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不曾被忘记的历史

——写在汕头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捐资办学田野调查结束之际

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市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工作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100%,实现学前教育“5080”目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覆盖率100%,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覆盖率8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教育毛入学率110%,高中教育普及率98%以上,高中教育创新特色发展,普通高考实现每万户籍人口上重点院校人数、上本科人数、上大学人数、录取率四项主要指标名列全省前列;高等教育取得新突破,汕头大学东校区和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投入建设并招生办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建成并在2017年开始办学。十三五期间,我市教育领域各项综合改革和教育立法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育公平力度全面加强,教育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教育获得感”。2016年,汕头市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区县全覆盖,被省政府授予“教育强市”称号;2019年,汕头市获得“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称号。汕头教育能够交出一份令人民满意的答卷,无疑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汕头教育事业能够形成今天的规模和格局,在相当程度上也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华侨乡贤的捐资办学。对于华侨乡贤捐资办学的这段历史,我们不但没有忘记,而且要通过深入访索钩沉,纪史存实,用我们的方式向前辈致敬,并借以启迪后人,使之永世流芳,代代相传。

访索钩沉 纪史存实

开展“华侨与乡贤:汕头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捐资办学的田野调查”,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汕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讲好中国故事和汕头故事,将潮汕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引导到为潮汕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上来。对此,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会和研究中心有较为深入的思考。

潮汕地区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民间向来有乐善好施、重教兴文的优良传统,而随着改革开放大门的打开,许多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同胞纷纷回乡探亲,十分乐意拿出自己手头的积蓄来为家乡做点好事。一些在改革大潮中拼搏创业有所成就的民间企业家,也愿意慷慨解囊回报乡梓。恰好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教育管理体制,乡村一级学校的建设归乡村负责,而正处于经济复苏阶段的乡村尚无足够的财力,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乡村学校的发展。面对这一情况,各村镇和街道社区为了推动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加千方百计地动员和引导他们捐资支持桑梓学校的建设。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全民办教育、村村建学校的动人局面,在各地乡村崛起一座座中小学崭新校舍,以至民间流传有“汕头乡间最美的建筑就是学校”之说。这些乡村的学校,有由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同胞回乡捐建,有由在改革大潮中创业有成的民间企业家慷慨解囊,也有由广大乡亲集资建成。他们心怀祖国,情系桑梓,不仅捐钱捐物兴建学校,还捐出款项设立基金奖教奖学。他们的能力或许有大有小,所捐出的资金或以数百万、数千万以至数亿元计算,也可能只有数千元、数百元甚至数十元的捐助;他们捐建学校的时间有早有晚,从改革开放之初到进入新时代,一有条件就投身捐建学校的行列,但不论资金多寡、时间先后,他们爱国爱乡的赤子之心,以及“把学校建好办好,乡村才有未来”的信念是一样的。如今,这些为家乡捐资兴学的前贤善士虽然天各一方,有的或者已经作古,然而他们为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人们永远没有忘记。

这一次开展对改革开放以来汕头民间捐资办学的田野调查,得到各方面力量的鼎力协助和支持,使相关的调研工作能够得到顺利和有序的展开,收到良好的效果。开展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捐资办学的田野调查,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需要访问的对象多,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会和研究中心为此成立了专项课题组,并争取和得到汕头融媒集团及各区人大、政协的支持帮助。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澄海区政协主席陈亦斌、潮阳区人大主任马文玲、副主任詹少龙、郑红颖,濠江区人大主任郑少玲,潮南区政协主席孙建文,金平区政协主席庄素桦,龙湖区政协主席邱长奕亲自召开会议,安排课题组在当地开展田野调查的各项工作,潮阳区郑红颖同志更全程陪同课题组在潮阳区进行调研。各区人大、政协办公室或文教卫生委员会,各区教育局和各镇、街教育办,还有市属汕头市金山中学、汕头市第一中学、汕头市华侨中学、汕头市林百欣科技中专等单位的同志也积极协助和支持。他们有的全程陪同课题组开展工作,有的协助组织和提供相关的资料、数据,从而保证了我们田野调查的顺利进行。

