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华侨与乡贤:汕头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捐资办学田野调查(18)


潮阳区铜盂篇

潮阳区铜盂镇自古崇文重教,人文荟萃,名贤辈出,素有“文化乡镇”之称。铜盂镇有旅外侨胞6万多人,他们身在异邦,心系桑梓,十分关心家乡的公益事业。改革开放以来,铜盂镇的侨胞及乡贤捐资办学十分踊跃。据不完全统计,该镇的铜盂中学、铜钵盂小学、胜前小学、潮港小学、宅美小学、集星小学、李仙小学、新桥小学、洋美小学、老溪西小学、新岐小学、市上小学、凤壶小学等学校,共收到华侨和乡贤捐建学校的资金4800多万元。


侨胞乡贤热心捐助铜盂中学建设

百年老校  薪火相传

  铜盂中学

  潮阳区的铜盂中学是一间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校。从1923年由旅沪乡亲郭子彬发起兴建的铜盂公学算起,此后百年间,学校几易校名,至1961年恢复铜盂中学之名至今。

  郭子彬是潮阳县铜钵盂乡人,1860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后来赴上海当学徒,数年后创办了鸿章布厂,逐渐成为一名实业家。郭子彬热爱家乡,热心兴办教育事业,于1923年回家乡建成铜盂公学,一时间声名远播。时至今日,相距百年,在铜盂镇区通往铜盂中学的道路就叫公学路。

  由于铜盂中学的校舍原为砖木结构,经多年风雨,存在不少安全隐患。2009年,在潮阳区委、区政府和镇委的牵头下,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对学校进行改建。旅港同胞吴镇明祖籍为铜盂镇洋美村,青少年时期在家乡长大,1976年定居香港。经20余年的艰苦创业,创办了香港江源集团公司,在香港运输业中拥有一席之地。仅他一人就捐资500万元,作为学校第一栋教学楼的建设费用。

  在吴镇明义举的感召下,其他旅居海外的铜盂乡亲也踊跃捐资支持学校的改造工程。其中许楚明出资80万元、许先礼出资100万元兴建学校的阶梯教室和图书馆;吴盛扬、肖惠玲、许创林、林瑞碧、郭御真、李创雄、陈钦鹏、许木营、郭予龙、郭泰志、叶宝香、郭芝良、赵应忠、赵惜金、赵志伟、赵志豪合计捐资440万元建设学校的第二栋教学楼。

  除了侨胞的捐资外,不少铜盂中学的校友也积极捐资支持学校的建设,如校友黄俊钦、陈子丹,就联合出资500万元兴建了学校的橡胶田径运动场、篮球场和围墙。在众多爱国侨胞和乡贤的关心支持下,铜盂中学从百年前的砖木结构楼房嬗变为如今的现代化校园,教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学校的教育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旅外乡亲用爱心和行动支持胜前小学建设

  胜前小学

  胜前小学

胜前村旅居海外的侨胞刻苦耐劳、勤俭节约,积累起一笔笔财富后不忘故乡。不少关心家乡建设的有识之士,在家乡留下一段段佳话。

上世纪八十年代,素来被誉为“文乡”的胜前村,将兴建学校新校舍列入议事日程。旅居香港的许汉谋得知情况后,即视家乡的学校建设为己任,为筹集建校资金四处奔波。在他的倡议下,胜前村旅居香港的许德彪、许遵伦、许应森等乡贤,组成香港胜前学校筹建委员会;旅居泰国的华侨许炳财、许信洲、许教廉等,也组成了泰国胜前学校筹建委员会。

这两个委员会的委员不辞辛劳,多方动员乡亲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力,得到泰国、新加坡、香港等地乡亲的踊跃支持,共筹得港币180余万元,并择址于胜前社区兴富东路动工建校。

1989年9月,新的胜前小学全面落成,全村学子兴高采烈地搬进了焕然一新的新校舍。这所新校舍占地20000平方米,有二层教学楼4栋,配套有礼堂、科学实验室、多媒体室、图书室、特殊教育教室、仪器教具室、会议室及教师餐厅等各种设施,还建有60米直跑道和200米环形跑道,以及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等体育场所,校园造型别致、绿树成荫,大大改善了胜前小学的办学条件。


父子爱心接力捐建李仙小学

李仙村包括李者、仙住两个自然村。李仙小学是服务于这两个自然村的学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李者村旅居泰国的侨胞吴逸坚回乡探亲,目睹李仙小学现实的办学条件, 萌发了要捐资加以改变的想法。于是,吴逸坚于1985年出资人民币15万元,为李仙小学兴建了平房式新校舍,该校舍连操场在内的总面积共3998平方米。同时,他为学校命名为“植秀学校”,此事一时传为佳话。

2007年,随着人口的增长,学生人数的增加,该村计划对李仙小学进行改建。李仙村的领导到泰国拜访吴逸坚时,告知学校的发展现状。当时,吴逸坚已将企业交由子弟管理,但他仍倾尽自己所有,捐出150万元作为建校的资金,并嘱咐家人继续热心公益,造福桑梓。

2008年,村的领导再次到泰国拜访吴逸坚,令人意外的是,当时80多岁的吴逸坚中风卧床已说不出话。当得知学校新校舍的建设资金仍有30万元的缺口时,在一旁的吴逸坚之子吴楚南问父亲如果想继续支持学校建设,就眨一下眼。结果大家看到吴逸坚真的眨了一下眼睛,让所有在场的人顿时热泪盈眶。于是,吴楚南接下父亲热心家乡教育事业的“接力棒”,捐出人民币30万元,为李仙小学的建设填补上资金缺口。

