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华侨与乡贤:汕头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捐资办学田野调查(3)

潮阳和平篇

潮阳区和平镇是著名侨乡,也是经济重镇、教育强镇。改革开放以来,当地侨居海外的乡亲及国内各地的乡贤热心家乡的教育事业,慷慨捐资办学的义举十分踊跃。据不完全统计,该镇中寨小学、下寨小学、里美小学、练北小学、玉华小学、下厝小学、下厝初级中学、新龙小学、和平初级中学、潮联小学、中寨中学、南侨中学等13所学校,累计收到海外侨胞及国内乡贤捐资建校的资金总额1.636亿元。

“建校为家乡,圆了我的人生梦”

和平乡贤马伟武、马馀雄捐资8000万元建设力嘉中学

  力嘉中学校园

  力嘉中学是潮阳南侨中学的高中校区。我们走进校园,立刻就被眼前规模宏大的现代化校舍所吸引。这座学校由香港力嘉集团董事长马伟武及其弟马馀雄全额捐资兴建而成。在学校的落成庆典上,马伟武深情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和平是我的家乡,我对和平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今天为家乡捐建一所学校,可说是圆了我的人生梦。”

  马伟武出生于潮阳区和平镇里美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59年移居香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马伟武的父亲经常带他从香港回家乡探亲,也常常为乡里乡亲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在父亲乐善好施言行的耳濡目染下,马伟武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艰苦打拼之后,他创办的力嘉集团终于成为国内纸品及包装印刷行业的翘楚。这个时候,已经离开家乡多年的马伟武在心中燃起了报效家乡的热情,决心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

  2005年,建在里美村并有六十多年历史的南侨中学,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已经得到马湖北等热心乡贤的两次捐款,对学校的校舍进行了改造,完成了东畔教学楼和泰兴楼的兴建,使学校的教学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尚有不少教室以及教工宿舍和礼堂还保持平房状态,未能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看到这一情况,马伟武即发动包括力嘉集团在内的12家企业及个人,捐资100万元投入南侨中学西畔教学楼的建设,从而使得南侨中学的校舍规模基本成型。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南侨中学产生了新的发展需要。最为迫切的问题就是教室不足,甚至出现一个教室挤坐近百名学生,以至在楼房天台搭建临时教室的情况。为了更为妥善地解决学校办学场地不足,教学设备紧缺等问题,马伟武和他的弟弟马馀雄商量,决定再奋力一搏,独资捐建一座南侨中学的全新校区即力嘉中学。

  于是,在当地党政部门的支持下,和平镇里美居委无偿提供了100亩的建设用地,马伟武兄弟先行筹集4000万元投入学校第一期工程的建设。该建设项目包括教学楼、科学楼、行政楼、教师宿舍和体育馆,工程于2010年11月奠基,至2012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接着,马伟武又分别于2013年6月和2014年11月续建了两栋学生宿舍楼,于2020年4月续建了综合楼和400米标准化运动场。整个学校的总建筑面积达到25100平方米,投资总额达到8000万元人民币。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马伟武并非富商巨贾,他自身的生活十分俭朴,却甘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甚至于变卖资产。当他们兄弟决定捐建力嘉中学时,由于当时他的生意也急需资金周转,手头一时不甚宽裕,为了确保学校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他们毫不犹豫地把一处位于黄金地带的工厂卖了,同时用自家的产业作抵押向银行贷了款,合在一起凑足了基建工程所需的4000多万元资金。在力嘉中学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马伟武兄弟除了出钱还倾注了大量心血。每个周末,他们兄弟两人都要轮流从香港回到潮阳,一早就出现在学校的建设工地上,亲自检查施工的进展情况,严格把好工程的质量关。有时为了能够早点到达工地,他们6点多就从香港到达深圳,再驱车赶往潮阳,连早点都在车上吃。学校建成以后,马伟武兄弟还时刻关心学校发展,出资130多万元设立了汕头市潮阳南侨中学力嘉集团奖教奖学金,用于奖励教学和学业成绩优异的师生。

