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记者在抗疫一线见证对群众的关心关爱——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首位

  医疗小分队上门为外来务工人员诊病。
  医疗小分队在村里走街串巷送医上门。

进入疫区的第四天

11月10日 晴

  今早起得稍晚一些,经过几天连轴转的采访,我们采访小组4人也喘口气调整状态,确保身体健康。进入疫情高风险区陈店镇港后村的第四天,阳光明媚、气温较高,医务人员、志愿者上门测核酸的工作继续开展,多日合作让大家配合更默契,效率更高。

  中午,医务人员、志愿者回到集中点用餐。“有个别人身体有点不适,但表示能够继续坚持。”有志愿者告诉我们,连日来一线工作比较辛苦,大家也不像平日里一样正常用餐,有人肠胃不适,还好都是轻症,也已及时用药。在坚持之余,各团队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人员安排,在保障“上门服务”的前提下,让一些比较辛苦、身体不适的人员轮休,细致考虑他们的作息,科学指导工作,守护他们的身心健康。11月9日,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再次发布通告,动态调整有关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恢复常态化防控的范围和场所进一步扩大。潮南区也发布通告,胪岗镇等6个镇由低风险区调整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这无疑给大家早日战胜疫情以鼓舞和信心。“再坚持一下,要有信心。”督查组为大家带来形势一切都在向好的信息,为大家加油鼓劲,并叮嘱做好防护,不要松懈。

  11月9日,由市、区、镇三级医生组成的4支医疗小分队进驻陈店镇高风险区,并向社会公开咨询电话,提供电话问诊、送医上门等服务,保障网格管理区域居民看病就医需求。医疗小分队迅速投入工作,提供上门送医服务。10日中午,接到一通咨询电话后,陈店镇高风险区第四医疗小分队队长郑淙元穿着防护服、带着医药箱从定安社区居委赶到港后村。郑淙元是市二医院一名90后的医生,他告诉我们,从研究生实习到入职市二医院,他在医疗系统已工作了4年。来到医疗小分队之前,他在潮南区等地为群众测核酸。这次进驻高风险区开展驻点医疗服务,又担任医疗队队长,他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刚来医疗小分队,目前是2个人负责接诊电话,2个人上门送医。”小郑医师在村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一名老人家中。我们也做好防护措施跟随。

  村志愿者告诉我们,这位老人叫陈振荣,88岁,是一名独居老人,患有高血压。“老伯,我是医生,你的身体如何?头晕吗?”“什么,我耳背,听不见。”郑淙元问诊时发现陈伯耳背,沟通有点困难,不得不凑近提高嗓门,加上用手势比划,陈伯才明白是医生上门为他检查。“每天都吃药,血压降不下,站着头晕,差点摔倒。”陈伯说完,郑淙元立刻为陈振荣把脉问诊、指导用药并进行心理安抚。随后,郑淙元又赶到另一处民房,这里居住着6户外来务工人员,其中有2名四川女工需要问诊。外来务工人员陈女士说,她腰疼,早上五六点的时候疼醒,没办法睡觉。她拿出此前的病历,小郑医生仔细查问后,指导她如何用药,调整休息姿势。另一位外来女工则出现了牙疼的症状,小郑医生为她检查开药,由村志愿者送药上门。一个下午,小郑医生穿着防护服,顶着太阳,走街串巷为4位村民送医上门。

  “4支医疗队进驻高风险区并且公布咨询电话之后,电话基本没有停过。”潮南区卫健局副局长黄华茂通过电话告诉我们,目前,大部分人咨询的内容都集中在用药需求上。他提醒居民朋友,如果需要什么药品,而且是非处方药,需要补给的话,可以按照群众需购买药品的流程,直接联系网格干部提出购药需求,由志愿者送药上门。如果出现不适症状难以判断严重程度,或者不清楚要怎么用药的,拨打服务电话一定会得到保障。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工作尚处攻坚阶段。面对一些新的防控形势和要求,工作需要更扎实、更细致、更贴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务实有力的举措。相信只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精益求精的追求,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守人民至上的宗旨,秉持生命至上的信念,就能克服眼前困难。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必定能迈过这道坎。

  汕头融媒集团“陈店镇高风险封控区”采访小组 林蓁 摄影报道

编辑:胡晓娜 发表日期:2022年11月11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