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前溪新乡密布40多座传统民居,绝大部分由华侨投资建设

多元文化建筑群讲述华侨与故里行远同梦

  泽园洋味十足的门楼        邹晓东 摄
  尾落儒林第三连券洋楼      金利明 摄
  善居室石刻的温肃书法作品(朱东长拓片)
  宣统元年的厝契         金利明 摄
  “九曲篆”塑成礼器造型   金利明   摄
  前溪新乡全景     邹晓东  摄

  前溪新乡,就是“岭南第一侨宅——陈慈黉故居”所在地,也是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的一个自然村,占地总面积大约80亩,密布着40多座传统民居,建设时间跨度30余年,绝大部分是华侨投资建设的,成为一个融异域风情与传统风貌为一体的多元文化交融的建筑群组。这些“华侨厝”是百年前潮汕人漂洋过海、拼搏奋斗的固态史书,也是潮汕人勇于进取、善于吸纳异域文明成果的物证。

  侨宅探寻

  陈慈黉带头规划建设蓝图

  历30年时间建一新乡

  今日前美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由原先前溪、溪尾(居美)两乡组成。据《绣诗楼丛书》之《陈氏族谱》记载:清初,溪尾陈氏十一世慧先公(1630—1709年)“营买前溪乡而卜居焉”。及后子孙茂盛,开枝散叶,分居寨内、寨外、沟头、西门、下底园、竹宅等社份(聚落)。清末,随着人口继续膨胀,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族人不得不向周边拓展,“新乡”于是应运而生。

  踱步前溪新乡,眼前几乎是清一色的旧宅第,横成行,直成列,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大街小巷笔直通畅,都是传统的灰路。单元宅第的造型布局和建设规模并不统一,有“五过间”“单背剑”,也有“双背剑”“驷马拖车”。四周栽种榕树、龙眼、荔枝,庭院点缀花草,房前屋后缭绕荷塘、小溪,令人忆起旧时的繁华。

  现年99岁的陈淦强老人回忆说,原来新乡“四角六头”都设有栅门,独立成为村落,通过灰路与老乡相连与外界相通。老人说,这里原来是宅后“公田”,是陈慈黉父子和乡绅向朝廷申报为建设用地,然后规划成“横直有行”的“厝地”,卖给人建房。“杂菜铺内”就是在陈慈黉说动下率先买地修建的。整个新乡足足建了30年,“新向东”(善居室)是最后建成。

  随后,笔者翻阅陈二孙家藏的两份地契,印证了陈淦强老人回忆的可信度。第一份是宣统元年(1909)九月初十广东布政使司颁发的《自建房屋契纸》,内里写着:陈祝雨向长房陈子周(慈黉)、二房陈慈济、三房陈宣息为代表的慧先公派下子孙,买得宅后慧祖公田4分7厘,时价70银元(重49两)。这是一份“红契”,契税5两9钱2分2厘。第二份是陈祝雨于民国十一年(1922)正月三十日,买得宅后慧祖公田5分零6毫,时价七兑银120元。这份是“白契”,就是陈二孙老人居住“五过间”的原始“厝契”,立契时陈慈黉已经去世,长房代表是他的长子陈立勋。

  外乡人置地落户

  身在他乡即故乡

  循着陈淦强老人的指引,笔者找到“杂菜铺内”。这是一落标配“双背剑”宅第,由四点金主座、双花巷、后包洋楼、返照厝四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3亩有余。据宅主之一的陈岳生介绍,厝内多处壁画落款“时在戊申”,可知是1908年建成。

  陈淦强和陈岳生告诉笔者,“杂菜铺内”是两家人合建的,一畔叫“美合内”,一畔叫“抱记内”。陈淦强的祖父陈惠泉,在隆都店市开美合号杂菜铺,以及泉记米行,泉记也是新加坡“陈生利号”的股东。陈岳生的曾祖父叫陈慈拔,在店市有“抱记”商号,主要卖杂咸,儿孙也有出洋经商。陈慈拔、陈惠泉只是族亲,做同类生意,交情深厚,于是合资买地,联合国内外子孙耗资29000银元兴建大宅平分,慈拔家得龙畔,惠泉家得虎畔,公厅共享。这与本报曾经报道的外砂“泉通家塾”很相似。因此前陈慈拔买了“通奉大夫”衔,故大门楼和龙畔如意门堂而皇之写着“通奉第”三字,虎畔如意门空白留余。有趣的是,乡人极少称“通奉第”,都叫做“杂菜铺内”。这从另一侧面反映晚清泛滥的卖官鬻爵制度不为百姓看好。