  马伟武捐资兴学的义举,已经在和平镇和潮阳区传为佳话。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潮汕地区历代乡贤致富不忘本的高贵品质和光荣传统。他们是潮汕人的骄傲,是潮汕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骄傲。


“我们现在读书也有楼梯可爬了”

中寨、下寨等学校在华侨、乡贤支持下美丽蝶变

  中寨小学校园

  下寨学校礼堂

上世纪八十年代,潮汕地区的乡村小学大多还办在乡村的祠堂里,办学环境和教学条件都相对比较简陋,有的地方的学生得从家里自带小凳子去上课。像和平镇的中寨学校、下寨学校,大都处于这种状况。

1985年,很多旅居泰国的侨亲和香港的乡亲回乡看到当时的办学情况,都纷纷向当地的领导表达了愿意捐资建设新学校的意向。在中寨村,旅泰的侨胞马木有、马日章,带动206名旅泰和旅港的乡亲,分别捐出从100港元至45万泰铢不等的资金,共筹得资金折合人民币195万元,新建了中寨学校,其中包括9栋教学楼、4栋教师宿舍楼,以及礼堂、游泳池等附属设施。

1987年4月,中寨学校终于由祠堂搬迁到环境优美的新校舍。在当时农村楼房稀少的情况下,这座楼房式的新学校成为村里的一道独特风景。学生们走进这座带有楼梯的新校舍,都感到既新鲜又兴奋,不少人挤在楼梯里爬上爬下,开心地说道:“我们现在读书也有楼梯可爬了。”

拳拳赤子心,悠悠乡梓情。多年来,旅居国外以及身处国内各地乡贤的热心捐助,为和平镇解决了学生就学难的问题。他们关注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反哺家乡为己任,不断推动家乡的教育事业更上层楼的行为,受到了家乡上下的一致好评。除了上面提到的中寨学校外,家住香港的下寨乡贤马松深,也于1986年捐款680万元,为下寨学校建造了2栋三层教学楼和礼堂,建筑面积共达3300多平方米。郑银香等泰国华侨和港澳同胞于1990年共捐款120多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的练北小学新校舍。香港同胞廖光明和珠海科技大学董事长廖立国等社会贤达,于1997年捐资348万多元重建了玉华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3320平方米,大大改善了五和陈厝寮片区和东宵片区大约5000村民的子女入学问题。旅泰侨胞通泰公司的董事长吴锡溪,于2000年带动侨胞解囊捐资筹得资金759万元,作为下厝小学建设分校的费用,解决了下厝小学的燃眉之急。旅港乡贤马锡泉于2012年,为解决村里的学生能够就近入学,捐出了2000多平方米的土地和30万元资金建造下寨小学东洋分校,还花费21万元为该校配套了一间电脑室。广大侨胞和乡贤捐资兴学的善举,现在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广为传颂的故事。


捐资助学是和平众多旅外乡亲的共同心愿

在潮阳区和平镇,华侨和乡贤慷慨捐资帮助家乡经济发展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有许多华侨和乡贤通过捐资办学等方式,为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龙小学

旅泰侨胞通泰集团的吴锡溪、吴锡鸿,于1999年捐出280万元人民币,为新龙小学建设了大礼堂和综合楼,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这个家族的成员早年离乡背井前往泰国打工,在历经沧桑之后业有所成,仍保持勤劳俭朴的优良传统,却对家乡的公益事业充满热情和毫不吝啬。在新龙小学礼堂在建期间,吴锡溪和吴锡鸿还多次带着子女返乡关心工程进展,其热情和细心令人感动。此外,乡贤吴伟、吴国兴和郑浩忠,于2009年捐资535万元人民币,为新龙小学改建教学楼和配套学生课桌椅。工程于2010年动工建设,至2011年交付使用,有效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乡贤吴政光也于2009年捐资65万元,为新龙小学溪北校区建了一栋教师宿舍楼,为住家远离学校的教师解决了在校住宿的困难。

