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文化蓬沙气象新

■ 袁喜伦

蓬沙书院,由前院“蓬沙书院”和后院“方公讲院”组成,是一座气势恢宏、古朴雅致、建筑风格迥异的清末古建筑。也是汕头市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大的书院,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蓬沙书院,除具备书院的共性外,还是清末外砂一段历史的见证物,这里还是红色遗址,这也正是其作为文物的独到价值。

清同治九年(1870),潮州镇总兵方耀到潮州府办“积案”,蓬沙书院就是方耀在外砂办“积案”,实行“清乡”后所筹建。这对于研究清末这段历史,是不可多得的实物证据。

蓬沙书院的兴建,虽然主观上是方耀为润色鸿业,宣扬礼教,教化民众的场所,但客观上却起到兴学育才的积极作用。因此,外砂父老乡亲为感其恩德,利用书院后包,于光绪十五年(1889)开辟方公讲院并与蓬沙书院相连。

蓬沙书院与方公讲院建筑风格迥异,前院突出外观气派,正面共设置一正二偏三个大门,宏伟壮观。正门匾额“蓬沙书院”四字,为时任广西总兵钟德祥所题,石门楼为精美浮雕石刻,内容多为功名才子劝学故事及宣扬“仁、义、礼、智、信”的典故。屋脊上则镶嵌“双龙戏珠”雕塑,堂檐、额枋、梁柱等饰以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全院石雕、木雕、灰雕,以及丹垩彩绘,虽历经150多年风雨侵蚀,风采犹存,显示了质朴典雅与辉煌壮丽交相辉映的独特建筑风格。体现了当时的用料精良、用工精细、用艺精湛,更凝聚了外砂能工巧匠的工匠精神。

后院方公讲院,则处处呈现清幽典雅,彰显悠闲舒适。除了装饰考究的大厅,供文人学士学术交流外,两旁的房间多以小巧玲珑的建筑形式,各房大小不一,门窗样式不同,风格各异,相间隔之处的小天井植以花草树木。行走其中,仿佛进入的不是讲堂而是园林,这让讲师与学子身心舒展,灵魂自由。

蓬沙书院,造就了一批批人才。百多年来,这里成为外砂文人学士、艺坛耆俊讲学切磋的地方。大革命时期,曾作为农会会所。1938年9月,外砂青年抗敌同志会成立于此处。如今,外砂街道文化站将蓬沙书院设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基地、文化阵地,常开展文艺汇演、灯谜竞猜、象棋比赛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成为延续外砂文化的场所。

蓬沙书院,这座独特的建筑瑰宝、昔时的文化摇篮,今文脉绵延,发挥出文物的社会价值。


编辑:李津 发表日期:2022年09月24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