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召开的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市领导向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代表颁发聘任书,来自基层各行各业的30名监督员正式上岗。受聘的多名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积极找出营商环境的“软肋”,积极吸纳优化营商环境“金点子”,共同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加码。
优化营商环境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广东潮能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李智贤看来,营商环境的优化包括高效的行政效率、规范的政务服务和完善的法治体系等方面的建设。作为一名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李智贤表示,将会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及时发现我市各行各业所存在的营商环境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并提出意见建议,以此达到优化营商环境的目的。
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来自社会、服务社会,是联系基层和上级机关,群众和政府的桥梁、纽带。受聘的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分布广泛,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声望,这更有利于真实反映市场主体和群众的意见和呼声,随时随地可以开展营商环境监督工作。在汕头经济特区矢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管理部部长江春霞看来,成为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既是信任和责任,更是一份使命。她表示将始终牢记这份职责,利用好在企业了解实情的独特优势,及时收集和反映企情民意,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特约监督员就像推进营商环境工作的“外科医生”和“啄木鸟”,他们通过访基层、察实情、进诤言、出良策,助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质效提升。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规划发展部副主任李旭如表示,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对我市营商环境存在问题以及意见建议,与我市各行各业、各职能部门进行反馈交流,共同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以此来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企业家来汕头投资。
本报记者 李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