★下厝初级中学

以通泰集团为首的旅泰华侨,以及散居在国内各地的乡贤和各界热心人士倾力报效桑梓,于2001年1月捐资805.1万元,为和平下厝初级中学建设了一座综合教学楼,帮助学校解决了因教室和功能室短缺制约办学成效的燃眉之急。

★中寨中学

旅港同胞周松堦是潮南峡山人。他于2009年初得知母亲故里潮阳和平的中寨中学正在申请扩办高中部的消息,立刻决定捐资700万元人民币,为学校建设一座礼堂综合楼,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同年,学校申请扩办高中的要求获得批准,成为一所公办完全中学。2010年,中寨中学的综合大楼落成剪彩,周松堦虽已年逾古稀,仍坚持前来参加庆典仪式。在看到家乡发展欣欣向荣,学校办学卓有成效的情况时,他又主动提出要设立“周松堦奖优助学金”,每年捐资20万元,十年连续不辍共捐出资金200万元人民币。

★里美小学

出生于和平镇里美村的马定伟,是泰国华人的米业巨头。他虽身处国外,却始终心系故园。1986年,随着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家乡的里美小学计划新建一座礼堂。当乡亲们将这一计划告知他后,他立刻欣然应允出资建设。这座新礼堂建成后,成为学校举行学生集会、文艺表演和室内体育运动的良好场地,满足了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乡亲们为了表达对马定伟的感谢之意,决定用马定伟父亲的名讳将礼堂命名为“玉轩堂”。1991年,马定伟先生再次慷慨解囊,出资为里美小学捐建了一座教学楼。

在和平镇,像这样慷慨捐资兴学的华侨和乡贤的事迹还有不少。如深圳德菲集团的杨少强,捐资140万元修建了和平初级中学的礼堂、行政楼和教师宿舍,美化了学校的整体环境;深圳市时景实业有限公司的陈景芳,捐资2000多万元为和平潮联小学新建和改建了两座教学大楼,优化了育人环境等等。这些华侨和乡贤,很多都是少小离家,在国外或他乡艰苦打拼,但潮汕人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都深深烙印在他们的心中。因而,他们往往一有机会便以各种方式回馈故里、报效祖国。他们深厚的桑梓情怀和乐善好施的美德,也都深深地被家乡的人民所铭记。


记录历史 致敬前辈

潮汕地区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向来有乐善好施、重教兴文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教育管理体制,乡村一级学校的建设归乡村负责,而正处于经济复苏阶段的乡村尚无足够的财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乡村学校的发展。面对这一情况,很多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同胞,以及很多在改革大潮中拼搏创业且有所成就的民间企业家,纷纷慷慨解囊回报乡梓,或捐资捐物兴建学校,或设立基金奖教奖学,使城乡每处学校都发生了喜人的巨大变化,以致民间流传有“汕头乡间最美的建筑就是学校”之说。华侨与乡贤这种致富不忘回馈桑梓的家国情怀,是潮汕历史形成的传统人文精神的延续。记录这些华侨与乡贤捐资办学的故事,研究和探讨其形成和运作的基础,对于传承和弘扬潮汕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会和研究中心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对改革开放以来华侨与乡贤捐资办学情况的田野调查,发掘和整理各地华侨与乡贤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事迹,以记录历史、致敬前辈、启迪后人,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汕头故事。

目前,在相关区县人大、政协的鼎力支持下,这项田野调查工作已顺利展开。我们所到之处,听到了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各地华侨与乡贤为家乡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一直被人们铭记。我们将陆续把各地华侨与乡贤捐资办学的故事予以刊出,最终还将连同采集到的建校碑文和捐资芳名录等资料一起结集出版。我们相信,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些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片断历史,必将告诉未来和启迪后人,让更多的后来者加入到重教兴文的行列中来。欢迎广大的读者朋友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调查采访线索,来函请发电子邮箱:cslswhyjh@163.com。

  郑鸿奇  陈文兰  陈珊娜   文/摄

编辑:胡晓娜 发表日期:2022年05月16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