔侄可谓亲密无间,叔叔向来特别关心我的学习和工作,令我终身难忘的一次谈话,是在我高中毕业后就业无着的时候。因我的整个中学阶段所学无几,唯有语文科还算凑合,加上本人对写作有点偏爱,所以在那个就业难的年代我想通过自学谋个文职。有一次叔叔从甘肃回来探亲,我们在东门桥凭栏闲谈时,他问我将来想做什么工作,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想当一名文学工作者。他沉吟片刻后说:“当然好,不过社会未来需要的理工人才更多,你不如多学点实用的技术知识吧”。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叔叔的话顿使我树立了由文转理的自学方向标,为我后来走上工程技术之路做好铺垫,所以我从心底里感激叔叔这一席话对我人生的深远影响。

我很自豪,我们家族出了一个好儿郎,我们潮阳出了一个杰出科学家!

作者:吴舜亁 发表日期:2023年06月12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