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视觉

潮南田中央社区的学校、道路不少由侨亲捐建,7个侨批局旧址成历史见证

“侨批之乡”迎来美丽蜕变

  田中央社区鸟瞰图
  民居墙面上的侨元素手绘独具特色
  围绕溪河打造休闲景观区,让侨乡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德顺盛信局遗址
  华侨文化馆
  田中央社区干净整洁风光旖旎
  大溪文化小公园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清澈的大溪
  社区打造的“侨胞之家”
  田中央潮乐社的成员大多为侨眷

  溪河清澈,风光旖旎,精致的河岸景观、精心修整的特色民居令人流连忘返;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浓郁的侨文化特色、深厚的侨批史积淀让人回味无穷。这里,是著名侨乡潮南区成田镇田中央社区。遍布海内外的乡贤华侨,虽远离故土,却难忘家乡,村里的道路、房屋和学校许多是由侨亲捐建。

  田中央社区地处大南山北麓的延伸地带,常住人口近8000人,在外华侨达5万多人。近年来,依托侨乡优势,田中央社区在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中被赋予了“侨情田中央”的创建思路,各类惠民项目建设相继落地,让侨乡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2020年,田中央社区获“汕头市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基地”荣誉称号;2021年,入选汕头市十大“最美侨村”。

  侨资注入 侨村旧貌换新颜

  乡村画卷,美不胜收。走进成田镇田中央社区,一面面别具特色的“网红墙”出现在眼前:路旁特色民居的墙体经过精心修整,各种中式复古镂空木质框上,精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美丽乡村建设宣传画,与富有潮汕特色的“下山虎”建筑相映生辉。徐徐微风中,几只白鹭掠过波光粼粼的寨前溪水面,村民三五成群,或倚栏拍照或于溪边树荫下散步,宛若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村民们心怀感恩地说,从村弱民贫到现在的美丽乡村,多亏了海内外侨亲的支持。以前,田中央社区并不是这般景象。村民马伯回忆说,当时道路坑坑洼洼,电线宛如蜘蛛网般,生活垃圾不时可见。见此情形,原党委书记马楚贤积极牵线搭桥,侨胞们了解情况后慷慨捐资,支持家乡整修溪河、修桥筑路、兴建教学楼等各项公益事业建设。如今,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社区村道平坦,河溪清澈,放眼可见墙体白净雅致,健身公园、活动中心、文化公园等设施景观一个接着一个,令人赏心悦目。

  据介绍,田中央寨源出于潮阳大塘,是成田始祖长安公孙辈福嵩公所创,至今已有六百多年。行走到社区的一条大溪畔,一座古寨映入眼帘,这里是田中央的发源地,也是古村的保护核心区。古寨中有很多住宅为贝灰泥木结构“四点金”式平房。村民们说,这是华侨回报桑梓建设的民居。

  社区党委副书记马庆光告诉记者,社区党委按照要求圈定古村保护范围,组织编制《田中央村古村保护规划》,严控将传统民居改建为与古村整体风貌、建筑体量、建筑材质等有冲突的新建筑。2022年9月开始,社区党委继续对村内90多座传统民居外立面风貌进行提升,通过栩栩如生的手绘展示侨村的文化精髓,把侨元素“刻”在村民心里。

  “侨胞之家”  凝聚侨心汇侨力

  田中央社区的“侨胞之家”于2021年11月挂牌。记者看到,“侨胞之家”入口大门旁,挂着“汕头市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基地”和“侨胞之家”的牌匾,牌匾下边打造了一个“凝侨心、聚侨心、护侨益、知侨法”的景观小品,象征着“侨胞之家”情系侨心、为侨服务的建设理念。

  走进“侨胞之家”,宽敞明亮的会客厅,书画桌、书柜以及照片墙等,构成了田中央社区“侨胞之家”的活动场所。会客厅右侧的小房间中,设有照片墙,挂满了从成田镇走出去的各界侨领照片,照片上方“凝聚侨心侨力,共建美丽家乡”的标语特别引人瞩目,彰显了侨胞浓郁的爱国爱乡情。

