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龙泉

铭刻脑海的雷锋精神

  学雷锋小组在学习
  作者在阅读《雷锋的故事》
  作者的学雷锋笔记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

  回顾1963年,在毛泽东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下,不管是工矿企业、广大农村,还是部队、学校以及机关单位,到处呈现一派轰轰烈烈的学习雷锋高潮。就连当时只是小学生的我们也都行动起来,纷纷争做好事,不仅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上学放学路上,只要见到需要帮助的,立刻上前伸出援手,如帮运输工人推车,带老人过马路,拾金不昧等等。我还精心把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临摹在笔记本里,把雷锋等英雄模范的照片、警句贴到笔记本上,抄写学习雷锋的歌曲等。我们幼小的心灵早早埋下了正能量的种子,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激励我们健康成长,成了我们人生旅程的座右铭。

  我是上山下乡到海南建设兵团的知青,雷锋精神同样在兵团(农场)生根开花。学习雷锋同志,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拧到哪里就在那里发亮,大家勤奋学习,刻苦耐劳,奋力拼搏,努力进取,在各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艰苦繁重的农业劳动、清贫的生活条件,刚离开学校,我们这些城市青年面临前所未有的种种考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就什么脏活累活都敢于去迎战完成。出牛栏肥可是又脏又臭的活,刚开始确实得鼓起很大的勇气,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方能跟老工人一样,迎着脏臭,光着脚丫走进牛栏。牛栏肥是绿肥与牛的粪便在牛的踩踏下产生的混合肥,烂瘪瘪的,臭气熏天。我们几个知青和老工人在牛栏里,用一种叫“四指扒”的农具将肥料扒到畚箕里,供大家挑出牛栏。起初,脚不知道该往哪搁,到处湿漉漉的,找不到干净的地方落脚,脚趾都不敢伸直,小心翼翼的,好不为难,但最终我们还是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一日又一日地坚持着,直到将牛栏肥出完。在逐渐克服了怕脏怕臭的思想以后,我们也敢像老工人那样,一只手把一畚箕化肥与干牛粪的混合肥端在腰间,另一只手一把一把地抓着肥料往地里撒。

  为防护林的苗圃浇水也是个重体力活。班长觉得我们女知青干不了这活,只派老工人和男知青,但我们几位不服输的女青年一直缠着班长,坚决要求到苗圃班,班长拗不过我们只好答应了。给苗圃浇水,首先得学会在扁担不离肩的情况下,双手同时将两只桶按到水里装水。在没至大腿的水里挑着担子往陆地上走也不容易,我们连的苗圃地是一块沙质坡地,坡度还不小呢,肩挑几十斤重的水上坡走一步退半步,步履艰难。当时正值冬天,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挽起裤腿,光着脚丫浸到水里的瞬间,顿感寒风刺骨,又冷又疼,但我们都有股倔劲,决不退缩。功夫不负有心人,到后来,我们挑的水越来越满了,也逐渐熟练了浇地的技巧。

  人若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撑的话,是什么困难都无所畏惧的。

  1973年,团支部组织团部机关青年成立“学雷锋小组”,并起草了“学雷锋小组宣言”。“学雷锋小组”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团员青年学雷锋做好事的热潮,如义务积肥、冲洗厕所、打扫环境卫生、到伙房帮厨、顶替生病的警通班战士站岗等,还将收获的蔬菜无偿送到伙房。日常工作中,大家积极主动,不分份内份外互相帮助。揭阳知青小陈是团(场)警通班的通讯员,除了站岗放哨,还得轮流给连队送信等。平时,他喜欢摆弄钟表,自己还置办了维修钟表的工具,谁的钟表有故障了,他都热情给予维修养护。他下连队时挎包里装着的是要送去几个连队的书信报刊杂志,回来时包里常常装有连队职工的故障钟表,业余时间总见他在聚精会神地维修钟表。

  团后勤处购买的物资如水泥等,有时候在晚上才拉到团部,这时大部分人都已洗漱完毕在宿舍歇息,但只要听见“下水泥”的喊声,不管有多晚,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响应。一次我们团在胶厂建水塔,因为灌注混凝土不能中断,工作量很大,于是发动团部机关及附属单位人员尽可能参加,机关的团员青年也积极参战,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有的拌混凝土,有的传递拌好的混凝土,大家忘却疲劳,干得不亦乐乎。记得那天从下午连续奋战至第二天上午7点多钟才收工。

  我们还用墙报的形式办“学习园地”,交流心得体会,表扬好人好事,极大地激发了兵团(农场)团员青年的积极性,树新风扬正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机关团支部被评为农场的优秀团支部。广大干部职工不畏困难,积极向上,吃苦耐劳,不图报酬,不计较个人得失,努力工作,这种生活态度和高尚情操,用最美的语言都难于概括,至今回忆起来依然非常激动、感慨。让我们感到莫大宽慰的是,我们没有虚度年华,更以我们能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为海南岛的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而感到自豪。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雷锋精神一直是激励大家前进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只要每个人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乐善好施,积极奉献,整个社会将会无比和谐美好;只要人人都献出心中的爱,这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作者:彭志坚 图文 发表日期:2023年04月08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下一篇:感念恩师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