我们在这一次田野调查的工作时间上安排得相当紧凑,可以说每个环节都几乎做到无缝对接,从现场调查到组写稿件到排版付印,环环紧扣精准到位,确保了工作的顺利进行。从今年3月初田野调查工作正式启动,至今年12月下旬全部结束,相关的工作前后历时将近10个月。在此期间,课题组每周一次或两次奔赴各个镇、街道和学校召开现场座谈会,与各个学校的校长座谈对话,与乡村干部和华侨后代促膝谈心,了解华侨乡贤对学校捐资办学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发掘那些鲜为人知的捐资数额背后的动人故事。我们也到华侨乡贤捐建的学校去进行实地考察,去看那些华侨乡贤捐建的教学大楼、礼堂、宿舍。当伫立在这些学校的“捐资芳名录”和建校碑记之前的时候,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华侨乡贤的那份爱国爱乡之心,并不禁地为之肃然起敬。根据初步统计,我们在这一次的田野调查中,一共召开了34场现场座谈会,调查了41个镇和街道以及10余个市属、区属学校。这些座谈会基本上是每个镇和街道举行一次,也有的是将两三个镇和街道合在一起召开,潮南峡山街道因为学校数量较多则连续开了两场。

捐资建校在外地比较少见,可在潮汕大地尤其是澄海、濠江、潮阳、潮南却是层出不穷、争先恐后。我们这次田野调查基本不做数据统计和分析,因为不同年份的捐资不能作比较。我们主要的工作,是把捐资建校过程中的动人故事发掘出来,并安排在今年4月至12月的《汕头日报》上每周见报,连续刊登35期加以宣传,希望以此达到记录历史、致敬前辈、启迪后人的目的。最后,我们将把这些历史的片断以及各地各校的建校碑记和捐资芳名录结集出版,为潮汕的历史文化宝库留下一笔闪光的印记。

心系乡梓 大爱无疆

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汕头广大乡村的中小学校普遍只能在老旧祠堂或平房校舍中教学,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比较落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许多旅居国外和港澳地区的乡亲陆续回到家乡探亲访友。他们看到乡村学校存在的这种落后状况,普遍心里都十分着急,纷纷决定伸出援手捐款相助。以澄海莲下镇的建阳学校为例。直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建阳村的孩子名义上是在建阳学校上学,实际上却分散在村里4个处于不同角落的老祠堂上课。1980年,旅居泰国的华侨陈梦芬和陈松亮回乡探亲,见此情况立即找到村里的领导,要求村里划出一块土地来建一所新学校,所需资金由他们回去动员海外的乡亲捐助。得到村里的支持以后,这两位热心的侨胞马上分头做起发动工作,很快动员了在泰国的134位侨胞捐出83.5万港元的资金。在这笔资金到位的同时,村里也完成了土地规划和工程报建工作,于1983年春动工兴建建阳学校的第一座教学大楼。1984年4月,建阳学校的第一座教学大楼竣工落成,在莲下镇率先实现了学校的楼房化。

