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全市首单商业性水稻收入保险落地

汕头市36万亩水稻系上政策性农保“安全带”

近日,全市首单商业性水稻收入保险成功落地,实现了从“保成本”向“保价格、保收入”的转变,种粮户收入得到更好的保障,这是我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

眼下,汕头市各地即将迎来水稻收获季节。种粮户的收成如何得到保障?在汕头市农业农村局、市银保监分局的指导下,平安产险汕头中心支公司积极创新农业保险,并于近日成功开出全市首单商业性水稻收入保险,为种粮户收益保障开展试点探索。

农户陈冬晓是这次商业性水稻收入保险“第一个吃螃蟹者”。“我种植了30亩晚稻,和保险公司签下了水稻收入保险合同,如果种粮收入没有达到双方约定预期效益,损失的部分由保险公司赔付,收入更有保障了。”陈冬晓告诉记者,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提高了种粮户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如今又有了水稻收入保险,不用担心因产量不高、价格波动等影响收益,对种粮生产更有信心和干劲。

“水稻收入保险主要保障农业种植收入因价格、产量波动而导致的损失,当粮食作物收入低于预期约定收入时,损失的部分将由保险公司赔付。”平安财险汕头中心支公司副总经理李乐告诉记者,该险种是在原有水稻种植保险覆盖生产成本的基础上的叠加险种和补偿保障,为水稻种植户提供产量和价格“双重保险”,实现了从“保成本”向“保价格、保收入”的转变,进一步稳定农户的预期收益。同时,该保险将水稻收入分解为产量和价格两个因素,解决了收入难测定、农业生产灾害因素与人为因素难区分的问题,形成了客观的损失评估机制。

目前,汕头市晚稻生产逐步进入抽穗扬花灌浆的关键生长阶段,各地稻田丰收在望。连日来,汕头市农业农村部门抢抓农时,联合人保财险汕头市分公司,及时对潮阳、潮南两地农险中标区域的12万亩晚稻开展承保工作,为晚稻生产保驾护航。他们深入到田间,帮助农户科学制订田间管理措施,品种、面积、方位等,开展晚稻承保验标工作,同时通过人工智能数字农业综合平台、“粤农保App”、无人机等信息化工具,赋能政策性水稻保险承保工作精准落实推进。

种粮大户郑浩松在潮南区峡山街道陇美社区承包300多亩耕地种植晚稻,在享受政策性农业保险红利的基础上,还主动购买水稻商业补充种植保险,提高后的种粮保额基本覆盖物化成本、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等水稻种植完全成本。“有了农业保险保障,我们有效抵御风险,减轻农业灾害损失,增强了粮食生产能力,实现增产增收,种粮的底气更足、干劲更大了。”郑浩松说。

目前,汕头市已为36万亩水稻良田系上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安全带”,在保障种粮农户权益的同时,也提升了广大农户发展壮大生产规模的积极性,更好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汕头融媒记者 刘文钊 发表日期:2022年11月07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