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华侨与乡贤:汕头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捐资办学田野调查(2)

  潮阳区金浦街道是我们这次田野调查的第二站,期间同样听到和看到许多华侨及乡贤为家乡捐资办学的动人故事。据不完全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金浦街道辖下除金堡中学外,仅金浦中学、寨外乡郑云章学校、南门小学、梅东小学、大沟小学、梅东幼儿园等6所学校和幼儿园,累计收到海外侨胞及乡贤捐资建校的金额就达7100多万元。

“我只是想为家乡做点好事”

金浦乡贤郑开德捐资2.6亿元支持家乡建成金堡中学

  金堡中学建校碑记
  这辆自行车陪伴郑开德走过艰辛的创业路
  金堡中学全景

  在潮阳区金浦街道的三堡村,郑开德是一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慈善家。早在十年前,村里道路的改造、自来水管道的铺设、生活困难家庭的接济帮扶,都有郑开德的担承。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他分四期陆续捐出2.6亿元人民币建成颇具规模的金堡中学,解决了金浦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更成为四乡六里到处传诵的一桩美谈。现已年逾八旬的郑开德,也因此被授予了“南粤慈善家”“南粤新乡贤”等光荣称号。

  从28寸自行车开始的创业路

  走进清新洁净、环境优美的金堡中学校园,立刻被眼前一幢幢整齐划一的教学楼、一间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一应俱全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所吸引。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该校的校史展览厅陈放着的一辆出产于上世纪中期的红棉牌28寸自行车。这部自行车的主人,就是捐资建设金堡中学的深圳市德惠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开德。金堡中学校长李先达给大家讲述了郑开德先生当年艰苦创业的故事。

  郑开德出生在潮阳金浦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的郑开德,白天在田间劳动,夜晚到练江捕鱼,是当地的一名渔耕好手。为了寻求更大发展,郑开德卖掉了自己的渔船,拿着卖船的120元钱,加上向好友借来的70元钱,买了这一辆28寸的红棉牌自行车。用这么一辆自行车,郑开德当上了载客拉货的车夫,一次拉上三四百斤的货物,穿行于周边的各个乡镇之间,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改革开放以后,郑开德又抓住机遇,在村里办起了花生榨油加工厂。那段日子里,他废寝忘食,日夜盯守在榨油机旁。在他的悉心经营下,工厂的生意如火如荼,为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80年代末,郑开德再次启程,勇闯深圳开辟新天地。此时已经年过五十的他,组建了一支工程队,开始对外承揽基建工程,不久又以这支工程队为基础组建起一家大型建筑公司。及后,随着事业不断发展壮大,郑开德开始进军内外贸易市场,与夫人郑惠銮联名注册成立了德惠国际(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事业发展蒸蒸日上。

  一顿“价值”千万的食堂便饭

  2003年,金浦还没有一所完全中学,教育资源十分紧缺,校舍不足,学位紧张,每年大约有400名学生未能读完初中,还有200左右名学生必须跑到城里上高中。面对家乡的子弟就学难、升学难的状况,郑开德萌发了回乡捐资兴学的念头。当在深圳的事业有了发展以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开始在郑开德先生的心中发酵。他于是决定捐出500万元资金给家乡建学校,为家乡子弟解决入学难问题。不久,赴深公干的潮阳区领导拜访了他。在经过一番倾心恳谈之后,郑开德又爽快地承诺将建校的捐款增加到1100万元。

  2003年8月底,郑开德从深圳返回家乡,潮阳区的有关领导得知消息后专门与他见面,并在区政府的机关食堂请他吃了便饭。席间,潮阳区的领导称赞他为家乡捐资建校的善举,诚恳地表示政府部门会全力以赴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确保学校建设顺利推进。郑开德当即表示“只要政府在教育规划、师资力量等软件的投入上有保证,我愿意在学校的硬件建设方面做到最好,在原来一千万元捐资的基础上再追加一倍的投资!”