  “金榜挂名时,喜得身荣中高第,青云云平步,这正是我手攀丹桂……”会客厅左侧传出了悠扬的潮乐声,“田中央潮乐社”的成员们放开声喉,唱起了经典的潮剧唱段《京城会》,坐在一旁观看的乡亲兴致勃勃地仔细聆听。

  展示潮汕传统文化,丰富乡民精神生活。马庆光告诉记者,潮乐社成员多为上了年纪的成田侨眷,演奏的曲目最多可容纳13种乐器,其中既有民族特色的二弦、三弦,也有西方的大提琴,中西交融。

  一纸侨批 诉说乡愁传乡情

  侨批纸短,家国情长。2017年,为更好地弘扬侨乡侨批文化,传承华侨精神,田中央侨亲们投资200多万元打造华侨文化馆,助力建设“侨情田中央”。2018年10月,田中央华侨文化馆正式开放,到访的侨胞、市民和游客沿着时光的轨迹,见证先辈的艰苦奋斗,感受华人华侨的家国情怀。

  华侨文化馆建有两层,一楼以红头船为主题元素进行打造。“一提起潮汕华侨,很多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代表着不畏艰难、敢于征服等潮人精神的红头船。”谈起主题打造的初衷,马庆光说,潮汕人对红头船有着特殊的情结。汕头是中国近代历史最早开埠的重要口岸之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作为华侨先辈“过番”的重要交通工具,红头船对海内外经济社会产生极大影响。

  文化馆二楼设有展厅,展示侨批文化,记载侨胞报效桑梓、支持祖国事业所做的贡献。看着一张张侨批,记者眼前浮现出这样的场景:水客一户一户登门向华侨揽收现款,清楚地写明所交家属姓名、地址及银数若干,并加上简单附言。透过一封封泛黄的侨批,可以领略潮汕的特色文化,感受先人海外打拼的历程,助力讲好华侨华人的故事。

  二楼室外设有露台,露台上打造了一幅幅浮雕,记录华侨奋斗历史的艰辛以及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变迁,唤醒海内外田中央人的家乡记忆。

  采访时记者获悉,社区正规划把现有的田中央文化馆提升为侨批文化馆,对建筑风貌、门前场地及内部展陈设施进行改造,进一步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增进与华侨侨眷的情感交融,助力汕头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

  7个侨批局遗址:承载深沉的赤子情怀

  时光倒退到百年前,交通、通讯不发达,海外华人华侨依靠侨批与家乡亲人取得联系。侨批局这种由民间自发形成的私营金融机构,历经风云,成为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如今,在田中央社区,还保存了7个侨批局遗址,分别是永裕源批局、德顺盛信局、永顺利批局、永振发批局、协成丰批局、永丰发批局和泰盛批局。

  “从清代咸丰年间起,田中央的村民远赴东南亚谋生,如今旅外侨胞及港澳台同胞,是本地人口的7倍多。”走访中,马庆光告诉记者,当时由于金融邮政机构尚未建立,田中央旅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数量众多,汇款需求量大,这些批局成了横跨大洋两岸的桥梁。

  在过去的年代里,批局成为田中央的特色,见证了侨批业在这个地方的辉煌历史。“这些都是侨亲与乡民间血脉相连的历史见证。”马庆光说,侨批局在特定的时期登上历史舞台,满足那个时代人们的特殊情感和实际需求,在潮汕的侨批史上书写了重要的一页。

  到了上个世纪后半叶,由于银行业、邮政业的成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侨批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在乡亲们看来,纸质形态的侨批业虽然走进了记忆深处,可是当看到一封封侨批,一股熟悉的乡情油然而生。

