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潮风

以“侨”为“桥” 活化赋能攀新高

  ■ 卓泽燕

  参加工作前,如果看到一封“侨批”,于我而言,仅仅只是一封平常的家书、一张普通的汇款单而已。2021年2月考录到潮南区档案馆,成为一名从事档案工作的档案人之后,通过不断地接触、学习档案业务知识,我竟发现了它背后独特的情感含义。

  “侨批”,俗称“番批”“银信”,是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和领取包裹的凭证。它其实也是一种潮汕地区在特定时期形成的档案,一种记录了海外侨胞奋斗历程,见证了侨乡社会历史变迁,承载了中外文化传播交流的珍贵史料。这一纸薄薄的侨批,牵的是羁旅异乡的海外赤子,连的是翘首以盼的故土亲朋,不仅流淌着脉脉思乡情,也凝结着拳拳爱国心。

  一纸家书,寄浓浓思乡情。信款合一的侨批,是远在异国他乡的潮人思念家中亲人,在辛苦劳作中勤俭节约,将来之不易的血汗钱寄回家乡的汇款凭证。一封封泛黄的侨批,记录着潮人的点滴生活、奋斗历程和社会变迁。那些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的潮汕人,对家人的思念隔了山和海,便通过“侨批”向家人邮寄思念和赡养父母妻儿、家族中人的血汗钱。在资讯、交通落后的时期,一纸“侨批”,便是国内亲属与海外华侨联系的主要媒介,起着沟通信息、融洽感情的作用。

  一纸千金,含拳拳爱国心。侨批不仅赡养亲属,维系家乡侨眷和海外侨胞感情,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承担了特殊的角色,有着特殊的历史贡献。“东兴汇路”便是这一特殊时期的历史见证。其主要开拓者之一赵开钳在日本严酷的封锁线中成功地探索开辟出了“东兴汇路”。在抗战后期近四个年头中,他与批业同仁一道,身负华侨重托,以巨大的毅力和勇气,冒着生命危险,沿着这条生命线,将大量生活必需品和抗战物资安全转抵潮汕。抗战侨批也成了潮汕侨胞和祖国团结一心抵抗外侮的集体记忆,在支援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以“侨”为“桥”,争创发展新优势。从远渡重洋、艰苦创业到回报乡梓、投资兴业,潮汕华侨在汕头经济特区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汕头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潮汕华侨的参与和大力支持。2024年,汕头将实现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和国际潮商大会“双会”合办,相得益彰,振兴潮人大家园,进一步掀起凝侨心聚侨力汇侨智的热潮;汕头的华侨试验区,发展华侨经济,积极探索引侨、引智新模式,目前已深入实施6个引侨聚才优惠措施,吸引港澳台、海外华侨华人和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技术和创业项目落户试验区,成功孵化30多家创业企业和团队。作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汕头经济特区因侨而立、因侨而设,据不完全统计,现有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多万的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是一支支持汕头发展极为宝贵的重要力量。

  “天时地利人和”兼备,将使汕头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做深做实侨批档案这篇“大文章”,擦亮侨批文化品牌,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更好地发挥侨乡优势,增创发展新动能,推动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大踏步走上“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

发表日期:2022年09月12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