  机关食堂的一顿便饭“价值”千万元的佳话,就这样很快流传开来。郑开德自然也是雷厉风行,随即从深圳带来自己的施工队伍,风风火火地投入了学校的施工建设。学校24000平方米教学楼的第一期工程于2004年8月完工并投入使用以后,郑开德又在2005年4月、2007年3月和2008年11月,分别展开第二、第三和第四期工程,依次完成了高中部教室、同德礼堂、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田径运动场等项目的建设,使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

  如今,金堡中学已经成为潮阳区以至汕头市的一道靓丽风景。这所学校的建成,不仅为当地有效地解决了初高中学位短缺的问题,而且还被打造成为一块在全区响当当的教育样板。金浦的群众现在每一提到郑开德大手笔捐资办学的故事,都无不称赞他为家乡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我捐资办学不是为着留名于后世”

  郑开德为家乡公益事业捐出的资金总额是首屈一指的。但是,熟悉郑开德的人都知道,他的生活十分俭朴,衣着十分朴素,而且令人敬佩的是他从不贪图虚名,做事从不造作,更从不张扬。他捐巨资建设学校,自始至终没有向政府提出半点附加条件,甚至当人们提出以他的名字命名学校时他都坚决拒绝。他说:“我捐资办学只是想为家乡做点好事,不是为着留名于后世。”接着又有人提议,学校既然不以先生的名字命名,那么就以先生的祖居地三堡村来命名,干脆称之为“三堡中学”。郑开德听后仍然不同意,他说:“这是大家的学校,不要让三堡的子弟今后产生狭隘的优越感,说这是三堡人的学校。”尊重他的意见,大家最后将学校定名为“汕头市潮阳区金堡中学”。后来,学校想将郑开德的名字嵌入校训,称之为“开智立德”,也被他修改为“立德博学”。

  郑开德经常对金堡中学的校长李先达说,我捐资建设这所中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有书读和读好书。学校要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使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接受好的教育,首先学会做人的道理,不要片面地去追求升学率。郑开德还经常为学校的师生题词,在题词中寄寓他对学校和师生的期望。学校结合郑开德的办学理念,提出“先成长,再成材”的育人观和“让学生走得出,走得远”的学生观,注重教学的方法和实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011年11月,为了促进金堡中学的持续发展,郑开德倡导设立了金堡中学德惠教育促进会,筹集了4000多万元的奖教奖学基金,专门用于奖励勤勤恳恳工作、教学业绩优异的教师,以及孜孜不倦求学、学业优秀的学生。2014年金堡中学举行建校十周年校庆,郑开德又捐出一笔资金作为扶困助学的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中学以至大学的学业。


潮阳乡村首座楼房式学校

金浦寨外乡的郑云章学校,是由旅港同胞郑翼雄于1989年和1991年先后捐资1100万港元兴建的。

郑翼雄远离故土,却经常关注家乡教育事业的状况。1988年,他获悉家乡的孩子就学难,而且学校的校舍十分简陋,已有家乡的贤达捐出几十万元谋划重建学校,但资金尚远远不足。于是,郑翼雄立即慷慨解囊捐出资金 555万港元,助力家乡学校的建设。更为可贵的是,郑翼雄尽管商务繁忙,仍对家乡建校之事高度重视,全过程都积极参与。他亲自审查图纸,协助选择校址,即使回到香港仍不时来电来函询问学校工程进展情况。1989年9月1日,这座两层楼高的教学楼竣工投入使用。1991年,郑翼雄听说金浦的初中学位依然紧缺,又再次捐出资金把原来的两层楼房扩建为三层,并把三楼设立为中学部,解决了本校的小学毕业生升读初中的需要。

当时的乡村学校多以祠堂为教学场所,即使新建的学校也鲜有楼房,寨外乡这座三层楼的校舍可谓独树一帜,成为当时潮阳区乡村的首座楼房式学校。


全家动员为家乡捐资建校

南门小学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教学设施齐全,并全部实现了电教化。学校能够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可以说离不开侨亲乡贤的无私奉献,其中郑作治一家捐资1070万元的事迹尤为令人称道。

南门小学创办之初是利用本村的祠堂作为教学点的。1989年,南门村委会筹得资金400多万元,其中包括19位旅港同胞及旅泰侨胞捐献的港币33.79万元,择址于南门农场中路,分二期建成了一座庭院式的新校。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南门小学的环境及办学条件仍然未能满足教育现代化的需要。获悉这一情况后,情系家乡的郑作治立即与子女商议,在自家资金并不充裕的情况下,一家人决定齐心协力捐资帮助家乡扩建学校。

2003年,郑作治夫妇率先拿出自己多年积蓄的7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随后又陆续累计捐出资金300多万元,在南门小学兴建一幢四层高的全新教学楼。2004年9月,这座教学楼竣工落成,总建筑面积2711.46平方米,所有的教室都配备了电脑、投影设备等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学之际,孩子们都惊喜地说:“我们现在的教学楼和城里的学校一样漂亮!”

