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澄海区溪南镇西社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每个领域,以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凝聚群众力量,干群同心同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和谐幸福西社”。
近日,省委宣传部公布了广东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获奖名单,共评出优秀案例30个,溪南镇西社村选送的思想政治工作案例《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获得优秀案例三等奖。
锻造坚强战斗堡垒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西社村有党员161名,“两委”干部7名,为了使每个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西社村党委坚持思想政治引领,倡导和培育拼搏、实干、创新、奉献和创业“五种精神”,使“两委”一班人能真正拧成一股绳,从整体上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
西社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广先告诉记者,为完善基层自治,西社村积极探索民主协商和民主决定的新形式,坚持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决策制度,村民的事情村民定、村民的事情村民管、村民的事情村民监督。“凡涉及村政事务,我们注重做好事前公开,向村民问计问策,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为鼓励党员、村民积极为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激发党员参政议政的热情,西社村设立了“优秀建议奖”,村民向村里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的,都给予奖励和表彰。西社村莲影公园是村民夜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有村民便向村委会建议增设体育健身器材。村委接受了该建议,在莲影公园增设了乒乓球台,这样一来,村民每天都可以到莲影公园打乒乓球,村里也不定期组织比赛,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几年来,西社村党员群众提出的建议就有近100条,为村民办了大量的好事实事。“优秀建议奖”的设立,为党员群众打开了参政议政大门,也成为西社村促进村务管理的有效机制。
与此同时,西社村坚持把群众关心的焦点、难点、痛点,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力点,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林广先告诉记者,在“三清三拆”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违建户林兄一家在村“两委”干部上门做思想工作后,充分认识到路旁杂屋存在的安全隐患,自行拆除违章建筑,不仅避免了对立情绪的出现,对周边群众也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党委引领、党员带头,西社村先后拆除村内违章搭建约1000处,根治了违章搭建现象。
弘扬乡村文明新风
走进西社村,记者看到一条充满潮汕特色的文化长廊,这条建在小河上、长600米的走廊营造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寓教育于群众的日常活动中。走在村内,道路平坦,环境整洁,公园、文化活动中心、市场、公厕、幼儿园等基础配套一应俱全。村里还自筹资金建设了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星光老年之家等,在莲影公园、文化广场等活动场所配置健身器材,为村民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提供场地。
近年来,西社村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积极培育文明新风,着力激活群众的内生动力,带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依托“书记工作室”“党群夜校”“党群微服务”等平台,定期为全村党员群众讲授党课。打造红色主题教育文化墙,让原本长满青苔的墙壁变成了宣传党的惠民好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引领干部群众不忘初心跟党走。以村宗祠古庙、杰出乡贤事迹为素材,在村内大力开展村史文化教育,力求以文化育人、以杰出人物的事迹感染人,以文化力量推进思想政治建设。
如今的西社村,美丽乡村建设快步实施,集体经济稳中有进。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以及省“村民自治示范村”“生态村”等荣誉称号。2021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4.9亿元,集体经济收入281万元,人均实际收入约1.76万元。
本报记者 蔡晓丹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