  “杂菜铺内”破土而出,招引了前溪各个角落的乡亲、侨亲,以及邻乡宗亲纷至沓来,“祝雨内”和“东沟内”就是实例。

  至今居住“祝雨内”的陈二孙今年86岁,他的曾祖父陈祝雨是隆都美头村人,早年结识陈慈黉等前溪宗亲,日久谊笃。宣统元年和民国十一年先后买下宅后两块地皮,兴建两落“五过间”,从此落户新乡。陈祝雨长子陈秋松是木工名匠,与慈黉幼子陈立桐友善,是善居室建筑的早期监理。秋松之子陈思畴,也是二孙的父亲,旅居新加坡,供职于黉利旗下之陈元利有限公司。

  “东沟内”,就是南面大路旁“三壁联”中落的“儒林第”。肇造者陈惠泽,原居住隆都东沟乡,从事鱼栽生意,在新加坡和台湾创业兴家,发迹后买个儒林郎散阶,辛亥年(1911)进入新乡买地兴建“儒林第”,全家男女老少迁居于此。后来,其长子陈由文接手家业后,再次买地兴建“泽园”书斋,既解决家人的住房,又作为洽谈生意的场所。

  “年深外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祝雨内”“东沟内”的后人,就这样融入新乡,成了地道的前溪人。

  雕刻技艺呈异彩

  修身齐家见细节

  雕饰是地域文化和集体心理的反映。新乡侨宅群组,以木雕、石刻、灰塑等为表现形式的比比皆是,丰富的艺术语言描画着侨宅的神韵,也流露出建设者的思维和情绪。

  走进新乡,可见这里的内外门楼、大小门楣、厅堂之上遍布“雅字”,仿佛置身书法展中。现年81岁的隆都华侨中学副校长陈立松退休后一直居住在“炽昌吉安楼”,他喜欢这里的艺术氛围。“炽昌楼”是他父亲陈逊谦1926年买下相邻2份“五过间”厝地建成的双层洋楼,颇有“槟城蓝屋”韵味。工于书画的陈逊谦亲笔题写双如意门匾额“炽昌”“吉安”四字,同时让石匠采用常见于门簪的“九曲篆”艺术,雕刻门神香炉,里面隐藏着“行道有福”“与德为邻”“文章华国”“诗礼传家”等门联诗句,留下特别的艺术制作。笔者随后也在西南面栅门更房窗楣处看到另一艺术形式的“九曲篆”,匠师们把“光天化日”“和平永安”“大吉祥”字句塑成各种礼器造型,把美好愿景寓寄于高雅艺术之中,令人叹为观止。

  至于大户人家的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石门楣、门楼肚,布满“家承赐书”“明道修身”“民阜物丰”“阙抱山缺”等的锦言佳句、吉祥祝语,楷书、行草、隶篆,琳琅满目,大多出自朱汝珍、华世奎、吴道镕、温肃、陈景仁等晚清民国书法大家之手,随便拓印一幅,都不比法帖逊色。

  和“杂菜铺内”一起“吃螃蟹”的“明春堂”,是中医师陈宣明父子建设的。大门楼肚四幅书法,节选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落款:“时戊申之十有二月”,戊申即1908年。子孙巷门楼也灰塑治家格言,“椿萱”门灰塑破损严重,“垂荫”门书法保存尚好,节录朱熹《敬斋箴》一则,落款“岁在宣统屠维作噩仲春之月,书于育才学校”。“宣统屠维作噩”就是宣统元年(1909)。至此可知,“明春堂”到1909年初全部建成,同时也看到这个中医世家时刻不忘规劝子孙后代修身、明理、格物,可谓用心良苦。