除了如建阳村这样通过动员旅外乡亲集体捐款,筹集资金建设家乡学校的情况之外,在捐资建校的爱心人群中,更不乏独力承担一个学校全部建校费用的人物。比如原籍潮阳区城南街道的旅港同胞黄丕通,把为家乡捐建学校看成自己事业的一部分。1995年,刚过而立之年的他正处于艰苦创业的阶段,却怀着崇文重教、造福桑梓的情怀,为家乡凤岗村捐建了一所黄图盛中学。1996年学校主楼落成后,他继续关注和支持着学校的发展:1998年为学校建成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的运动场;2001年为学校所有教室安装了多媒体平台,并为每位教师配备了1台手提电脑;2019年捐资约100万元为所有教室、办公室和学生宿舍安装上空调设备;而在多年持续不断的建设中,学校建成了连通式教学大楼、现代化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中心、学生宿舍楼、教职员工宿舍楼、食堂大楼、生态园等项目,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现代化教学园区。截至目前为止,黄丕通已经连续27年为黄图盛中学捐出资金累计8500万元。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所有为家乡教育事业慷慨解囊的捐资者中,既有不少早已事业有成的知名企业家、实业家,如香港丽新集团创办人林百欣伉俪、泰国正大国际集团董事长谢国民、澳大利亚侨领周泽荣伉俪等,也有至今仍在国外努力拼搏、艰辛谋生的普通人物。这些人不是豪商巨贾,却有着一颗赤诚炽热的中国心。他们人在万里重洋之外,却对自己的故土魂牵梦系,时时都在想着为报效桑梓竭尽绵力。澄海莲下镇槐泽村的旅港乡亲李楚卿,在香港的街市靠贩卖“杂咸”维持生活。1985年,她听说大家在捐款帮助家乡建学校,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积攒的2万元,为家乡的端本学校认捐了一间教室。在学校的落成典礼上,一位同住香港的大姐在标注着“李楚卿捐建”的教室门口看到她的名字,由衷地发出“想不到她也为家乡的学校捐了款”的感慨。澄海上华镇的旅泰华侨林素贞,在曼谷开一间裁缝店为人缝制衣服,平时省吃俭用、衣着朴素。有一次乡亲到泰国拜访她已是下午两三点钟,看她刚忙完手头的工作在吃早餐剩下的稀饭。然而,生活如此节俭的林素贞,却把辛苦积蓄下来的钱捐建了东林美村的振东华侨小学,还参与捐建了上华中学初一级教学楼,以及与旅泰华侨林才良一起捐出97万港元为振东华侨学校兴建新校舍。像李楚卿、林素贞这样的普通劳动阶层,却不遗余力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人和事,在我们这一次的田野调查中看到和听到的可谓不胜枚举。

我们在调查中还欣喜地看到,热情为家乡捐资办学的远不止旅居海外的华侨,而且有不少是在国内创业发展的民营企业家。这些人或对自己的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或对自己曾经读过书的母校怀有感恩之心,一旦稍有成就或者具备能力,就想到要为自己的家乡或母校做点贡献。在外经商的濠江河东村乡贤陈文华,于2004年初秋的一个中午驱车返回村里,不意车子在快进村的河浦大道河东小学路段被拦停。他经一打听,原来村里的学校因修路被分隔在路的另一边,此时恰逢学校放学,几位老师正拉起绳子保护学生们安全通过马路。陈文华看到这一情况,深感“拦路”不是万全之计,立刻找到村的领导商讨解决的办法,提出由他出资在村里另建一座小学。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新的河东小学终于在2006年1月开工建设,2008年4月建成交付使用,陈文华为此投入资金1700多万元。学校落成后,陈文华继续关注和关心着学校的发展。2015年,他斥资219万元为学校捐建了田径场;2018年,他投入18万元为学校修建了2个篮球场;从2008年开始,他每年为学校的学生每人赠送2套校服,并捐赠奖教奖学金。截止2019年年底,陈文华累计为河东小学捐出资金2036.2万元。为了对陈文华慷慨捐资兴办学校的义举表达感谢,河东村居委会提出无偿给他划拨几块宅基地,但被陈文华婉言谢绝。他说:“要吃鱼就得去海里抓,不能只想着往盘子里扒。我现在在外面做生意,要想着往外面发展,不能只想着占村集体的便宜。”

类似陈文华这样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人和事,我们在调查中碰到的真是多不胜数。比如:

汕头市华侨中学原来没有配套学生食堂,为帮助学校解决这个困难,龙湖区亿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伟璇,于2014年无偿出资380万元为学校捐建了一座两层楼的学生食堂。

