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始建于八九百年前,为我省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砖瓦窑遗址群——

后沟十六条窑灶保存完好

  后沟砖瓦窑遗址群一角
  一处砖瓦窑的内部形状
  部分砖瓦坯的制作工具
  狭窄的砖瓦窑入口
  一处砖瓦窑顶部已残缺的“窑田”

  在澄海后沟村东面沿南溪河一带,自北往南约六百米的河边,旧时被村里人称之为“火焰山”,这里是后沟砖瓦窑遗址群所在地。早在八九百年前,此处开始建窑,连片的窑灶、热火朝天的烧窑场面常年给人高温炙热的感觉。大量砖瓦在这里制成之后,通过堤岸的货运码头,运至樟林港、汕头港等港口销往海内外,对潮汕建筑业起了重要作用,更为海上丝绸之路“添砖加瓦”。

  窑区现保存下来的窑灶有16条,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是广东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砖瓦窑遗址群,已被列入第七批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

  

  曾是后沟村“名片”

  高峰期有30多条窑灶

  砖瓦窑遗址群所在的后沟村位于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东南部,旧时是澄海、潮安和饶平三地交界处,交通方便,加上近山临江,自然条件优越,是发展制砖瓦业的天然宝地。

  原后沟村书记许喜名年轻时曾在窑区临时帮过工,他告诉记者,这段南溪河也叫山尾溪运河,是北宋(1086年)盐官李前主办开挖的,运河开通之后,后沟的船运十分便捷,可以低成本从附近各地运来优质泥土,具备了优良的建窑条件。瓦窑业是后沟村的传统工业,近一个世纪以来,后沟村是潮汕砖瓦窑业主要产地之一。后沟砖瓦窑所用的泥土,都是韩江流域冲积土中的“黄枝土”,土质好,加上世代相传的制砖瓦技艺,产出的窑产品“熟火”耐风化,远近闻名,是后沟村的一张“名片”。

  据介绍,后沟窑在明清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清末民初,后沟窑主要以家庭继承方式组织生产,乡村中的很多家族都曾投资建窑烧制砖瓦。每个窑都有名号,如东窑、仁合、正盛、振丰、道合等等;有的窑先后拥有过多个名号,因同一条窑不同时期由不同人经营,便会随着经营者而更改窑名,如倡成窑曾名“书盛”,向南窑原曾名“泰盛”等等。这些流传下来的窑号,见证了历史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后沟窑实行公有化,成立了后沟砖瓦厂,砖瓦业得到迅猛发展。根据1986年版《澄海县地名志》记载,当时后沟砖瓦厂(窑)建筑面积43500平方米,职工(含季节性临时工)300人,是澄海县最大砖瓦厂。后沟砖瓦业在1958年达到最高峰,窑区共有窑灶30多条,成为后沟村的经济支柱产业。

  许喜名告诉记者,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砖瓦窑改为个人租赁经营。到了90年代,现代建房基本采用钢筋水泥结构,极少有屋顶仍盖瓦片,墙砖也都采用价格较为便宜的煤烧砖,传统砖瓦需求越来越少,窑区上的窑灶陆续停产,只有其中的“北窑”延续经营至2010年才正式停产。

  烧砖制瓦工艺繁复

  环环相扣汇聚民间智慧

  目前一部分窑灶已经倒塌,但仍有16条窑灶基本保存完好,此外还保留有多处办公场地遗址。记者在现场看到,窑灶呈椭圆形状,窑门狭窄,窑壁却足有两米左右的厚度,进入时如同穿过了一条小巷。进入窑灶内部,只见窑壁是用砖土垒成,足有两层楼的高度,没有任何立柱,全靠力学弧度支撑。下方比较宽敞,往上越缩越小,到了窑尾处就只剩下一个小洞口,小洞口所处的窑灶顶部叫作“窑龟尾”。

  许喜名说,后沟村继承了古老的制砖瓦方式,使用的是传统的手工制作。第一道工序是用瓦模和砖模手工制作砖瓦坯。制砖瓦坯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制坯工每天在瓦埕高温烈日下不断弯腰作业,因为砖瓦坯要靠阳光晒干,阳光强、温度高进度才更快,所以当中午最高温时不能停工,人体的能量和水分消耗极大,所以制坯工的午餐都是吃稀粥,因为白米粥既饱腹又解渴。许喜名的父亲就是一名制坯工,他小时候常给父亲送粥,父亲午餐的粥都是分几次吃,吃一点填腹后,就赶快去收砖瓦坯,工作一段落后又再吃。只要天不下雨,制坯工们天天都是这样劳作。

