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自编自演,让普法宣传更“走心”

澄海法院“普法小剧场”登上全国法院天平传播指数榜

区县法院作为最贴近群众的司法前沿阵地,如何通过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让群众更多地获取法律常识?记者获悉,近年来,澄海区人民法院在聚焦审判主业的同时,不断加大普法宣传创新的步伐,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相继推出“澄海法院普法小剧场”和“老年人防诈反诈微剧场”等普法栏目,获得良好的社会传播效果。其中,“澄海法院普法小剧场”入选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百场精品普法”项目,更登上全国法院天平传播指数榜。

青年法官们演绎普法剧。

“普法小剧场”讲好法治故事

这一天,在澄海法院的一间办公室里,几名工作人员正在镜头前演绎普法剧情,一部安装在支架上的智能手机和一台稳定器就是他们全部的“设备”。看起来十分简单,大家却十分投入。“普法小剧场”的主要创作者谢祎婕是个“95后”, 如何让新媒体作品既有新意又接地气?大家决定自导自演普法小剧场。

万事开头难。每一期的剧本是团队从具体案件找灵感,或根据节日及宣传主题找素材;没有专业的表演人员,办公室的同事和实习生都上了场。在他们的努力下,《你的恋爱,他的诈骗》《妹妹肇事哥哥顶包,真的可以吗?》《出租微信是犯罪吗?》《守护头顶上的安全》等普法小视频一一出炉。让谢祎婕开心的是,团队成员虽然都不是专业演员,但表演效果却很自然,这些小视频推出后很快收获了不少粉丝。

“为了避免剧场表演变成宣教式普法,我身为主创人员经常要换位思考,以受众的角度撰写剧本。”谢祎婕介绍说,一般她会先设计好剧场人物的人设,以及想要宣传什么法律条文,然后加入场景、分镜、道具、人物动作、台词、拍摄手法、特效等。如以市民到法院打官司为例,需准备什么材料、是来院本部立案还是去哪个基层法庭?团队就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拍摄了《法院立案全流程》小剧场视频。

去年谢祎婕和几名同事在当志愿者时,灵机一动提出拍摄抗疫普法小剧场视频的想法。短短一天内,这个普法视频完成了构思、拍摄、制作,并马上在线上推出。之后,分别被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汕头政法、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转载,进一步提高了民众对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一年多来,剧场小视频越拍越多,涉及出镜的角色也越来越多。慢慢地,澄海法院的法官、副庭长等工作人员也加入客串拍摄,进一步丰富了剧情内容,也让普法宣传更具说服力。目前,“普法小剧场”已累计推送15期。视频内容既有紧扣时代主旋律的普法活动,也有日常执法办案中的典型案例。“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接地气的新媒体产品,寓普法宣教于群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之中,全方位传播司法信息,讲好澄海法治故事。”谢祎婕说。

创新形式普法防诈更接地气

澄海法院还不断丰富其他新媒体传播手段。自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澄海法院先后制作了20期“老年人防诈反诈微剧场”,把典型案例、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及社会公众感兴趣普法小视频结合,以更加直观、生动、接地气的方式讲述法院故事,传播司法声音,推广法院宣传新品牌。

“要让老年人看得懂,传播内容不仅要通俗易懂,还要简单有趣。”澄海法院审管办王惠璇是团队成员之一。她与团队讨论后决定尝试用对话式的图文来表现场景。制作过程中,团队还会融入一些生活真实例子。有一次,团队成员意外接到一个境外诈骗电话,他们识破对方的骗局后联想到很多老年人都有使用社保卡,容易被诈骗分子盯上,于是就决定把这个亲身经历融入到“老年人防诈反诈微剧场”中,推出后反响很好。

记者了解到,类似这样的创作题材在澄海区人民法院还有很多,如“低价法拍房”、团购群新套路、老年人旅游、以房养老、银行账户被盗、保健品套路等防诈骗故事,都先后被制作成不同主题的普法微剧场,为民众普及民法典知识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作者:汕头融媒记者 陈敏 发表日期:2023年03月27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