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韩江水

品味经典

(四章)

  书之经典

  白日晴朗,捧书向窗前读,得闲心闲情,闲且空,闲而有得,是大奢侈事。所读之书必须是有情,有调,有韵,有味,与“闲”相谐而成趣;趣味相投,志向相生,生而得其乐。

  关于读书言论,诸多说法经典。什么是经典?对过往之总结,对未来之开拓;独一、独特是经典之必备,大众、群体是经典之必须;经典不能被复制,不易被超越;经典在引导他人,给人启迪之时,又另造一座他人难以逾越的高峰;经典是一种力量,一种信仰,如大海灯塔,如辽旷星空,且历久而弥新;经典必是领一时之骚,引百代之共鸣……

  还有最重要一点,那就是经典不卖弄、不摆拍、不讨巧、不投机。或者说,一个人能否与经典相遇,并受其影响,得其益处,则是难言难断。从这一点而论,什么是经典?却又难以确凿回答。

  味之经典

  潮人于烹饪一道,能解味,善调配,懂创新。其技艺之精髓,皆在一个字:鲜。

  鲜者,清新、美好、活泼、明朗、独具、唯一。是为“荐鲜知路近,省敛觉年丰”,也是“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甚至还可以扩展至“治大国若烹小鲜”。

  潮人治鲜,非治大国,而致厨灶。某美食家至潮汕,尝特色菜,感言:“潮菜取材,材料都是普通平常,而制作却体现出其精、奇、巧、美。”说到底,这里的吃,并不完全为了一个吃字;这里的吃,并不完全为了一张嘴巴或一个肚子,而是为了观、触、嗅、感、受,是色、香、味、声、影、思的全景观呈现,所呈现的核心,依然是一个鲜:清鲜、鲜明、新鲜、鲜美、鲜甜、鲜嫩、光鲜亮丽、鲜花着锦、一招鲜吃遍天……

  甜、咸、酸、辣、辛、苦、甘、膻、腥、麻……是为了鲜,滑、脆、黏、软、嫩、凉、烫……也是为了鲜,这个鲜,并不仅只为解馋,不只为满足口腹之欲,更多的,是为了回味。何谓回味?情感交织,萦心绕思;何谓回味?烘托的是知心的交流,蕴涵的是乡土的情结。何谓回味?一汤一羹,一匙一筷,亦真亦幻,亦虚亦实,至此,宾主皆欢,互此铭怀。

  根之经典

  正月花,二月芰,三月开始好食瓜。

  在乡下,菜蔬瓜果皆是应时上市,那季节有形有色,绝容不得半分差池。如菠菜白菜包菜空心菜等,年底撒籽落地,盖膜防寒,多浇水,少施肥,防阴雾,常透气。那苗芽,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其成长迅速,肉眼看得见。

  春节一过,菜就鲜嫩嫩的,叶子如水做般脆,一筐筐收上来的菜,搁在市场上,菜贩子都摸不得,眼睛看看得了,问价钱。中意的,连筐抬了起,有怀疑里边是否包藏着次品,要翻一翻筐底的,那菜农跟你急眼:“翻什么翻?这季节,插支竹子在地里都能长出一片青绿!哪有什么坏的?”

  也是,那时令的菜,不是收,不是割,是在“抢”,抢种、抢收、抢时间、抢季节……春风和晞催耕种,那些田地是一季一个样,人跟地抢时间,也抢空间。如正月里看着清鲜可爱的菠菜今天叶片青翠,过两天的颜色就呈现出苍绿黑紫;昨天的蓬勃可能就是明天的抽枝发花,后天的花骨成篱了……

  再接下来,好雨知时节。雨水淋漓,地气湿透,那些原来窝趴在地面上的菜开始变得骨黄叶枯,接下来,就是瓜豆攀着高枝,迎风招展的节令了。故有农谚: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关键是,你若误地一年,再接下来,就不知要用多少年的工夫,才能恢复原来的耕种面貌。

  心之经典

  年过半百,很多事看轻看淡,很多事却心存好奇,窥视之欲甚于少年。那些跟风附骥的事情自是少去做了,但心心念念的牵挂,却还是放不下的。或许,爱好与趣味,是年龄关系,是社会阅历,更是碰了无数壁,吃了多少亏的缘故。

  偶读元好问《迈陂塘》中有句:“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心有所感。所感者,半生得失。“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其中苦甘酸涩谁能尽言?

  父亲长年耕作田垄,身体健硕少病,偶感不适,便自己到野外寻草药。其中有一味常用:无头猴香。此物水沟边、田园头、菜缝瓜隙间皆能成长,色青如葱,细长如韭。父亲整簇采集,洗净,伴以干柑皮、生姜、杏仁,或少许猪肝菜、叶下红、桑叶等,熬汁热饮,消风散气,清热解毒。而风、气、热、毒,皆是无形之物,肉眼所不能见,心之所感。     (题图:刘小萱)

作者:■ 谢初勤 发表日期:2023年05月06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