汕头市金山中学旅泰校友陈绍唐、郭国英分别累计捐款人民币660万元和650万元;旅港校友黄书锐、林克伦以及林文震、罗慈伉俪,分别累计捐款人民币550万元、500万元和480万元,为母校修建教学楼、教师公寓、古籍书库、天象厅和设立奖教、奖学、助学金;汕头市百得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伟强,因到金山中学参加学生家长会,发现学校的礼堂老旧且没装空调,于是主动捐资为学校改建了礼堂,及后还资助100多名金中学子完成大学学业,累计为金山中学捐资970万元人民币。

潮阳谷饶镇潮星集团的张汉龙,从2009年以来为谷饶中学高考上榜的学生每人发放一次助学金,后来把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给予资助学费10000元,截至目前已捐出助学金200多万元,共帮助250多名学子圆了大学梦。

潮南两英河浦村的旅泰侨胞黄业雄准备捐资支持河浦学校建设,他在家乡的亲戚听到消息便找到他,希望他把要捐给学校的钱用来帮助自己建房。但是,黄业雄听后摇摇头说:“年轻人要靠自己去努力,我的钱要用来帮助村里建学校。只有让家乡的孩子读好书,才是乡村的根本出路”。在婉拒了亲戚的要求之后,黄业雄捐出56万元帮助学校建了一座礼堂。

潮阳河溪中学自1996年以来,累计收到各届校友及乡贤的捐资2659.6万元,学校的教学设施因此得到不断的改善和提高,而所有捐助河溪中学的校友和乡贤共同的心愿,就是“要在家门口建立一座教学设施完善的好学校”。

潮阳西胪海田村的华侨和乡贤,截至目前已为海田学校的建设捐出资金近3000万元,捐赠实物估值约400万元,参与捐资办学的人数约达200人次。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乡贤蔡如青2009年捐资888万元,与蔡钟和、蔡广仕、蔡辉明、蔡雄进、蔡汉坤等合作,共投入1572万元扩建海田学校,而此时他家中正好在建新房,其年逾八旬的老父亲蔡典泉却主动当起学校的施工监督员,说“学校要比自己家的房子建得更好才行”,不辞辛劳地时刻关注着学校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在华侨乡贤捐资兴学的后面,还有一个群体不能不提及,这就是各地的乡村党政干部。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干劲、有热情、有办法,也有担当。这么多乡村学校的规划建设、筹资募款,都有他们的操持和身影。

2017年,潮阳贵屿镇凤港村成立公益教育基金会,各界乡贤共捐资160多万元。在这些捐款的乡贤中,就有村的现任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卢德元。他年轻时到深圳创业,事业有成之后回到村里当选上书记,一直在千方百计地改善村里小学的办学条件。在成立村公益教育基金会的时候,卢德元拿出自己担任书记三年的工资11万多元,再自掏腰包凑足12万元之数,然后全部捐给了基金会。无独有偶,同属贵屿镇的南安村旅港同胞杨焕波带头捐资重建南安小学,南安村的的现任书记杨潮池,也拿出自己的7.2万元工资,再另外拿出自己的钱凑足10万元捐了出来,他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支持学校的发展。

现已年届92岁高龄的谷饶镇茂广乡原党支部书记张荣木,在任时为筹办茂广初级中学和茂广小学四处奔忙,积极发动乡贤和华侨合力出资建校。1996年他退休后仍心系茂广的这两所学校,将自己的退休金和儿女给他的“孝顺钱”共计110万元,捐出来设立“张荣木教育教学基金”,并逐年将自己的退休金和儿女给的零花钱全数投入,总共累积200多万元。截至2022年上半年,这个基金在茂广中学一共颁奖27届,累计奖励师生4000多人次,奖励金额达到80多万元;在茂广小学颁奖25届,累计奖励师生约6800人次,奖励金额达到99万多元。更为感人的是,张荣木还嘱咐他的儿子,在他身后要将“张荣木教育教学基金”继续办下去,至少要让这个基金存在50年。