侨胞们爱国爱乡的情感基因,深深根植于一代代人心中。李仙小学焕然一新的校舍,正是侨胞爱国爱乡基因结出的硕果。李仙村的群众为感谢吴逸坚父子的义举,至今仍为李仙小学保留着“植秀学校”的牌匾。


乡贤汇爱成海 铜盂教育嬗变

  新桥小学

  铜钵盂小学

  凤壶小学

洋美小学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曾经当过教师的老干部吴志锐动员在深圳发展的儿子吴启雄,回到家乡洋美村捐建洋美小学。吴启雄在父亲的影响下,心系家乡教育事业,欣然予以应承,但与父亲的看法却不很一致。原来,吴至锐不仅想建好新校舍,同时还想帮村里的劳力“找工作”,主张由村里人用夯土坯的办法建平房式校舍。但吴启雄却想既然要建学校,就要建成最好的楼房,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于是,吴启雄说服了父亲,特地从香港请来设计师进行设计,还亲力亲为带工程队进行施工。最终,吴启雄共投入资金460万元,建成三层教学楼1幢,礼堂1座,占地面积共865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04平方米,可以满足洋美村6个年级的小学生的上学需求。

凤壶学校 凤壶学校由旅港同胞陈振彬独资捐建。陈振彬是香港太平绅士。他于1997年出资268万元兴建凤壶学校,并于1998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34平方米,建有三层教学楼1座,包括教室18间、教师办公室16间、功能室5间和运动场1个。此外,凤壶学校的壶豆分校也由乡贤捐资兴建。因为壶豆村距离行政村所在地较远,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一直在本村就读,但学校环境较差。1999年下半年,村领导为了改善办学环境,与在深圳创业的黄三河谈起建校一事,得到黄三河的积极响应。他想办法挤出100万元资金,于2000年2月动工建设,至2000年12月建成交付使用。学校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68平方米,设有8个教室、6个教师办公室、2个功能室和运动场。

新岐小学 新岐村位于铜盂镇西南部,由新厝、下岐美和潮下三个自然村组成,新岐小学原来的校舍位于新厝村寨内的祠堂。为振兴教育,培养后代,在海南省万福隆有限公司当董事长的乡贤赵志坚,慷慨捐资356万元为新岐小学兴建新校舍。经多方努力,新校舍于2005年7月动工,2006年6月竣工,同年10月投入使用。全校占地面积9600平方米,拥有教学楼2幢、礼堂1座。

集星小学 集星小学原来的校舍比较分散,管理的难度较大。2006年,在当地党政领导的牵头下,乡贤蔡祖江捐资380万元,为集星小学建成教学楼3幢,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16600平方米,于2007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新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分开,教室实现电化教学。同时,学校还设有计算机室、录播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心理咨询室、卫生室、学生阅览室等功能教室,以及200米环形跑道、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教学设施完整齐全。

铜钵盂小学 铜钵盂小学于1989年由郭亨麟、郭戊坤等89位香港乡亲和慈云阁共同捐资建成,投资总额为276.8万元。学校占地面积16500平方米,建有教学楼、综合楼和宿舍楼。2009年11月,铜钵盂社区的各界热心人士又捐资100.6万元,建成了铜钵盂小学科技楼,建筑面积1879.1平方米。这座科技楼的建成,有效地推动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新桥小学 2011年,潮阳建筑设计院对新桥小学进行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检测,发现校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新桥村两委立即筹划进行学校的重建工作。2014年10月,由浩龙集团捐资388万元,茂盛针织有限公司捐资308万元,投入学校的重建工程。在历经3年之后,新的校舍于2017年11月全面竣工,建成四层综合教学楼1座,拥有18间教室和12间功能场室,同时配套了礼堂和运动场。

潮港小学 潮港小学原来的校舍均为平房。1985年10月,香港同胞郭汉杰捐资75万元,在原来的学校里重建了1栋面积450平方米的三层教学楼,1栋面积1200平方米的礼堂楼。1986年,郭汉杰再次回到家乡,为全校学生制作了校服,并为每位老师制作了1套工作服。对郭汉杰的善举,村里的群众至今依然念念不忘。


记录历史  致敬前辈

潮汕地区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向来有乐善好施、重教兴文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教育管理体制,乡村一级学校的建设归乡村负责,而正处于经济复苏阶段的乡村尚无足够的财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乡村学校的发展。面对这一情况,很多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同胞,以及很多在改革大潮中拼搏创业且有所成就的民间企业家,纷纷慷慨解囊回报乡梓,或捐资捐物兴建学校,或设立基金奖教奖学,使城乡每处学校都发生了喜人的巨大变化,以致民间流传有“汕头乡间最美的建筑就是学校”之说。华侨与乡贤这种致富不忘回馈桑梓的家国情怀,是潮汕历史形成的传统人文精神的延续。记录这些华侨与乡贤捐资办学的故事,研究和探讨其形成和运作的基础,对于传承和弘扬潮汕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会和研究中心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对改革开放以来华侨与乡贤捐资办学情况的田野调查,发掘和整理各地华侨与乡贤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事迹,以记录历史、致敬前辈、启迪后人,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汕头故事。

目前,在相关区县人大、政协的鼎力支持下,这项田野调查工作已顺利展开。我们所到之处,听到了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各地华侨与乡贤为家乡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一直被人们铭记。我们将陆续把各地华侨与乡贤捐资办学的故事予以刊出,最终还将连同采集到的建校碑文和捐资芳名录等资料一起结集出版。我们相信,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些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片断历史,必将告诉未来和启迪后人,让更多的后来者加入到重教兴文的行列中来。欢迎广大的读者朋友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调查采访线索,来函请发电子邮箱:cslswhyjh@163.com。

  郑鸿奇  陈文兰  陈珊娜  摄影报道

编辑:胡晓娜 发表日期:2022年08月29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