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打造文化活力街区,推动历史风貌和城市建设有机结合

提质升级 小公园变身“网红地”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小公园开埠区迎来大批游客。

  2020年10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汕头小公园开埠区视察,先后走进开埠文化陈列馆、侨批文物馆,并步行察看街区风貌,听取我市开展开埠区修复改造、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育活化等情况介绍,要求汕头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气息,让古老城市焕发新的活力。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两年来,汕头切实加快历史文化街区保育活化工作,创新“美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路径,围绕中山纪念亭等核心地标,突出“汕头元素”、保护传承创新、挖掘历史遗迹故事,不断丰富文化体验形式,打造文化活力街区,培育一批沉浸式体验打卡点和品牌节庆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市民和游客的精神生活及消费业态。

  

  渐进改造 有机更新

  作为海内外潮人的精神家园,小公园是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见证。漫步其中,连排林立的中西合璧骑楼群、环形放射状的商业街区,随处可遇见潮汕文化、华侨文化、海洋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在这里融合汇聚留下印记。

  为保育活化开埠区历史风貌,理顺工作机制,市级部门全面接管小公园保育活化工作,从市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采取“渐进改造、有机更新”实施策略,按照“政府主导+政府平台投资+运营管理公司”的运行机制,由市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推进小公园片区16条街道的业态经营,推进区域历史文化保护和更新利用。从2020年11月起,市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开始负责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文旅商招商与运营工作,对开埠区文化形态、商业业态及产品布局进行统一规划,组建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团队,开展招商和片区物业“统收统租”工作。

  阶段来,市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在小公园升平路、旧公园前路等路段设置灯饰,增加夜间街区氛围,在核心街区配套建设停车场,配套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有序推进汕头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文旅商招商运营,努力还原汕头小公园百载商埠的繁荣景象。今年8月1日,小公园开埠区的中山纪念亭完成为期20天的保养维护,重新向游客开放。作为小公园开埠区地标性建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山纪念亭的保养维护工作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现有建筑的历史面貌,并通过规范、有效的技术手段,修复、遏制了损坏和病害,使亭子恢复自然、亮丽的状态,同时更换了亭内外的灯光设施,夜间的中山纪念亭显得更加璀璨亮丽。

  “每过一段时间,这里就会有新的变化,新的商铺入驻、新的文化场所开放,都给小公园注入新的活力。”长期在小公园开埠区当志愿者的黄女士告诉记者,两年来,在小公园开店做生意的商户越来越多,安平路39号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安平路48、50、52号的中国进步电影先驱蔡楚生暨潮籍电影名人史迹馆相继向公众开放,每逢节假日这里都会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

  飘香小吃店是小公园开埠区一家知名的潮汕小吃老店,经营者郑陆辉已经在这里工作了40多年。在小公园开埠区实施修复的过程中,像飘香这样的老店得到了政府补助,对店面进行了相应的修缮。更重要的是,整个街区的风貌恢复和设施更新完善,让客流又重新回到了小公园,从而也促进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分片实施 重点示范

  2021年初,我市制定出台了《汕头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实施“八个一批”工程方案》,并提出以小公园开埠区为重点,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护商埠文脉统一起来,采用“分片实施,重点示范”的策略,分步以街区为修复单元,循序渐进开展活化利用。2021年7月,小公园开埠区中山纪念亭街区、西堤街区成功入选第三批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随着保育活化工程的推进,小公园开埠区中山纪念亭街区、西堤街区旧貌换新颜,不仅成为当地文化地标,更吸引各地游客慕名前往打卡。

  去年,由著名导演陈嘉上执导的电影《暴风》剧组在小公园拍摄。影片聚焦汕头“秘密交通站”党史背景,讲述隐秘战线党组织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红色谍战故事。电影在汕头小公园、邮政总局大楼、石炮台旧址、存心善堂等多处取景拍摄,场景布设再现百载商埠的浓郁民国风情和独特人文气息,拍摄结束后在汕头大厦、永平酒楼以及国平北路等处的置景都基本留存了相关电影道具。如今,这里古风遗韵与现代商业相融,已成为市民和外来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今年4月,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组织编制的《汕头小公园开埠区风貌保护及业态控制导则》正式公告。该导则规定,小公园开埠区保护范围和外围等必要控制区域总面积约78.13公顷,将以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为目标,保护和传承历史风貌,尊重全时代风貌特征,对保护和更新活动进行管控和引导,再现小公园开埠区的历史记忆和人文风情,展现老城市新活力。形成扇形放射格局、打造最美街角、培育“夜经济”、楼上经济等关键字眼,规划了小公园开埠区保育活化的未来蓝图,也让社会各界对这个城市起源地和潮人精神家园有了更多的期待。

  

  记者手记

  老城活化盼更多惊喜

  汕头人对小公园有着浓郁的本土情结,除了历史与文化价值所在,还有情感的深切寄托。小公园的变化、发展时时刻刻都牵动着汕头人的心。两年来,小公园更是焕发了新的姿态:结合建筑的古往今生,一个个博物馆搭建起文化惠民新平台;经过创新性的“活化”开发赋能,精心打造的民国风情街区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游玩,触摸城市文脉、感受历史文化魅力。

  回访小公园,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不仅能看到根脉深厚、文韵悠长的积淀,更感受到昂扬进取、吐故纳新的气象。在保持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我市积极改善基础设施,融入现代生活气息,小公园正逐步成为宜居宜商宜游的历史街区。活化利用,以文兴旅,文旅融合,让小公园的故事可触、可感,汕头正在继续努力。

作者:林蓁 林子海 林鹏 编辑:张梅 发表日期:2022年10月13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