1995年,潮南胪岗镇胪溪村的书记吴楚龙和领导班子一起商量,规划将村里的中学、小学和幼儿园整合成一个“教育村”。他们在做好村民工作的基础上,把150亩即将挂果的柑园清理出来,改作“教育村”的建设用地,以表达办教育、建学校的坚定信心。接着,吴楚龙亲自带着这份“礼物”前往泰国,动员旅泰乡亲为“教育村”的建设捐款。泰国的乡亲听后都为村里干部这种破釜沉舟的决心所震撼,纷纷捐出资金予以支持,其中由泰国吴氏家族会名誉理事长吴娘锡等捐出的资金就达2000万元。现在,这个投资总额达4038万元,同时拥有1所中学、1所小学和1所幼儿园的“胪溪教育村”已经顺利建成,成为胪溪村一张名闻遐迩的名片。

上述这些动人的故事,就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汕头民间捐资办学的真实记录。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在我们田野调查所及的全市31个镇、10个街道,连同市属的金山中学、第一中学、华侨中学和林百欣科技中专等共454所中小学,累计收到海外侨胞和国内乡贤捐出的建校及奖教奖学助学资金36.24亿元人民币、5535.8万元港币、3943.1万泰铢,另外还收到美金2400元、新加坡币3.89万元和马来西亚币5万林吉特。这些资金为汕头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为2002年以后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学校“分级办学,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脉所系 传统恢张

在这一次进行的田野调查中,我们有一个明显而深刻的感受。汕头作为一个全国著名的侨乡,很多早年移民海外的华侨,不管其出于何种原因,大都因曾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影响,普遍在希望融入当地社会的同时,保持和坚守着故土的文化根脉,保留着基本的中华文化生活意识,并以之教育和影响自己的第二代第三代,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其后代身上得到传承、扩展和张扬。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根在潮汕,以行善积德作为做人的根本,一旦力所能及就想着回馈桑梓、回报社会。同样,那些生活在国内的乡贤,也都传承了爱国爱乡、尊老敬贤、勤俭节约、拼搏进取、乐施行善等中华传统美德,竭尽所能为支持梓里教育事业的发展慷慨解囊、作出贡献。

在这些华侨乡贤捐资兴学的大量义举中,我们看到了在他们的身上都具备着以下几大优秀的品质和特点:

一是慷慨大气。很多华侨和乡贤在为家乡的学校捐出资金的时候,都表现出一种豪爽大气的作风和气魄,只要是家乡建设学校需要的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付出。例如香港丽新集团创办人林百欣伉俪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仅投入汕头林百欣科技中专、汕头林百欣中学、潮阳林百欣中学和潮阳镇二小学的资金,就累计约达7530万元。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兄弟,仅为家乡龙湖外砂蓬中华侨小学及澄海华侨中学两所学校的捐款就达1151万元,这个数字还不计其独资捐建的谢易初中学在内。澳大利亚侨领周泽荣伉俪捐出1亿元巨资助建潮南职教中心。像这样一掷以千万计的捐资豪举,在汕头的旅外华侨及国内乡贤中可以说比比皆是。出生于濠江东湖村的香港企业家林隆彬,是上海保辉房地产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对自己的家乡东湖村有着深厚的乡土情结,时刻关心着家乡的发展和变化,多次为家乡的公益事业出钱出力。在11年前的2011年,他斥资3100万元在东湖村捐建了一所小学;5年前,他又捐出5亿多元的巨资,为濠江区兴建了一座占地185亩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濠江实验学校,全部无偿捐给当地政府使用。在学校建设的过程中,林隆彬全力以赴、不计成本。在每次现场办公会上,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是建校和办学需要的东西,你们尽管提出来,我照单全收”,充分反映出潮汕人向来具有的豪爽和大气。

