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红头船的船主和垄主

  红头船的老板,称“船主”或“垄主”。一般地说,拥有一艘红头船的称为“船主”,拥有两艘以上的称“垄主”。

  蔡彦是早期红头船垄主。他是澄海程洋岗人,世代经营船运,雍正年间创立蔡隆盛商号,船垄(潮汕通俗称呼,指船务公司)设于樟林港一侧。乾隆初,隆盛号兴建楼房,命名“藏资楼”。藏资楼包括有货栈、客栈、住家、办事处。

  据蔡英豪先生考证,蔡彦的船队至少拥有6艘红头船,若加上“成记”“加合”糖业船运联营,就不止6艘。当年,蔡彦在樟林港赫赫有名,民间皆尊称他为彦爷,其商号“财势力足”,服务周全,被誉为“铁甲万”(潮人对保险柜的称谓,称赞该垄所属船只安全可靠,十分保险)。

  红头船主有独资经营、合股经营,也有贷款经营的。当时,蔡彦推行一种贷款,叫洋船债,或称红船债,是一种带开发性、保险性、福利性三性具备的贷款。

  蔡彦名下有众多船只,专门用于租借。有些商户没有足够资金造船或买船,但又希望经营红头船运输业务,可以借债租用蔡彦船只。蔡彦通过这种贷款,扶植了大批中小船主和商户,为他们提供了资金与经营的基础条件,也恤免了遭厄遇险者的债务,对樟林港的红头船业的发展起极大的促进作用,使红头船业蓬勃发展,港口货物交流越来越繁荣兴盛,对沟通东南亚贸易及移民发挥重要作用。(蔡英豪主编《海上丝路寻踪》)

  红头船的故乡樟林港,有多少名红头船老板?乾隆五十二年至五十七年,属于樟林港贸易最繁荣时期,樟林新围建造了当时广东省最大的天后宫。天后宫东西两庑有乾隆五十六年所立的22块建庙捐款碑,从碑记的内容可以看出,捐款者包括了粤东、闽南沿海数县的官员和士绅,也包括了来自韩江上游的嘉应州和大埔县的信众,而最主要的捐献者则是樟林港的“商船户”和“众槽船舵公”。在碑记中留名包括了林瑞合、陈胜瑞、陈有金、陈万金等48家“商船户”和90多对艚船的舵公。碑记提供一个数字,当时捐款船主就达48户,也就是说,当时,至少有48位红头船船主或垄主。

  作于光绪时期,流传于樟林民间的《游火帝歌》这样描述:

  积祖富贵也不少,发有洋船数十号。

  陈姓发迹号贞兴,一只庠发更才能。

  姓杨一号叫和裕,姓洪万昌意更兴。

  许姓有只美芝公,发有三号上威风。

  一号叫做万合发,二号叫做万合隆,

  三号叫做万合成,瓜册命爷更才情,

  一号洋船叫福顺,二号洋船是大升,

  余下船号说不完,唱出神事人知端。

  《游火帝歌》告诉我们:樟林港有众多船主和垄主,蔡、杨、洪、许、张、陈各姓均有崛起者,洋船有蔡万利号、万昌号、美芝号、和裕号、和春号、福顺号、玉顺号等一大批,单发有洋船垄主就拥有“洋船数十号”。其中一号船“万合发”号,二号船“万合隆”号,三号船“万合成”号,从吨位、设备、航行、收客信誉都屈指可算,被誉为“威风船”。

  嘉庆时期,涉及广东通匪案的林泮、林五,是当年樟林赫赫有名红头船船主。两人都拥有庞大的船队,林泮是西塘别墅的原始业主,林五则是新兴街的主要创建者。

  红头船船主推动红头船事业的发展,蓬勃发展的红头船事业又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商界巨贾。道光年间,隆都前美村人陈焕荣,外号阿佛,就是在樟林港红头船上当船工,后发展为船主,被人称为船主佛,他的后裔陈慈黉、陈立梅将他的事业发扬光大,成为富甲一方的黉利家族。                       (题照:刘小萱)

作者:姚望新 发表日期:2022年08月12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