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大峰信俗”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行善为先”在海内外生根发芽——

传播“善”的种子 彰显爱的力量

  大峰慈善文化节现场
  走访慰问老寿星,传承慈善精神

每年大峰祖师诞辰、春祭大典和盂兰胜会等重要日子,来自海内外善堂的代表等,齐聚潮阳和平镇,缅怀先辈,传承慈善精神。

“大峰信俗”是民间信仰大峰的各种习俗的统称,它以弘扬大峰慈善文化为载体,行善积德,连结潮人爱心。记者了解到,因大峰信俗而形成的潮汕慈善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今年,这一古老的传统习俗入选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日,记者走访大峰信俗市级“非遗”传承人陈高发,倾听他和大峰的故事,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大峰信俗根植潮汕土地

“大峰信俗作为传播至世界各地的海内外潮人共享的一种宝贵文化遗产,应加大传承与弘扬的力度。” 陈高发是大峰信俗文化传承人,潮阳和平宋大峰福利会党支部书记、荣誉会长。说起大峰信俗,他侃侃而谈:“大峰慈善文化源于潮汕先民对大峰祖师的纪念和信仰,主要是弘扬‘扶危济困、扶弱助残、热心公益、造福民众’的慈善博爱精神,体现了潮汕人民从善向善、助人为乐、关心公益的道德风尚。”

大峰信俗源于大峰祖师,元朝徐来撰写的《报德堂碑记》、明朝隆庆年间的《潮阳县志》等都有关于大峰祖师事迹的记载。北宋宣和二年,大峰祖师从福建游历至广东,来到潮阳县蚝坪(今和平镇)。正逢旱灾和瘟疫,大峰祖师便在狮尾石(今大峰石)设坛,施医赠药,收尸埋骨。旱灾过后,当地百姓心存感激,真心尊敬并挽留他,于是大峰祖师便在后灵豁定居。

据《潮阳县志》记载,练江当时宽阔湍急,每遇风浪经常发生翻船事故。大峰祖师见此,发愿造桥以解民苦。他一边构思建桥的方案,一边募捐筹集造桥资金,之后携善款前往福建,从福建运回造桥所需的木石、粮食,并请来建桥名匠。在大峰祖师的主持下,不到一年桥体就建成了16孔。但在剩余2孔未完成时,大峰祖师因操劳过度与世长辞,圆寂时享年88岁。乡贤蔡谆继承其遗志,捐资续建头尾两孔,终告完工。

民众感念大峰祖师,将他供奉起来,由于大峰的事迹源于宋代,故后人称大峰为宋大峰祖师。祖师的功勋在地方志有记载,民间也有不少传说,经过近千年的沉淀,对大峰祖师的敬仰在潮汕演变成了大峰信俗。

善堂文化凝聚华侨华人

大峰祖师圆寂后,民众为了报答其恩惠,将他安葬于桥尾山北麓。随后,进士蔡震兴建“报德堂”,大峰也成为潮汕慈善事业的祖师爷。民众继之捐钱粮入堂,弘扬其慈善精神,从而影响越来越大。延至后来,粤东各地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也陆续设立善堂,弘扬大峰祖师慈善精神。

陈高发传承大峰信俗文化多年,接受采访时他说,先人留下来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一代代传下去。这些年来,陈高发走访了全球上百个善堂,他认为,作为传承人,他有责任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峰祖师的历史和文化,搜集祖师的相关史料,成了他走访善堂的主要工作,也是感到最幸福的事情。他告诉记者,汕头是著名侨乡,大峰信俗跟随潮汕先辈“下南洋”,走向世界各地,影响日渐扩大。粗略统计,目前海内外以弘扬大峰祖师慈善精神而组建的善堂已达四百多所。

“善堂成为了各地纪念大峰祖师的载体和场所,更是民间慈善机构。”陈高发说,大峰乐施好善的行为深受推崇,许多潮人兴建善堂救助弱孤者,形成善堂处处可见的独特景象。如今,善堂文化早已走出潮汕,成为全球华侨华人的精神纽带。在海内外 乡亲的共同努力下,大峰精神熠熠生辉,鼓舞着广大民众为建设幸福、和谐的社会而贡献力量。而大峰信俗在以和平宋大峰福利会的主导传承下,也成为弘扬大峰精神的重要手段。

搭建平台传承民俗文化

“每逢盂兰胜会、大峰祖师圣诞日和大峰祖师扫墓日,都举行大型的施济活动。”陈高发边翻看活动照片和视频边回忆:“海外侨胞们纷纷回家,通过参与活动表达对先祖的敬意。”陈高发说,这让海外侨胞们对“家”、对“根”,都有了更深的信仰和情结。

据陈高发介绍,上纪世九十年代以来,大峰墓苑周边在各界热心人士及爱国侨胞的捐赠下,已建设了粤东规模较大的大峰风景区及大峰医院,大峰也演变成地名。大峰风景区被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到风景区参拜宋大峰祖师的海内外侨亲、游客络绎不绝。

1999年,潮阳和平宋大峰福利会成立,一如既往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信俗活动,包括盂兰胜会、大峰祖师圣诞、春分祭拜、修桥铺路、施医赠药、扶危济困、抢险救灾、兴办公益福利事业等。在陈高发看来,如今,宋大峰已不是某一个人的名字,而是潮汕地区善堂慈善事业的代名词,大慈、大爱、大善的大峰精神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民俗。

“我们做到群体传承和活态传承,比如出版相关书籍、非遗文化进校园、创建大峰信俗主题网站等。”陈高发表示,老祖宗留下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弘扬传承,更好地展示潮汕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作者:□本报记者 陈文兰 文 摄 发表日期:2022年08月24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