  洋建材无声电影电话机

  百年前新乡很潮很时尚

  光绪末年,作为新乡建设策划者、推动者的陈慈黉,在动员乡亲、宗亲进入新乡置地建房的同时,也和堂兄弟慈宗一起投资新乡。宣统元年(1909),他们新建“古祖家庙”,奉祀共祖懿古公,后来还利用家庙创办成德学校。兄弟同时在家庙两侧各建一落“双背剑”布局的“通奉第”,纪念各自的父亲陈宣名、陈宣衣。慈宗还在“通奉第”旁建“退一步斋”作为自家书斋,慈黉则在“通奉第”旁再建一幢叫做“叠山”的双层洋楼,平衡厝局。兄弟两人豪宅次第分开,朝向“古祖”,构成典型的“向心围合式”建筑组群,蕴藏深厚的家族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兄弟在装饰风格上不求一致,相互烘托。慈宗的“通奉第”和“退一步斋”,大量采用“九曲篆”和梅兰竹菊等传统工艺雕琢门楼,古色古香;慈黉的“通奉第”则大胆引进西洋瓷砖装饰门面,洋味盎然。

  欧洲瓷砖诞生于19世纪工艺美术运动时期,随着殖民者的脚步,到了南洋诸国。这种充满南洋色彩的元素随后辗转潮汕现身新乡,为众多侨宅热捧。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三庐、泽园、东壁、西园大量使用,而且款式越来越多,色彩光泽愈来愈鲜艳。

  与此同时,寿康里、善居室、儒林第、泽园、耘圃,也大胆引进巴洛克拱门和爱奥尼克式罗马柱为主题装饰,既充分展示宅第的雄伟,又让家人见识外面世界的精彩。

  新乡的“新”,不但在于建筑的新鲜,还在于生活的新潮。年近期颐的陈淦强老人,9岁入读成德学校,与郎中第陈守镇之子陈天然同桌同学,经常进入郎中第玩耍,还在这里看过多次“无声电影”。老人说,新乡当年在“两合发”设有电话总机,连接不少大户人家。随后,笔者在隆都籍饶平县长陈梅湖纂修的《饶平县志补订》中找到“民国二十年间,隆都前溪乡陈黉利因汕商务关系,乃设机于家,架线入澄海界,附搭该县商办电话杆以达汕头永安街黉利庄,互报行情以及其它事件,亲友亦可借通消息,概不收费”的记载,证实了老人的记忆无误。

  华侨故事

  新乡侨界精英辈出

  勠力同心建新乡

  新乡是前美侨乡中的侨乡,诞生一大批华侨家族、侨界精英。陈慈黉、陈立梅、陈守明为代表的黉利家族早已广知,此处不再赘述。本文辑录一些鲜为人知的人和事,以飨读者。

  陈慈宗,一名子因,执掌香港乾泰隆多年,1916年港府登记的乾泰隆物业持有人就是“陈子因”。1931年10月9日的《南华早报》这样评价陈子因:“……他是一个很有名的中国商人,是文咸西街和海峡殖民地都享有崇高地位的乾泰隆公司的头家。”陈慈宗与陈慈黉并列为村中望族,子孙在新加坡多有成就。

  陈慈云(1870—1934年),陈慈黉之三弟,名步墀,号子丹。光绪十一年中秀才,宣统元年恩贡,幸蒙业师、江苏提学陈伯陶举荐,获得候补道台衔。1920年,50岁的陈慈云和儿子在新乡新建“观察第”大宅,庆生“知命之年”。陈慈云著有《绣诗楼丛书》传世。

  陈慈俭(1899—1972年),名逊谦,号仰于。乃父宣巢是新加坡陈生利号股东,逊谦早年就读文范书院,学成之后赴新学做生意,其间游学西欧。工于书画,擅长设计,担任“善居室”的设计、监工。任成德学校教师,是村中有名望的贤达。派下子孙分布海内外,均得家传,以文学、技艺、音乐蜚声社会。

作者:金利明 编辑:李泽华 发表日期:2022年11月17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