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潮风

我国现存最早的这部中医经典巨著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内涵

《黄帝内经》的当代价值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灿烂的文明是从黄帝开启的。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经典巨著,《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历史价值绝不仅仅是医学典籍,其丰厚的人文内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具有潜在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虽为黄帝的托名之作,但其哲学思想、学术主张、文字特点据传是源自于黄帝亲自撰写的《祝由术》(已失传)。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内经》的理论精髓。所谓未病,就是未形成的病。它告诫世人,凡事要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病入膏肓了才四处求医,要在病未形成的时候处理它。这一理论出现在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的意思是:圣人不等病以后再去治疗,而是提倡疾病发生之前的预防,如同治理国家一样,不要等到发生了动乱才去治理,而是要在它发生之前加以防范。如果疾病已经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事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口渴了再去挖井,战乱了再去铸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

用“渴而穿井”“斗而铸锥”生动形象地比喻了“治未病”的重要性,而“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则表明中医医理等同于治国之理。历史上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说。何谓“治未病”?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未病先防,体现的是未雨绸缪的全局观,即治病治在前头,如同救火救在火前面一样;既病防变,则是体现防微杜渐的前瞻性,按照五行相克的原理,其一行有病治在其相克之行之处。这一理论完全有别于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近三年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中国的抗疫成就为何能让世界刮目相看,党中央的科学决策和有力指挥是关键。与此同时,中医的疗法也功不可没。可以这么说,《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也贯穿了这次新冠肺炎预防、救治和康复的全过程。首先体现在“未病先防”,也就是针对居家隔离的疑似患者和有发热、乏力等症状的人群,为他们提供通治方治疗,起到了消除症状,防止发病的作用;其次是“已病防变”,即是让轻型病人第一时间服用中药,防止转为重症,从而大大降低死亡率。

事实证明,《内经》的“治未病”思想,对现今的人来说,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包含着健康的养生理念。在快节奏压力大的当下,等疾病找上门来再看病吃药的现象比比皆是,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内经》的理论体系中,治病吃药的过程其实就是人体正气和邪气交战的过程,在疾病的治愈过程中,人体也会受到损耗。因此,“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观点有助于让更多的人树立健康理念,养成健康习惯,从而依靠自身免疫力的提升,构筑起防范病毒侵袭的坚固堤坝。

天人合一 遵循自然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想境界。《内经》认为天是人之父,地是人之母,并形象地指出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才能达成人体安康。

人天同构是《内经》天人合一观的最直接表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声音。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此人与天相应者也。”这是把人身体结构与天地万物一一对应起来,其目的在于强调人的存在与自然存在的统一性。简而言之,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

同气相求,同类相应。顺则为利,逆则为害。这是《内经》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总原则。那么人作为“小宇宙”要如何与天地这个大宇宙相应呢?《内经》通过“取象比类”“援物比类”,将生命过程及其运动方式与自然规律进行类比,来强调天人一致的内在本质。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这是《内经》对人体疾病的根源在于气候异常的解释。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经历这样的情况,凡是冷空气南下,最先知道一定是关节炎患者,天气预报还未发布,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已经开始疼痛。这是天气通于人气的例子。同样,若暴风雨要来临,最先知道的一定是肺病患者,因为胸闷气短让他浑身不舒服。这是天人相应的又一例。

《内经》认为,天地间有春夏秋冬四时,四时的特点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生夏长属阳,秋收冬藏属阴,与之相应,人体就要春夏(生长)养阳,秋冬(收藏)养阴,怎么个养法呢?

春夏要“无厌于日”,要欢喜地领受太阳的馈赠。因为万物生生不息,有生、长、收、藏循环往复的过程,所以春夏人就要与生、长的季节特征相应,要在阳光下尽情地奔放、随意地发散,因为只有散极才收,而平素累积的郁结,也可得到释放。如果人们都能够在阳光下毫不吝啬地挥洒汗水,那么一年之中累积在人体中的负面因素就会被充分释放,就不会积累成可怕的痼疾。而《内经》所强调的秋冬养阴主要是在生活起居上、情志上,与收、藏的季节特征保持高度一致。比如入秋开始,天气转凉,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在情志上要收起春夏这颗松散的心,使它平静下来,保持安宁。到了冬季,日短夜长,要早睡晚起,必待日光,进一步收敛内心,藏起阳气,“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此外,按照天人相应的理论,《内经》还强调了“食饮有节”的观点,即人体的饮食也应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例如,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应适量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对驱除寒湿有益;而辛辣食物并不适应于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人群,所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常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一年四季的饮食也要与当时的气候条件相适应。例如,在冬季人们喜欢吃羊肉、牛肉,有增强机体御寒的作用;而在夏季人们常饮用乌梅汤、绿豆汤等,有消暑解热的作用,这些都是天人合一在饮食养生中的具体体现。

自然是生命之母,人类因自然而生。只有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养育自然,人类才能繁衍生息,社会才能永续发展。

作者:■ 翁小庆 发表日期:2022年09月30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