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旅游

赏初夏美景,听革命故事,享山林之趣

这个“南坑村”特别原生态

  行走山林,听鸟鸣啾啾         蚁少文 摄
  山姜花
  板栗树下的纪念碑
  破土而出的新笋
  溪流中千姿百态的石头   陈瑞群 摄

  在这个春末初夏,听说南坑的禾雀花开了,于是赶着过去一睹芳颜。导航“南坑村”,只见地图上冒出来的小红标非常多,至少有15处,这些“南坑村”集中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城镇,汕头临近就有两处乡村以此命名,一个是凤凰山的南坑村,另一处就是我们的目的地饶平浮滨坪峰村南坑。“南坑村”那么多,而这个村特别原生态,距离汕头市也不远,仅有一小时左右车程。

  禾雀花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外型又萌又可爱,开出的花串像挤在一起的小雀鸟。然而,受气候影响,今年花只有零星,不像去年成串成串地盛放。不过,旅途总是能带给人惊喜,在南坑的一棵板栗树下,记者听到了令人热泪盈眶的革命故事,又邂逅了山林美景美食,乡村之美,原汁原味。

  板栗树下听革命故事

  “南坑”其实是一个自然村,位于饶平县浮滨镇坪峰村,就在大山的环抱中。近几年由于美丽乡村建设,修建一新的山路直通大山深处,来到村民的家门口,交通更便捷了。在村民刘平彬的家门口山坡处有一株板栗树,他告诉记者,经常有小松鼠来吃板栗。在树下,立着一座崭新的纪念碑,上书“人民解放军韩江支队第十一团  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四支队  第十一武工队根据地 坪溪地区”。

  同行的杨泽武告诉记者,纪念碑正面落款处的“原韩江支队第十一团、‘四支队’第十一武工队队长杨玉坤”“原司令部军需处主任许崇英”就是他的父母。作为革命老战士的后代,杨泽武在板栗树下将父辈那段烽火硝烟中的革命故事娓娓道来。

  据杨泽武介绍,坪溪地区在1932年至1935年间,是中共潮澄澳 (饶) 县委领导下的浮凤苏区一块主要根据地。1941年8月,潮澄饶县委书记周礼平派他父亲杨玉坤到坪溪学校(五社中心小学)教书,实为暗中开展党的工作。1944年11月,父亲杨玉坤建立了交通情报站和抗日游击小组,任组长。1948年5月初,“人民解放军韩江支队十一团第十一武工队”成立,父亲杨玉坤任队长。“韩支十一团”后经发展,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四支队”。

  “‘第十一武工队’是创建凤凰山根据地最主要的三支武工队之一,活动范围北至康美,西至凤南五股,南至意溪文祠,包括整个坪溪地区和凤凰大山地区,共近百个山村,参加过大水溪阻击战等多次战斗。在多年的残酷斗争中,不少革命战士壮烈牺牲,一次次惊心动魄的生死博弈,紧紧扼守住的是凤凰山根据地的南大门。”杨泽武告诉记者,坪峰村等坪溪地区村民,尤其是南坑村,也为“第十一武工队”的发展、壮大起到重要作用,为解放潮汕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

  革命故事惊心动魄、感人至深,南坑村的山水林石仿佛也在静静诉说着它们的见证。

  山林秘境中穿行探幽

  位于大山之中的南坑,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村民的房屋依山势而建,自然生态保持得非常好,有很多珍稀的植物,像禾雀花就会在清明后陆续开放。禾雀,即麻雀,禾雀花俗名“鸟仔花”,这里还有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云游到公坑寺,看见一群群的禾雀飞到稻田里偷吃稻谷。农夫保不住辛苦种出来的粮食,痛心疾首,呼天抢地。顽皮的禾雀反而叽叽喳喳地嘲笑农夫无能。铁拐李见此扯下一条山藤,用法术把禾雀全捆绑住,一串一串的挂在树上,只准它们在青黄不接的清明前后飞出来。从此,每年清明前后,一种挂在藤上的花儿开,如万千只鸟栖息树上,蔚为壮观。听着有趣的传说,记者一行在南坑村的林中看到了禾雀花,但开得并不多,倒是看到了其它花儿,有山姜花、山蕉花、朱顶红等等,还品尝到了酸酸甜甜的小莓果,也算是与山里的春夏温柔地相拥过。

  在南坑村,除了花草树木,最美的就是溪流和形态各异的石头了,小溪从山上流下,积水潭水清见底,还有人工修筑的水库和坑渠,这些地方,就是刘平彬童年的乐园,在南坑长大的他,整座山就是他的“后花园”,有他当导游,哪里好玩都一清二楚。刘平彬带着大家来到一处他们称之为“鱼坑”的地方,位于溪流的中间,由无数石头垒成,透过石头缝隙,可以看到中间形成有水流的洞坑。“鱼游到里面,只能进不能出,我们小时候就经常在这里抓鱼。”刘平彬说。

  溪流旁还有不少宽大的石头形成平台,静坐其上,听流水潺潺,已是天地最美和音。如果沿着水渠走,溪流声渐无,鸟鸣始欢,满目青翠,小道由宽入窄,在竹林边,路中间不时会看到冒头的笋尖,在阳光中闪烁着露水的光芒。离水库越来越近,就可以看到成片的石头林,千奇百怪、大大小小的石头,激发了大家的想象力,猜测着像什么动物。

  在南坑村游玩,建议带根登山杖,竹棍,甚或扫把杆都可以,有妙用。由于南坑多山林坡地,棍子既可以作为支点,攀登时可以借力,还可以在小溪流中穿行时探路,看看光滑的卵石是不是稳固,再不然在拍照时,也能作为道具,支撑无处安放的小手,打造独特的造型。

  泉水烹茶品美味竹笋

  好客的刘平彬邀请我们到他家里做客,品香茗,尝笋宴,聊着南坑村的故事,畅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比惬意。这儿的山里人也种茶,但开垦的茶园不大,尽量不影响自然生态。刘平彬说他们种的茶,制作后足够自家喝就满足了。“我们的茶要用这里的山泉水来泡,独特的香气更为浓郁,有些人带到城里,用其它水一泡,就逊色了。”他说。果然,泡完的茶汤呈淡金色,有独特的花香味,品之清甜回甘。

  当我们还在品茶时,刘平彬的父亲正在忙碌地为大家准备午餐。靠山吃山,如今春笋勃发,目前当令的主要有毛笋和桂竹笋两种。毛笋,顾名思义,笋壳外有一层茸毛,桂竹笋个头不大、苗条细长,剥开后,均鲜嫩如玉。山林大厨用猪脚咸菜炆笋,整整煮了两大锅,然后还有五指毛桃走地鸡汤、猪肉丸苦刺心汤、鹅肉、煎粿……满满一大桌美味,令人食指大动,仅竹笋,大家都是三碗起算,像熊猫一样竹笋自由,太幸福啦!

  刘平彬告诉记者,山路修好后,不仅方便了村民,外来的游客也多了不少,南坑村的山村旅游资源正在慢慢受到关注,他还打算修建民宿,带动当地旅游,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

作者:陈珊娜 发表日期:2023年05月19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