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韩江水

等着幸福来敲门

  ■ 陈晓晖 文/图

  好友洪丽的散文集《等着幸福来敲门》出版了,这本书很好地诠释了幸福的涵义。

  什么是幸福?作家李娟说:“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

  虽说每个人感受幸福的方式不同,但幸福的生活,无一不是奔赴在希望的路上。

  翻开这本书,或许你就会领略到幸福就从书的封面开始,那是洪丽本人的照片,她站在爬满绿色藤蔓的凉亭下,遥望远方,仿佛正在聆听岁月深处一首首动人的歌:故乡恋歌,青春短笛,人生奋斗之歌……这些生命的吟唱,通过一颗心和文字的碰撞,凝结成眼前这本美好的书。仿若炎炎夏日里的一汪清泉,读之润心。

  这是一本温暖的书,书中记录了作者对故乡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呈现美好的童年岁月和家乡的风景,以及从遥远的东北来到上海奋斗拼博,最终落地生根的艰难历程。字里行间充满了温暖的力量,是一曲励志的人生赞歌。

  洪丽出生于黑龙江省松花江北岸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那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地方,只有一望无际的田野。童年生活是贫困的,面朝黄土,物资匮乏,她无比向往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希望自己能脱离这个村庄,摆脱生存环境的桎梏。后来举家南迁,从一名普通的流水线工人逐步成长起来,并在上海安家,成为一名新上海人。

  多年以来,为了生计,她一直劳碌奔波于家和工厂之间,连女儿都没能好好照顾。《四岁,女儿一个人的旅行》一文中,记录了这样令人心酸一幕。四岁的女儿由于没人看管,一个炎热的午后一个人步行将近十里路,绕过六座桥,到工厂来找妈妈。而工厂,女儿只来过一次而已。洪丽说,这是一种万箭穿心的感觉。

  生活是粗砺的,它锋利的一面,能使人流泪,甚至流血。然而,生活不会抛弃任何一个热爱它的人,它磨砺了人心,锤炼了意志。洪丽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我都不再惶恐、畏惧和退缩。走出去就有路。”

  当生活渐渐稳定以后,潜藏于洪丽心中的文学梦开始萌芽。其实,早在1998年,当她还在北京打工的时候,就在北京本地的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只是,后来繁忙艰辛的打工生活,迫使她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她的家里有一面藏书墙,陈列了中外名家的文学作品,这里是她的精神乐园,是她在工作之余偷乐的地方。虽然生活过得非常节俭,然而买书的时候,她却一点也不吝啬。

  这些年,无论工作多忙,洪丽总是忙里偷闲,博览群书,记录生活,佳作在报刊频频发表,并且加入了作协。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因为足够勤奋,她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温馨的家;因为坚持阅读和写作,人到中年的她实现了心中的文学梦,成为了作家,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写作是一个梳理内心的过程,也是寻找生命本源的过程。漂泊异乡多年,频频回望来时路,才发现自己的原点和初心,一直就在家乡的那片土地里。故乡的一切风物和场景如此鲜活地呈现内心,难以忘怀。

  一个人,只有离开家乡,才能真正获得故乡。洪丽说:“故乡有种魔力,对于背井离乡的人而言,一道家乡的美食,偶尔听到的乡音,新闻上突然出现的地名,一个熟悉的风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经唤起,就能瞬间将我拽回到千里之外的故乡。”

  书中《露天电影》一文,详细再现了童年岁月的经典画面,热闹鲜活的场景,观看露天电影的兴奋和失落,一个乡村孩子对精神生活的热切追求,无不引人共鸣;爆米花、酸菜、东北大酱、豆角、野菜,这些童年的美味食物,慢慢从记忆深处爬上味蕾,成为舌尖上的乡愁;扭秧歌、土炕、木窗子、北方的雪、故乡的明月,以及悠悠长流的呼兰河,是洪丽时刻惦念的故乡风景,在她细腻的追忆中,凝结成一篇篇精彩的文章。

  洪丽说:“既然岁月不曾放过我,我也绝不能轻饶岁月。不虚度每一寸光阴,让人生的每一天都过得清晰而踏实。” 她用一颗执著的心,在荆棘的人生旅程中,撷取幸福的时刻;用一支素笔,为自己留住了美丽的乡愁。

编辑:李津 发表日期:2022年12月03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下一篇:怀念母亲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