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探索汕头特色劳动教育新模式,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劳动课成我市中小学独立课程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移栽校内的部分绿植。

  秋季学期开始,不少中小学生就发现,课表上新增加了一门劳动课。这是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按照不同学段加入整理与收纳、种植、烹饪等日常生活劳动技能,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劳动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在市长安小学的农场里,学生们种植的植物有十余种,有观赏性植物向日葵、绣球花、羽扇豆、蓝雪花,有可采收的作物土豆、青瓜、番茄、辣椒、秋葵等。作为劳动实践基地,“开心农场”的建立为学生们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场所。

  “我们把劳动实践教育作为开学初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品质以及基础的劳动技能。”市长安小学校长赵燕群表示,学校专门组建了劳动实践社团,根据每月不同的主题和节气,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并纳入新学期的劳动课内容中。

  事实上,劳动课的回归,不仅学生反应热烈,对学生的父母们来说,也是一场满满的“回忆杀”,如捡柴、捡煤渣、织毛衣、扫操场、做手工……这些学生家长们童年时的劳动教育,带给每位家长满满的回忆。据了解,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明确规定,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按照新课标,课程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记者获悉,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劳动教育+”模式具有汕头特色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加强劳动教育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推进学校劳动教育创新发展。

  去年5月,教育部在广东省评选出两个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我市澄海区就是其中之一。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澄海区按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在全区中小学落实开设劳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目前,澄海区各学校的劳动校本课程主要包括三方面:课堂劳动认知与制作、校园劳动实践、家庭劳动体验。

  据了解,在探索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上,我市还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建立激励机制,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

  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去年11月,市教育局组建成立汕头市劳动教育教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助推劳动教育在全市各学校全面开展。目前,全市31个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营地)大部分开设了劳动教育相关课程,为劳动教育课程提供多样化教育实践活动。自推行“劳动教育+”行动以来,我市已初步形成了劳动教育与学校课程、研学实践、科技教育、志愿服务、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模式,探索出具有汕头特色的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模式。

作者:陈文惠 编辑:纪素琦 发表日期:2022年09月07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