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林宗伯与“拍铳桥”

  清明时节,我回到故乡澄海盐鸿镇祭奠祖先。

  在父亲的带领下,我徒步到莲花山前,在一处田园中,见到了祖先林宗伯的墓碑。虽有数百年历史,但墓碑上的图案和字样依然清晰可见。上方刻有“红日祥云”图案和“皇恩赐养”字样,左边刻“克勤陈氏”,右边刻“克俭陈氏”,中间刻“宗伯林公墓”。据家中长辈介绍,刻有“红日祥云”图案和“皇恩赐养”字样的墓碑在潮汕地区十分罕见,在当地更是独一无二。

  林宗伯是谁?小时候常常听长辈说林宗伯一生积善养德、助人为乐,是乡里有名的大善人,乡里有一座“拍铳桥”正是为纪念他而命名。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和地位?就很少有人跟我细致地讲清楚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寻找这问题的答案一直在我内心深处扎根。似乎有一种魔力,引导着我去寻找、去探索、去了解更多关于他的人生故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多方查阅,我在图书馆里找到了由著名学者林伦伦主编的《潮汕地名掌故》。在书中,我认识了一位秉承林氏家训、乐于助人、积善养德、和睦乡邻的大善人——林宗伯。

  清初年间,准备上京赶考的举子张岳崧在途经盐灶时迷路且身患疾病。林宗伯热心地将其带回家中,帮他请医看病、供给饮食,临别前还赠送盘缠资助考试。后来张岳崧考中探花,回乡途中为报恩情,便将御史旗赐给林宗伯,令其择地插旗圈田,终身供其享用。林宗伯为不占村民的田地,携带御史旗直奔莲花山,时值盛夏,林宗伯走到莲花山麓的伯公岭下时,觉得口舌焦燥,停下饮水,随手将御史旗插在沟里。随行的鸣炮兵见旗子插下,立刻把三门铜脚地铳点响,御史旗周边山地便归林宗伯享用了。此后,林宗伯自耕自食,后因山路崎岖,为方便村民通行,他又在过往的山沟上建起一座石板桥。不仅如此,他更将几亩官田分给村民种作,造福当地,深受村民爱戴。后来,村民为了纪念林宗伯的恩德,便将这座桥取名“拍铳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林宗伯的品德与一些唯利的社会现象形成鲜明对比,他的事迹让我迟迟不能释怀,他的品德如同鲜花盛放,洋溢着醉人的芳香。每每清明时节,父亲总爱拿起那老旧的《盐灶志》和《盐鸿镇志》,和我絮叨先辈们在家族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珍贵足迹和印记,他们的善行和品格已深深烙印在子子孙孙的记忆中,代代相传。作为林宗伯的后人,我也会时刻牢记先祖的精神和遗志,感恩和传承好这份弥足珍贵的家风,主动投身到学习和奉献中,肩负起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重担,用实际行动践行他们的精神,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微小的力量。

作者:林琦涵 发表日期:2023年05月07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