二是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潮汕人为人处事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广大旅外乡亲和国内乡贤做事的共同准则。许多华侨乡贤对于自己承诺的事都是一言九鼎,即使碰到再大的困难也千方百计去努力兑现。出生于潮阳和平镇里美村的马伟武,13岁就离开家乡移居香港,但对家乡始终魂牵梦系。2010年,马伟武兄弟决定为家乡捐建一所“力嘉中学”,但工程启动后因资金周转不开碰到困难。面对这一情况,马伟武为了信守承诺,确保学校的建设工程顺利进行,毅然决定变卖自己一处位于黄金地带的工厂厂房,同时用自家的其他产业向银行抵押贷款,凑足了学校首期工程所需的4000多万元资金,保证了学校按计划于2012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首期工程完成后,马伟武又分别于2013年6月和2014年11月续建了2栋学生宿舍楼,于2020年4月续建了1栋综合楼和1个拥有400米标准化跑道的运动场。现在,力嘉中学已经全面建成,整个学校的建筑面积达到25100平方米,投资总额达到8000万元人民币。如同马伟武为确保家乡学校的建成而不惜变卖资产一样,所有为家乡捐资办学的华侨乡贤都是言出必行,充分反映出他们诚实守信的高尚风格。1999年,潮南司马浦镇的下方小学准备改造原来的平房校舍,乡贤方秋潮为此决定捐款予以支持,但恰好当时他的公司资金较为紧缺。结果,方秋潮专门向银行贷款200万元捐给学校,用行动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三是持之以恒。在汕头捐资办学的热潮中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许多捐资者在学校建成投入使用后,往往继续关心和关注着学校的发展,很多是为学校设立奖教奖学或者助学基金,还有不少是在学校碰到新的问题时继续伸以援手。祖籍潮南成田镇家三村的广东骋望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伟强,于2004年捐出500万元支持家乡家美学校的建设,还运用自己的专长主动承担起学校的工程设计任务和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2006年学校建成后,他持续关心学校的发展,发现学校的建筑哪里不够完善就找来工程队进行修葺,费用则由他自己承担。同时,他还于每一学年捐出30万元给学校作奖教奖学金。截至目前为止,马伟强共为家美学校累计捐款1300多万元。

四是无私奉献。华侨、乡贤对于家乡学校建设所捐出的资金都是无私的奉献,从来不求得到任何回报。原籍潮阳金浦街道三堡村的郑开德就是最典型的一位人物。1992年,已经52岁的郑开德离开家乡到深圳闯天下,经过十余年的奋斗建立起自己的建筑王国。从2003年开始,他分四期陆续捐出人民币2.6亿元,在家乡建起了规模宏大的金堡中学,解决了金浦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郑开德捐资建校不存任何私念,从没有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出半点附加条件。他静静做事,从不对外宣扬。学校落成后,人们提出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他坚决予以谢绝;学校拟将他的名字嵌入校训,他也予以婉拒。郑开德说:“我捐资办学只是想为家乡做点好事,不是为着留名于后世。”最后,人们只好按照他的意思,将金浦街道的“金”字和他家乡三堡村的“堡”字结合在一起,将这所由郑开德全资建成的中学,命名为“潮阳区金堡中学”。出生于澄海隆都镇鹊巷村的旅日华侨林谦然今年已经80多岁。他念念不忘故土,热心于为家乡捐资办学。1986年,他捐出38万元兴建家乡占地1500平方米的鹊巷小学,接着与其他热心人士共同筹集 50万元成立了鹊巷村奖学助学基金会。他还先后出资人民币138万元参与隆都中学的建设,出资港币3万元参与隆侨中学的建设,出资人民币100万元参与隆都中心小学的建设。像这样一位热心家乡公益,多次捐款资助家乡学校建设的侨胞,从来不图从家乡得到任何回报。林谦然每次在家乡办完一件好事,就悄无声息地离开,未曾留名,也未曾想带走什么东西。当我们这次田野调查听到他的事迹并将其见诸报端,他得知消息后专门在香港致电给镇的干部,说:“这点小事何值一提,想不到你们还没有忘记。”此外,潮南陈店镇湖西村旅居香港的陈中孚,放着自己已经破败的祖屋不去修缮,将手头的354万港元资金分两次捐给村里的学校。潮南两英镇东北村旅居印尼的侨二代陈钦泰,村里已无故人,也慷慨地捐出1200万元为村里的东北学校建综合楼。当村里的乡亲对他表达感谢的时候,他只轻轻地说了一句话:“父亲告诉我,挣钱了要记着回报家乡。”这就是所有心怀故土的华侨乡贤的心声。