2012年,郑作治儿子属下的深圳豪霆实业有限公司又捐资700万元,为南门小学建设了“教工楼”和另一座教学楼。工程兴建期间,郑作治年届70高龄的夫人陈惠英,不顾身体虚弱,也不顾寒来暑往,入住施工现场跟班协调有关事宜,目的是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她说:“我们全家最高兴、最开心的事,就是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件好事。”


“为教育事业花钱我乐意”

☆梅东小学

1989年春,为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金浦梅东村的旅外侨胞及乡贤合计捐资200多万元,兴建了梅东小学的礼堂,为学校师生的学习和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12年10月,梅东村的郑明添、郑兴利、郑汉民、郑俊池、郑少初、郑锦清等40多名乡贤,又合共捐资人民币2700多万元兴建梅东小学的综合楼和教师宿舍。

2016年9月,梅东村乡贤郑明添个人捐资150万元,为梅东小学改造了运动场。

对于能够为家乡捐资兴学做点事,梅东村的乡贤心里都十分高兴,用前后捐资共1860万元的郑明添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花钱我乐意!”

☆大沟小学

大沟小学原来只有1幢教学楼,办学条件十分简陋。2006年秋,香港同胞吴仲敏捐出资金50万元,连同镇政府和村筹到的48万元,建设了一座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3.4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使学校发展的条件得到了满足。在大楼落成之时,大沟小学的师生很想当面向吴仲敏表示感谢,然而吴仲敏却一直没有露面。或许在处事一向低调的吴仲敏看来,这件事根本不值一提,只要能够帮助家乡做点实事,他的心愿就满足了。

☆金浦中学

金浦中学的运动场不仅有名字,而且在这个名字背后还有感人的故事。

2012年,学校因扩建教学楼,运动场需要南移,且原有的运动场为煤渣跑道,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2014年新春,适逢金浦中学八一届校友聚会,身为深圳市嘉安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校友郑明添,以及身为韶关市富康物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校友郑少初,热情地捐出260多万元人民币,为学校修建了运动场及配备了各种运动设施。这个修建后的运动场,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优质、安全、舒适的运动环境,也使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为了感谢这两位捐资的校友,想请他们为运动场起个名字,结果郑明添和郑少初都不愿意张扬,最后表示就用八一届校友集体的名义,将这个运动场命名为“八一运动场”。


记录历史 致敬前辈

潮汕地区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向来有乐善好施、重教兴文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教育管理体制,乡村一级学校的建设归乡村负责,而正处于经济复苏阶段的乡村尚无足够的财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乡村学校的发展。面对这一情况,很多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同胞,以及很多在改革大潮中拼搏创业且有所成就的民间企业家,纷纷慷慨解囊回报乡梓,或捐资捐物兴建学校,或设立基金奖教奖学,使城乡每处学校都发生了喜人的巨大变化,以致民间流传有“汕头乡间最美的建筑就是学校”之说。华侨与乡贤这种致富不忘回馈桑梓的家国情怀,是潮汕历史形成的传统人文精神的延续。记录这些华侨与乡贤捐资办学的故事,研究和探讨其形成和运作的基础,对于传承和弘扬潮汕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会和研究中心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对改革开放以来华侨与乡贤捐资办学情况的田野调查,发掘和整理各地华侨与乡贤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事迹,以记录历史、致敬前辈、启迪后人,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汕头故事。

目前,在相关区县人大、政协的鼎力支持下,这项田野调查工作已顺利展开。我们所到之处,听到了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各地华侨与乡贤为家乡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一直被人们铭记。我们将陆续把各地华侨与乡贤捐资办学的故事予以刊出,最终还将连同采集到的建校碑文和捐资芳名录等资料一起结集出版。我们相信,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些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片断历史,必将告诉未来和启迪后人,让更多的后来者加入到重教兴文的行列中来。欢迎广大的读者朋友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调查采访线索,来函请发电子邮箱:cslswhyjh@163.com。

作者:郑鸿奇、陈文兰、陈珊娜 编辑:胡晓娜 发表日期:2022年05月09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