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旅游

“人猴分离”是平衡旅游发展与动物保护的有益探索

据《成都商报》报道,不久前,某游客在网络平台上吐槽,在峨眉山游玩时,遭遇猴子抢东西还攻击人。这位游客质疑峨眉山猴子攻击性强是否与景区对猴群过度保护有关?对此,峨眉山林业管理所向游客致歉并回应称,景区为减少猴子伤人情况做了很多尝试,目前在清音阁猴区实行“人猴分离”管理模式已初见成效,游客可以远观猴群,同时又有效保护了猴群。

猴子是景区重要的野生动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然而,近年来峨眉山的猴子名声却不太好,不仅抢游客东西还咬人,成为名副其实的“泼猴”。不少游客希望到峨眉山看猴子,可又担心被猴子攻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峨眉山清音阁猴区尝试“人猴分离”管理,是形势使然,更是大胆尝试。

从过去的近身投喂到现在的只能“远观不能亵玩”,人离猴子越来越远,不会担心出现“人猴大战”、被猴子咬伤抓伤的情况了。游客的安全性增加了,同时也改变了过去猴群依靠投喂生存的习惯,让猴群回归其野外生活自行觅食的状态。可以说,“人猴分离”实际上是对猴群的一种保护。

峨眉山的猴子为什么会成为“泼猴”?为什么会屡屡出现“人猴大战”?其实真正应该反思的是游客。一直以来,游客以喜欢和爱护动物的名义,对猴子进行大量投喂,并乐此不疲。然而,这种投喂行为也使得猴群客观上改变了野生动物的习性,激化了人与动物的冲突。同时也降低了猴群的野外生存能力,影响了野生动物种群的健康发展。

利用当地野生动物资源发展旅游,可以增进游客对野生动物的了解,培育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并通过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反哺野生动物保护。

猕猴是峨眉山珍贵的旅游资源,也是需要倍加保护的野生动物。当然,不少猕猴景区都延续着“看山撸猴”的思维,试图拉近游客与猕猴之间的距离。然而,由此也带来了过度投喂、猴子伤人等一系列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旅游法规定,旅游业发展应当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国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有效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野生动物保护法也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义务,禁止违法猎捕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相关自然保护区域,保护野生动物及其重要栖息地,保护、恢复和改善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预防、控制野生动物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人畜安全和农业、林业生产。

从发展旅游的角度看,当然是猴群离游客越近越好,但是从保护猴群的角度来说,游客离猴群越远越好。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考验着景区管理者的智慧。

对于峨眉山景区实行的“人猴分离”尝试,有人戏称“峨眉山的猴子,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对于游客来说,虽然失去了近身投喂猴子的乐趣,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猴分离”启示人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最重要的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是用人类的爱好和思维去影响动物的生活。

作者:徐刚 发表日期:2023年03月09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