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集义爱心路》讲述潮汕民间爱心群像故事

在外砂,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集义”,“有困难找集义”是往来群众口中的美谈。日前,由蓬砂文学文史社、外砂集义慈善会主办,外砂街道李厝村党支部、村委会以及外砂街道诒乐幼儿园协办的《集义爱心路》新书发布,书中塑造的集义爱心群像以及在这座爱心之城发生过的那些温暖故事,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一群人 乐善好施传递人间真情

有人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集义人”却以行动诠释了“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集义爱心路》副主编王德秋,是慈善会秘书长,他告诉记者,佩君老人从60岁开始担任慈善会会长,拉开“集义”故事的序幕。“集义人”大多是老人,他们有满腔的热情,乐于付出,不求回报,给鮀城的人文风情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90年,以王佩君为首的三位老人出钱出力,在外砂镇李厝村成立了慈善会,她们心系孤寡、关爱弱势群体。如今,慈善会有会员300多人,他们风雨无阻,成为文明建设的先行者。风韵的银丝、麻利的动作、和善的笑容……他们的大爱精神感动了无数人,越来越多的学生、年轻人加入这个队伍。与32年前相比,如今的“集义”更是热气朝天、活力满满。他们活跃在文明城市创建、青少年成长、环境保护、邻里互助、应急救援等领域,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筑起一座连接心灵的桥梁,温暖每一个人。

32年 凝心聚力坚持慈善之路

翻开《集义爱心路》一书,一张张旧照片记录下“集义”30多年来的爱心之路,也留给后人一段段温情回忆。该书主编杜祝珩说,采访过程中,她被老人家的事迹深深感动。佩君老人为驻地炮兵洗衣服,一坚持就是六年;为圆莘莘学子的求学梦,老人不辞辛劳,到各个企业工厂筹款募捐;老人心系灾区,奔走于千里之外去看灾民,为他们送去救济物资。

32年来,老妈妈们哪里有难哪里帮,做的好事超越了本乡本土的范围,汕头、梅州、潮州甚至更远,从大西北贫困地区到长江流域洪水肆虐的地方,从四方八邻的贫困村到印度洋海啸,都有“集义福利会”的善行。一段段故事让人们发现,这个延续了32年的公益组织,是用一个个最质朴的爱心行动垒起来的。

为了让过往群众能有个喝水歇脚的地方,王佩君带领福利会的老妈妈们在村口摆凉茶摊,免费供大家解渴祛暑。而对自己,老人却是十分“吝啬”。王德秋告诉记者,佩君老人和老妈妈们外出的时候茶水自带,饿了就在路上买个最便宜的盒饭,为节省几块钱的车费,十几公里的路,老人和大妈们一步一步慢慢走回家。

一座城 崇德向善铸就大爱之城

多年来,老妈妈们的善款除了她们自己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零用钱和手工钱以外,还有海外侨胞以及各界人士的捐款。她们的筹款方式在当地广为人知——村民们戏称为“汇报化缘”。一点一滴汇成大海,一分一角凝聚希望,越来越多的“集义人”用他们的温良善举温暖着这座城市。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坚持做好事不容易”,该书总顾问张泽华说,王佩君老人做到了,对她来说,付出就是一种收获。老人生前数十年如一日,带领慈善会会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镇内外无数贫困村民家庭、困境少年儿童送去爱心,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弘扬新时代正能量。32年光阴流转而逝,一个个好人、一件件好事,《集义爱心路》讲述着鮀城里娓娓动听的温暖故事。

作者:陈文兰 发表日期:2022年09月06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