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欣琪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昨天,汕头市召开营商环境建设大会,邀请企业家、行业协会、个体工商户共同参会见证,在会上一针见血说问题、直言不讳剖根源、明明白白提要求、言出必行立承诺。“谁敢与营商环境作对,我们就坚决跟谁作对”,释放了市委、市政府对破坏营商环境行为坚决“亮剑”的决心和魄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市场主体和资源要素集聚的关键,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尤其是在汕头坚定不移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当下,营商环境建设更为迫切。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推动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的必然要求。
然而,现如今一些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部分干部缺乏经济特区干部应有的自信、气度和胸怀,外界对汕头营商环境的印象和评价还有提升空间,汕头营商环境与先进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海内外潮籍工商翘楚热切盼望汕头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他们到家乡投资兴业提供更肥沃的发展土壤。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更要瞄着问题去、迎着问题上,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来推动营商环境建设。正如会上反复提及的,要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意志,对沉疴顽疾进行“亮剑”。通过去除歪风邪气、强化作风建设,推动营商环境取得根本好转,让良好营商环境真正荡涤起推动发展的“一池春水”。
强化监督执法“硬约束”,才能有效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长久工程,营商环境建设涉及多个层次、各个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常抓不懈,引导全社会共同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汕头形象”的认知。唯有下大气力、久久为功,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才能让市场主体本固根深、枝繁叶茂,推动汕头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让汕头真正迎来经济特区发展的“新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