  “批局遗址是田中央社区独特的记忆遗产,必须好好呵护。”马庆光说,家乡的发展始终与海内外侨亲不可分离,2022年,德顺盛信局获批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这7处历史遗存,是研究华侨史、金融史、邮政史等的重要物证,他们所代表的诚信精神和爱国爱乡的情怀,将一直为后人所铭记和传颂。

  批局后人忆当年:“送批靠的是步行或单车”

  “在我曾爷爷那一辈,因为潮汕地区人多地少的缘故,不少青壮年都会下南洋打拼,赚钱补贴家用。”谈起家族与侨相关的记忆,今年84岁的马陈宣打开了话匣。

  马陈宣是德顺盛信局创始人的后代。他清晰记得,当时的德顺盛信局设有更楼、办公厅、银库、员工宿舍、食堂,还配有3辆自行车供外勤人员(“批脚”)送批信批款用。“我小时候经常跑到更楼上玩。”马陈宣说,他的童年时光有一部分是在批局中度过的。当时信局内勤、外勤人员加起来有10多名。由于在海外的潮人不断增加,侨批业务逐渐兴盛,在祖辈的主持下,“德顺盛”一天天壮大,业务不断上升。

  “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送批只能靠步行或者单车。”马陈宣回忆说,批脚均是经过挑选的身强力壮、品行较好的青年,批局发放给他们的工具有一个褡裢和一把油纸伞。每领到侨批、批款,批脚们都要徒步或骑单车去“送货”,“送货”地址通常是潮阳、普宁、惠来等地,也有梅州地区。

  “批脚们都很吃苦耐劳,几乎都是风雨无阻地将侨批和批款递送到收信人家中。每当看到批脚进村时,村民都会热烈欢迎。”马陈宣表示,“番畔钱银唐山福”,听到“批到”,就意味着“钱到了”。村里许多人都是靠着侨汇将孩子抚养成人的。

  “侨批中有儿女询问年迈双亲健康与生活的,有父母鼓励孩子发愤读书的,也有国内侨眷盼儿早日回归,或是惦念着海外亲人的。”在马陈宣看来,侨批、批局都是华侨心系家乡、亲人,艰苦创业、拼搏的历史见证,是侨乡历史的述说者,当中蕴含的精神值得传承发扬。

  “对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充满深情”

  在深圳经商的田中央籍乡亲马泽琪是一名侨眷。由她与丈夫陈钢民累计捐资1.6亿元建设的成田高级中学校舍和中民学校改扩建工程,有效整合了成田高级中学和中民学校现有资源,进一步提升成田镇乃至潮南区教育发展的硬件水平。而在这之前,成田中民学校就是旅泰众多侨胞心系桑梓筹资兴建的。

  2005年,在时任村书记马楚贤陪同下,马泽琪来到曾在此担任10年民办教师的“中民学校”旧址。看着荒芜的成田中学,听着马书记介绍说村里的孩子都要离乡背井,顶风冒雨到很远的地方去读书,她心里感到十分痛惜。后来, 马泽琪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捐建学校。

  令人感动的是,马泽琪、陈钢民伉俪不仅独资建设学校,还亲力亲为,从工程奠基至竣工,从规划设计到实施建设,从建设进度到工程质量,均亲自审核把关,精益求精,建成了一所建筑风格典雅秀丽、功能配套齐全、古典韵味及时代气息兼具的精品校园。

  如今的成田高级中学,入学率与高考升学率不断攀升,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在马泽琪的牵线下,学校还与深圳市布吉中学等学校结成对子,学校的师资水平进一步提升。接受采访时,马泽琪说,“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在这里教过近10年的书,对家乡充满深情厚谊,为了孩子们就近读书,为了振兴教育事业,我决定捐款重建学校, 这一决定得到了我们全家人的支持。”

作者:陈文兰 陈珊娜 通讯员 陈瑞群 发表日期:2023年04月14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