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灵魂归依处 游子释乡愁

■ 谢娇兰

蓬中村民的幸福生活 杜 凡 摄

由蓬中村委会的东来兄等引领,我们一行踏过长满青苔的老巷,摩挲岁月的痕迹,寻找历史的胎记。

古城墙、妈宫、侨宅、宗祠……

蓬中村谢姓人口超七成,作为宗亲一员,我对着五百年前一家亲的谢氏宗祠充满别样感情。陪同我们采风的宗亲告诉我,新溪谢是外砂迁移出去的,他与我同为新溪谢,他六份,我北中。

伫立在富丽堂皇而又亲切宁馨的宗祠前,昂首默念着大门楹联:宝树家声远,乌衣世泽长。我脑际忽然蹦出刘禹锡的诗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爸爸,我们为什么姓谢?”还是童蒙的我好奇地仰脸问父亲。父亲说,姓氏都是祖先延续下来的,我们的开基祖是从福建来,再远便是中原了。这从潮汕话中的许多古汉语读音,也许可以管窥一斑。我还从父亲那里得知自己属“书”字辈。

我们聪明的祖先为便于枝繁叶茂的子孙后代认识本家宗亲,编了简易好记的辈序诗:继志在诗书家声振启……从辈序诗不难看出先人深受“耕读传家,诗书继世”浸润,对后人寄托着美好愿望。

翻看蓬中村史,先祖到此创业已有600年,显然只有150多年历史的新溪谢,因繁衍生息,分支出去,也就容易理解了。至此我也终于解开了心中多年的谜团,同样以谢姓为主的新溪人,出门报姓时总被问到是否“外砂谢”,原来根叶本是一树生。

读小学时,教语文的蓬中籍杨之华老师记性相当了得,能一下子念出许多姓氏渊源,当他说到东晋宰相谢安,被皇帝赐予“宝树世家”时,全班40多个小脑袋齐刷刷端坐肃静,脸上都平添了一份荣耀感。如今行走在蓬中村,“宝树世家”楼匾就像美丽乡村村标一样随处可见,富裕起来的寻常人家,也因祖上显赫而沾了光。

谢氏祖祠,这座始建于明朝,上世纪90年代由海外华侨谢易初第二代传人谢国民昆仲等海内外宗亲斥资重修的祠堂,总面积三千多平方米。迈进祖祠,移步逐一浏览“宝树增光”“光宗耀祖”“侨领之英”等馆,我的心情再次被激荡,远有名士谢安,近有巨贾实业家谢易初,让谢氏宗族声名远播。驻足易初宗长尊前,肃然起敬,他既是潮人励志的典范,更是宗族文化发扬光大的荣耀。

三江出海,一纸还乡。近代众多潮汕人下南洋,潮汕商业社会的形成,下南洋功不可没,而蓬中村位于韩江三角洲独特的地理优势,也为这处侨乡提供了贸易往来的便利。谢易初家族的发达昌盛,让蓬中村著名侨乡的牌子更加熠熠生辉。

宗祠,是家族根之所系,是乡愁,是根基。


编辑:李津 发表日期:2022年09月24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