五是传承继武。民间捐资办学,在汕头地区早有传统。如汕头市第一中学最早是由澄海的商人陈雨亭捐资创办的华英中学堂;汕头市华侨中学最早是由旅泰华侨黄勖吾募资创办的海滨师范学校;潮阳贵屿中学最早是由贵屿华美村的旅泰华侨陈耀衢捐资兴办的界河中学;澄海溪南报国小学的前身是1905年南砂乡“秀才”林仔肩、林毓英创办的报国小学堂;潮阳铜盂中学是1923年由旅沪乡亲郭子彬发起兴建的铜盂公学等等。令人高兴的是,潮汕人这种崇文重教的光荣传统,不但被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而且不断得到发扬光大。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新一代的华侨、乡贤或是继踵祖辈、父辈的足迹,或是延续先人未竟的事业,都在继续将捐资兴学的事业进行到底。潮南的成田高级中学原是有近百年历史的“中民学校”,于1919年由田中央村的旅泰华侨集资兴建而成。2005年,出生于田中央村的深圳市罗建(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深圳冠懋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泽琪,来到她早年曾在此担任10年民办教师的“中民学校”旧址,决定出资为家乡重建一所现代化的“乡校”。2009年4月,马泽琪伉俪出资7000万元开始动工兴建成田高级中学,至2010年8月竣工交付使用。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校园的规模再次无法满足需求。马泽琪伉俪又于2018年再次捐资8000万元,扩建成田高级中学和重建中民学校,并将两所学校整合成一所十二年制的学校。现在,这所耗资1.5亿元,建筑面积5.08万平方米的学校,已成为成田镇的一座地标性建筑。马泽琪继武前辈华侨捐资兴学,其大刀阔斧的行事风格受到人们的啧啧称赞。还有不少华侨的后代,也都继承了上一辈的光荣传统,热情投入捐资办学的行列。加拿大侨二代李仕源就遵照父亲的遗愿,于2004年捐资100万元为濠江的礐石小学建成一幢名为“李大卫纪念楼”的教学楼。

六是克勤克俭。很多为家乡捐资办学的华侨和乡贤,他们在为家乡捐款的时候都十分豪爽大气,但他们对于自己日常生活的要求,却格外勤俭节约,毫不讲究,甚至有些吝啬。有个华侨生活在泰国曼谷,他穿的西裤却是家乡的街边货,而且专挑一百元可买四条的那种。有个华侨回乡后到小食店吃饭,连餐盘里剩下的菜汤都舍不得倒掉,拿起来倒到碗里拌着米饭一起吃。有个华侨在泰国饭馆请乡亲吃饭,见他将一条龙虾须当作骨头丢弃,立即将其捡到自己的碗里。还有一件令人十分感动的事:出生于1925年的澄海莲下镇建阳村旅泰华侨陈训忠,为了保证家乡建阳学校的持续发展,发起成立了建阳爱群公益基金会,还将自己在香港的唯一住房卖了200万元捐给基金会。然而,这位慷慨捐资公益事业的老人,对自己的生活却异常俭朴,连自己身上穿的裤子松紧带坏了都不愿意丢掉,特意嘱咐自己的侄女帮他换上新的松紧带后继续穿,从来不摆出一副有钱“番客”的谱。陈训忠这位长者的俭朴风格和作为,正是热心捐资办学的华侨乡贤高尚品德的生动写照。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华侨乡贤为汕头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这段不曾被忘记的历史,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记忆之中,激励着我们勇毅前行,更加热爱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家乡!

课题组成员

胡冬 蔡少铭 郑鸿奇 陈文兰 陈珊娜

作者: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会和研究中心专项课题组 发表日期:2022年12月27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