  砖瓦坯制作完成之后,接下来的工序是将砖瓦坯搬至窑灶中垒起,这叫“入窑”。垒坯时砖坯要垒在外侧迎火面,里侧垒放瓦坯及风炉坯等。垒坯是难度较高的技术工种,当垒到一定高度,有点像杂技表演一样,下面的人将砖瓦坯往上抛,上面的人接住后垒上去,一直垒到窑龟尾处,最上面的人就直接从窑龟尾钻出去,然后把窑龟尾用城砖(梯形泥砖)和砂浆泥封闭起来。

  接着就进入烧窑的环节。窑门的对面窑壁里筑有三根烟囱用以透气,窑门则是用来烧火添加燃料的地方。许喜名说,一窑砖瓦需要烧制20天左右,这段时间需要窑工日夜轮守不断给窑火添加燃料,保持窑火不熄,直到技师确定“熟火”才停火,将烟囱封闭。

  窑熄火后的工序是“上水”。建窑的时候,师傅会在窑龟顶沿瓦窑外面最高处用窑砖和泥土筑一条环形小沟,叫“窑田”,就是为“上水”之用。砖瓦烧至成熟后,有窑工专门负责从附近南溪河挑水,一担担挑上窑龟顶,浇进窑田中,要不断挑水浇一星期,每窑差不多要挑近一千担水,让这些水慢慢渗下窑壁。“上水”的目的是让窑里烧熟的砖瓦呈现青灰色,并使质地坚硬耐风化。挑水窑工每天需连续挑水登高劳作,非常辛苦,因而砖瓦窑一般需建在河边,以方便挑水。

  砖窑烧制完成后,就开始拆砖瓦。许喜名说,拆砖瓦也有技法。这时需要借助梯子,由下而上抽取出部分砖瓦,形成一条条“砖瓦梯”,这样在梯子够不到的地方,从高处搬砖瓦时就可以直接从砖瓦梯上下了。制砖瓦的整个过程充满了各种民间智慧。

  文化遗存见证历史

  修缮保护工作将启动

  传统产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停息,但这片砖瓦窑遗址群依然发挥着作用,成为研究传统砖瓦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许秀莹告诉记者,砖瓦窑遗址逐渐引起文史爱好者的关注,并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目前发现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文史资料。澄海文博会的余俊丰在饶平三饶一处建于明代成化年间的古建筑中,发现一些古城砖上有的标记了“隆眼城七图许盛”字样,隆眼城就是隆都在明代的称谓。清末民初,窑灶主要以家族继承方式组织生产,一些家族拥有多条窑。窑主后代许剑瑜现保存有清代记录“公妈”忌辰时间的“月粉牌”,其背面就有对家族拥有的三条窑的取土时间作了记录。后沟的窑主大多家道殷实而又急公好义。近年乡间发现一石碑,记录光绪十二年乡村建设水涵捐款名单,其中就有后沟瓦窑“道合”“占合”之窑名。而在战争年代,很多窑主为了支持革命事业,纷纷解囊捐资,甚至为此身陷囹圄。

  后沟村第一书记陈镇锋告诉记者,后沟砖瓦窑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庞大,产品质量上乘耐风化,对研究潮汕地区砖瓦窑制作工艺具有重要价值。后沟村的发展与砖瓦窑业历史密切相关,后沟窑是乡村特色产业的典型,对研究潮汕地区乡村经济构成和发展有重要价值。另外,该砖瓦窑遗址群对研究潮汕乡村居住风俗和建筑历史也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村里收集整理了村窑历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览于后沟大宗祠堂,并展出村里较有代表性的万兴昌古瓦屋,将后沟窑的历史感和美感更好地呈现在游人和文史爱好者面前。接下来后沟村将以“修旧如旧”为宗旨,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对后沟砖瓦窑遗址群进行修缮,做好遗址群的保护和管理,举办系列考古学术活动和乡村文旅活动,传承砖瓦窑文化和制作工艺,彰显历史人文内涵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作者:许玉璇 摄影 林少然 编辑:张梅 发表日期:2022年05月25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