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韩江水

情寄山水 感于斯文

——读陆利平散文集《枕水韩江》有感

  ■ 陈培浩

  中国人的感情常寄托于山水间。因此,山水在中国文章、中国画中都不是纯粹的自然风物,而是艺术家情感、心性、情怀乃至胸间怀抱的外化。读山水文,想见其为人,理解其情怀,感悟其兴寄。是故,中国文人,莫不喜写山水;中国山水,莫不染文人之情寄。我喜欢古人山水诗文,如曹操的《观沧海》、王羲之的《兰亭序》等。

  曹操的《观沧海》,他站在碣石,看到的不仅是石、岛、海波、草木、秋风等可见物,作为诗人,他还看到时间的运行。重要的不是曹操东临碣石的时间是春或秋,而是诗人曹操的思维总是春去秋来,由秋入春,这便是时间意识。因此,不仅有春秋,还有日夜星月。这些意象在这里标志出时间,在沧海碧波之实景背后,曹操所悟,则是星汉灿烂背后的浩渺宇宙,沿着日夜、春秋的时间轨道生生不息,不舍不绝。豪迈如曹孟德,由山川而窥见宇宙并没有使他生出渺小感,反而是站在时间一边壮志满怀。这是我们今天读《观沧海》而同生豪迈之感的原因。

  王羲之的《兰亭序》既是千古名帖,也是千古名文。那么多人喜欢《兰亭序》那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潇洒线条,当也会有不少人会被《兰亭序》这生命之文所打动吧。《兰亭序》是窥见了宇宙之大和生命之悲喜二重性的文章。

  以上感慨,由陆利平即将出版的散文集而起。倒不是说利平的文章可以跟以上之诗文大家相提并论,但我想,以文章大家为精神坐标,虽不能至,也能时时有气息气象上的感染与启迪。利平几十年笔耕不辍,以散文为主,作品屡见于报端。日积月累,颇为可观,现已出版了三部散文集,这部《枕水韩江》是他的第四部散文集。

  本书分三辑,分别为第一辑“亲亲的水”、第二辑“不远的山”和第三辑“一束月光”,收录了陆利平近年来散文创作的主要作品。他的写作,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他生于斯长于斯的那片山水的写生。因此,《枕水韩江》第一二辑写的便是山水。在文集中,举凡韩江、潮州西湖、凤凰山、三饶文明塔、鹤岭山、长教溪、凤江等山水风物皆入于笔下;而故乡之榕树、荔枝、松树、桃花、梅花等故乡之山韵、喊渡也皆形诸笔端;还有那历经几百年乃至近千年的状元府、古村落、书斋、围楼、古桥和乡村中浓浓的年味,都跃然纸上,倾注了满满情怀。

  很多物事看似平凡,但在利平笔下,每一物事都有所指,蕴含一定的哲理在其中,把心中那份情感写进作品,是他爱故乡的最好表达方式。《枕水韩江 与水共生》荣获“2020年度广东省报纸副刊散文一等奖”,作者用几十年的视觉观察韩江的变化,讴歌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潮州的飞速发展,表达了作者浓浓的家国情怀;《寂寞书斋》一文不蔓不枝,—气贯通,表现了作者深入乡村生活,挖掘最能体现乡村文化之源的书斋文化,联想丰富和从容,夹叙夹议中显示出一种思想,读之有味,最后的“有书的书斋,不会寂寞;有书斋的乡村,是一个温暖的乡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日走三桥》表达了在现时美丽乡村建设中对乡村文物的保护与开发的一种焦虑,祈望古为今用,化腐朽为神奇,既写出桥之所以为桥,又写出桥背后之意蕴,正如文中所说的“石头无声,文字有声”。

  陆利平因为将故乡搬进自己的书里,而让故乡的山水为自己的生命作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每一个故乡铭刻进文字里,都有待于与斯土斯民心灵默契者写之。陆利平的故乡书写一定对他自身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我常说,写作者在这个时代虽未必能获得名利,却可以获得灵魂的丰富性。李白说“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苏子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说的是同一个意思。自然无价,超乎物权管辖,然而风月无边,谁能居之?惟能感者,能写者居之。写作在各种现实的等阶、荣誉、利益之外,自有一条通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尽藏之路,这也是无私的造物者对于无私的写作者的馈赠。

  若论文章,我感觉陆利平的写作,纯熟中自有来历,法度中自有规矩,启承转合,运用灵活,文字隽永,情感细腻;他的散文细分有文化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随笔,从中可见感悟之手打开门,可见灵感之光照亮心扉。但他的文章是中国当代报纸副刊领域中的写作,这类文章,自有其方寸、章法,当然,不可避免的限度也在其中。谢有顺说“散文的背后站着一个人”,我认为是有道理的。我期盼陆利平的作品能超乎于眼前的一事一物一山一水,与古人之文接通,与天地之文接通,则山水便出实入虚,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拙实之风物也便有涵虚之气象。如此,作者情寄于山水,读者更能有感于斯文。

编辑:李津 发表日期:2022年11月19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上一篇:山村秋韵
下一篇:人生悟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