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艺苑

扫黑剧《狂飙》剧情完结

热议破圈远不止此

  《狂飙》剧照

  2023开年,扫黑题材剧《狂飙》在央视、爱奇艺齐开播,线上线下热议不断。

  在现实主义题材剧回归后,《人民的名义》《扫黑风暴》《罚罪》等扫黑刑侦题材剧已屡见不鲜,《狂飙》的成功是挖掘该题材全新可能性后的破而又立。

  有故事感的人物 有时代感的场景

  《狂飙》中的人物群像是与观众产生共鸣最强烈的看点之一,黑白灰三个地带的人物设定,让每个人物都充满了故事感,演员们细致地演绎又赋予人物鲜活的生命,他们都成为走出屏幕依然可以进行对话的存在。

  剧中不论是枉顾法律、无恶不作、谋财害命的黑恶势力,还是身不由己、利欲熏心、知法犯法的保护伞,还是坚守正义、永葆初心、扫黑除恶的人民警察都完成了人物向外和向内的完整逻辑,真实又立体。

  其中,黑恶势力代表高启强由备受欺凌的小人物一步步堕落为欺压百姓的大恶霸,演员张颂文对人物心理变化的细腻呈现,让观众看到了人性堕向贪婪深渊的心路历程,人物丰满多面。正义力量代表安欣用性格中的那股轴劲儿和善良诠释着人民警察坚守正义、守卫法律红线、保护人民利益的责任使命,充满力量感与安全感。而知法犯法或是迫于现实而为黑恶组织撑起保护伞的人,也将人性的复杂面呈现出来。通过人物塑造和演员表演,安欣、徐忠、高启强、高启盛、李响、孟德海、杨健、陈舒婷等黑白灰之间的人物对抗与拉扯充满张力。

  人物真实才有共鸣,剧情真实才能共情。《狂飙》历经两年走访、取材大量真实案件进行创作,深度还原扫黑除恶一线工作场景。剧中的情节根据真实案件改编,不偏离社会原型,成为引发观众深层共情的原因。

  剧集呈现了扫黑除恶二十年的艰辛路程,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常态化的背景下,中央指导组雷霆出击,通过“回头看”“倒查二十年”等举措,展现出政法队伍教育与整顿“扫黑除恶,打伞破网”的毅力和决心,还原了二十年的时间维度内,不同阶段的扫黑特点和成果,借由扫黑除恶二十年的历程映射出中国二十年的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与观众一起回看人生的成长之路,社会的发展印记。

  剧中的大街小巷、风土人情在时间的车轮下慢慢改变,黑恶组织的犯罪手法在不断变化,上至中央下至基层政法干警扫黑除恶的方式也在不断调整。在时代大潮滚滚向前的洪流中,站在利益与权力的分叉口,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高启强等黑恶势力走向了黑暗的深渊,迷途不知返,最终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人民的审判。安欣等坚守公平正义的人民警察则抵挡住了权势和金钱的诱惑,恪守职责,严守法律底线,成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强护盾。

  不论黑暗多漫长,正义之光终将驱散黑暗,黑恶势力褪去,百姓幸福安宁,这也是安欣所代表的人民警察的信仰和信念。

  多元化的叙事手法 破圈层的触达效应

  作为一部扫黑题材剧,《狂飙》并没有圈禁在固有的黑白分明、正邪对抗的正剧叙事模式,而是开启多元的叙事手法,打开老中青不同圈层受众群,开启全民追剧的景象。

  剧集以倒叙的方式开启三段式叙事结构,2000年“徐雷事件”、2006年“莽村拆迁”、2021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三个扫黑阶段环环相扣,推进剧情发展的同时也勾勒出一张盘根错节的人物关系网。以高启强为中心的黑恶组织与以安欣为中心的人民警察在复杂的利益羁绊中持续斗争,剧情饱满,看点密集。除了扫黑斗争外,安欣与孟钰的感情线从侧面丰满了警察形象和故事内容,安欣与孟钰感情的断裂展现出人民警察的艰辛与不易,也让剧情不流于俗套。

  《狂飙》在主线叙事上保持了严肃态度,但其中穿插幽默诙谐的手法,刑警队员之间的幽默调侃、孟钰与安欣之间的互损相处模式都为严肃紧张的刑侦工作氛围添加了调味料,让整部剧更加立体和生动。

  这种打破常规的创作方式让各个圈层的观众都能找到自己的“入戏点”,但究其核心则是每一位中国公民对公平正义的信仰,对守护这片晴朗天空的公职人员的深深敬意以及对社会黑暗毒瘤的不纵容。这部剧让观众体会到国家扫黑除恶常态化的决心,用安欣的理想主义点燃了观众心中向上向善的火种,成为其火热的深层原因。(新华

编辑:张梅 发表日期:2023年02月06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下一篇:月季四时瓶上开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