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中秋节,海上工地的坚守

我市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奋战施工一线
  中秋节,施工人员仍坚守在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F9断层海上注浆施工现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佳节,人月两圆,而在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F9断层海上注浆的施工现场,来自五湖四海的几十名建设者仍然坚守在作业条件艰苦的海上,在潜孔钻机、注浆机的机器轰鸣声中,度过忙碌的中秋节。

  清晨5时多,杨果和工友们天微微亮就起床,住在岸边的他们搭乘交通船前往海上注浆作业平台,开始一天的作业。杨果今年6月来到汕汕铁路项目,在汕头湾海底隧道盾构段开潜孔钻机,8月中旬来到海上注浆作业现场,继续担任潜孔钻机机手。昨天杨果上白班,要从6时半上工干到下午6时半换班,中午在海上作业平台吃午饭和稍作休息。

  杨果的家远在四川广安,虽然是一名“90”后的小年轻,但干工地已有10来年时间,几乎每个节日都在工地上度过。今年的中秋节,对他来说,和平日里没什么区别。“这是第一年在汕头过中秋,吃块月饼,给家人打打电话,就算过节了。做工程的人,没有节假日一说,都习惯了。”杨果说。

  为确保汕头湾海底隧道矿山法施工安全顺利通过海域的F9断层破碎带,中铁十四局汕汕铁路站前六标项目部在汕头湾南岸搭建注浆后台,通过高压注浆管,连接施工船,进行海面注浆施工,进而达到固结隧道破碎岩体、填补隧道周围岩体裂隙的目的,确保隧道安全掘进。建设人员从8月15日进场,正式开启海上注浆作业。

  昨天,记者从汕头湾南岸跟随工程技术员搭乘交通船登上海上作业平台,在不到1000平方米的平台上,打孔工、注浆工、测量人员、技术人员、安全员、协调调度员等忙碌在各自岗位上。

  同样来自四川广安的陈刚是潜孔钻机的副手,负责套管作业,这既是个力气活,又是个技术活。每次潜孔钻机要下套管到岩层时,他都需要扛起长2米,重达140斤的套管,放到指定位置上。每天单单是扛套管,就要扛30节左右。他平时习惯用右肩去扛,所以在右肩处垫了一块约有1厘米厚的肩垫,但一天干活下来,还是避免不了磨伤肩膀的皮肤。陈刚说,家人都在四川老家,小孩已经读幼儿园了。海上注浆作业需占用航道施工,工期特别紧、任务又重,大家都是轮班,日夜不停施工,中秋节对他们来说,还是和往常一样,正常施工。

  现场技术员蒲峻尧向记者介绍道,通过注浆施工,隧道断层破碎带与海水的连系通道将被封堵,能有效避免开挖过程发生突泥涌水风险,保障隧道矿山法施工安全。“目前正处于项目建设关键阶段,大家铆足干劲,不敢有丝毫松懈,见缝插针地干。”

  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重大节点背后,都离不开一线建设者们的辛勤付出。中秋假期里,汕汕铁路站前六标的1000多名建设者,没能和家人团聚,坚守施工一线,把汗水挥洒在汕头这片热土上,使项目建设一步步向前推进。

  本报记者 蔡晓丹 陈史 摄影报道

编辑:胡晓娜 发表日期:2022年09月11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