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潮风

《潮汕文库》成就我的潮汕文化学者梦

拙作《打造全国最具特色旅游胜地 重振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辉煌》能获得第九届“潮学奖”传播类二等奖,首先要感谢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老前辈30年来精心策划编写的《潮汕文库》系列丛书的文化滋养,是它点燃了我潮汕文化研究的热情,为我提供了文化学者梦想的着陆点。

首先,《潮汕文库》为我提供了潮汕文化研究的充足养分。当一名文化学者是我奢侈的梦想。30年来,《潮汕文库》已出版潮汕历史文化学术著作450余种、700多册、近2亿字,硕果累累,是潮汕历史文化知识的宝库,也成了我研究潮汕文化的良师益友。我自2018年加入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青年委员会之后,在《潮汕文库》的文化养分涵养下,每年都按照要求认真完成年会论文。前年撰写的论文《打造全国最具特色旅游胜地 重振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辉煌》,参加2020年潮学年会“汕头开埠与城市发展研讨会”并入选《汕头开埠与发展》论文选集。为了写好潮汕文化研究论文,我认真地从《潮汕文库》中汲取养分,研读了不少相关的文献,先后完成了《潮汕古建筑文化活化开发利用探索》《牢记嘱托 让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活》《清末民初海归法科留学生对潮汕法治的影响初探》等论文,刊登于《潮学通讯》上,《清末民初海归法科留学生对潮汕法治的影响初探》一文还被2021年潮学年会定为颇具特色论文,列入参与年会研讨的13篇论文之一,即将刊登于新一期的《潮学通讯》。

其次,《潮汕文库》助我实现了将自己对潮汕文化的热爱转化为建言献策推动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梦想。通过阅读《潮汕文库》的有关文献,引发了我对潮汕文化的关注和热爱,搅动了我为潮汕侨乡建设出谋献策的情怀。尤其是通过阅读有关小公园街区的历史文献,使我油然产生了推动打造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念头。为了写好建言献策的文章《打造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的几点建议》,我搜集了《潮汕文库》的相关书籍,阅读了相关的文章。在此基础上,我将多年来想振兴小公园的想法,综合运用我文学、旅游、贸易、财政、经济等多方面的知识积淀,建议把小公园规划建设成一个全国最大的集文化、旅游、餐饮、商贸于一体的最具历史文化特色的大型商业步行街区,使之成为海内外潮汕乡亲思乡和游客流连怀旧的富有旅游开发潜力的好去处,创造汕头精神家园的新辉煌,创造汕头新的经济增长极。相关建议得到了市有关部门的重视,市政协请我参与专题调研,提出要重点抓业态的意见,我也被聘为政协文史委特约研究员。文广新局作了回应,出台了“业态指引导则”。于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强有力的领导下,有了“三环三线”作为首期保育活化工作的启动点,拉开了产权摸查、房屋测绘、修缮加固各项工作的序幕;有了修缮工程首期和二期的巨额投入;在省财政厅对小公园博物馆群布展免费开放的资金支持下,有了一个个展馆免费开放给游客参观;有了二期初步完成后的那个春节的业态规划试运行,展示民国风的小公园,使春节、元宵、中秋三大节出现人头攒动、购销两旺的火爆场面!

我们欣喜地看到,小公园成为中央电视台“奔跑中国”的直播点,成为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省主场,成为“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主题岭南文化巡游的举办地,成为各种主题宣传、文艺演出的主阵地、电影的取景地、旗袍秀场地等的不二选择……而未来,必将更加精彩!

第三,《潮汕文库》成了我宣传弘扬汕头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源泉。前几年扬州市书法家来我市交流。我利用自己从《潮汕文库》有关文献中阅读到的潮汕历史故事,给他们讲了“护国菜”的故事。其中一个大V发微博,有一万多人点赞,夸奖潮菜“一个菜就是一个故事”。我还送他一套《潮汕历史文化小丛书》,他看后大赞汕头文化底蕴深厚。由此,促使我更加用心地去做好潮汕文化的研究、传播这篇文章。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传播办潮汕文化传播讲师团用《潮汕文库》的文化宝藏传播潮汕文化,以独特思路引导传播工作,让我在参与演讲传播中能力得到逐步提升。这成了我人生的另一个舞台,于是有了我在“西堤公园文化讲堂”开讲《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的前世今生》讲座,随后我又相继在“汕头文化大讲堂”“金中华侨试验区学校”“汕头市潮汕古今建筑研究院”“传播办潮汕文化讲堂”开讲……我想,通过发掘《潮汕文库》这一文化宝库中的文化宝藏,积极做好潮汕文化的对外传播工作,必将增强我市的旅游知名度和文化美誉度。

作者:蔡盛壮 发表日期:2022年12月25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