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汕头

共同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市自然资源局上线就热点问题与市民进行交流

  近日,市自然资源局上线汕头融媒集团《民声热线》栏目,就新兴产业用地、城市停车难、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便民服务等方面与市民沟通交流。

  给出扶持政策

  自从市委、市政府确立“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发展思路以来,汕头的工业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也吹响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的新号角。围绕新发展思路、新发展目标,我市出台《汕头市新兴产业用地(M0)管理暂行办法》、《汕头经济特区现代产业用地供应办法》等相关政策,提供要素保障,助力高质量发展。

  由市自然资源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印发的《汕头市新兴产业用地(M0)管理暂行办法》于去年7月13日起施行。新型产业用地(M0),是指融合创新型产业功能以及相关生产服务、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配套设施的用地,是在传统三类工业用地之外,近年来新出现的工业用地类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整体提高工业用地的容积率和单位土地开发强度,提高配套服务设施所占比例,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培育先进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园区价值与品质的提升。2021年10月20日,立讯控股(广东)有限公司成功摘得华侨试验区东海岸新城新溪片区B05地块约240亩,投资建设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中心,这是我市首个新型产业用地(M0)项目。

  《汕头经济特区现代产业用地供应办法》则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从供应条件、供应年限、供应价格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据不完全统计,自《供应办法》实施以来,我市共出让现代产业用地27宗,出让面积1250亩,涉及冷链物流、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制造等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共同构建起我市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今年,也充分利用了特区立法权,准备把《供应办法》上升为《汕头经济特区现代产业用地管理条例》,将适用范围扩大至整个特区范围。

  目前,市自然资源局仍在制订工业用地“标准地”、“带方案”出让等相关政策。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给出扶持政策、提供要素保障。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是贯彻落实我市“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汕头市工业用地控制线划定方案》的出台,将对我市保障产业发展空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次划定将在上一轮80平方公里工业控制线基础上,将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工业用地纳入控制线范围,面积达163平方公里,规划人均工业用地面积由现状的18.5平方米增加至26平方米,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我市还将规划新增连片工业用地、重点产业项目意向用地,以及对未来产业发展空间有重大保障作用的工业发展备用地划入控制线内,并实行“占补平衡”等严格管理,确保全市重点工业发展空间得到有效保护。

  本次划定工作对较为零散的工业用地进行整合归拢,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促进镇村工业用地提质增效,进一步集聚形成工业集聚区,为本地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提供空间。  

  有效缓解停车难

  市自然资源局作为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一直高度关注“停车难”问题,长期以来就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最新一版停车专项规划近期将报市政府批准执行。专项规划的实施,将有效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

  根据我市城乡发展情况及机动车增长趋势,市自然资源局及时修订相关技术规定,进一步提高各类建设项目的停车配建比,要求新建的住宅小区、行政办公、文化体育、商业商务等设施配套建设的停车面积应占项目总建筑面积的30%以上,有效缓解汕头现阶段的停车需求。

  另外,我市还将停车场用地纳入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新建建筑物配建停车场,以及利用公园绿地、学校操场等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地,其建设规模应一并纳入建设用地供应计划。闲置土地依法处置后由政府收回、规划用途符合要求的,可优先安排用于停车场用地,一并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

  市自然资源局还将探索规划建设我市停车管理信息系统、停车诱导系统和停车泊位共享平台等相关措施,使闲置或时段性闲置停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确保社会公共停车资源有针对性地解决流动性、临时性的停车需求,多渠道、人性化解决城市停车需求。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城市空间发展蓝图,我市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实现“多规合一”。近期,汕头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网上公示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其主要亮点体现在战略性、协调性、基础性和约束性。

  该总体规划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汕头的定位要求,明确“国家经济特区、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城市定位,实现“活力特区、和美侨乡、粤东明珠”的美好愿景,引领汕潮揭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同时,延续“沿江、向海、拥湾发展”的发展脉络,构建协调发展的美丽国土空间新格局。生态空间方面,结合“三江四山,五湾一岛”的自然地理格局,打造陆域-流域-海域协同治理的生态空间格局;城镇空间方面,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构建“一心一轴两带四组团”的城镇空间格局;产业空间方面,依托大型产业集聚区优化形成“一环两带四极”的产业空间格局,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落地做好空间保障。

  交通设施方面,加快打造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快汕汕高铁、漳汕高铁规划建设,远景预留北上新通道,布局“二主三辅”5座铁路客运站,实现各城区30分钟内可达高铁枢纽,加快粤东城际铁路建设,完善辐射汕潮揭都市圈的“三环八射”高快速路网络,建设半小时生活圈。公共服务方面,高标准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建设区域教育、医养、文旅、商贸高地,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体规划严格落实各项约束性指标,强化资源环境底线约束,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任务,陆海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节约集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作者:李德鹏 编辑:纪素琦 发表日期:2022年07月20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