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对于潮剧表演,从艺六十多年的方展荣将其归结为“三法”——

塑造传神角色,除了观察还要“找感觉”

  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方展荣

  阳春三月,首届国际潮剧文化研修班如期举行。研修班聘请了潮剧艺术家、文化学者、大学教授为演员们授课。4月7日上午,方展荣老师为学员们讲授《表演三法》,我在线上同步聆听了这一精彩的课程。

  方展荣是著名的潮剧表演艺术家,从11岁进入剧团,至今已结缘潮剧六十几载,所塑造的戏曲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在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他逐步形成诙谐风趣、干净洗练、举重若轻、以象传神的独特表演风格,被誉为“一代儒丑”。这次讲授的《表演三法》,包括行当法、技巧法、表演法,这既是方展荣从事潮剧表演60多年来的心得体会,也是他不断思索总结的理论结晶。

  潮剧十分注重行当的划分,而且非常细致,单丑行这一行当就可再细分为项衫丑、官袍丑、裘头丑、踢鞋丑、武丑、女丑、老丑、小丑、长衫丑、褛衣丑等十种。行当的划分,有助于演员在塑造人物时准确把握角色的精神气质及性格特征,有的放矢地运用这个行当所形成的独特表演程式进行人物塑造。

  方展荣说:“行当要学死。”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学习行当必须扎实的重要性。一个行当的独特表演手法,是经过数百年来的积累、沉淀而逐渐定型的。演员只有把行当的艺术精髓尽可能吸收并运用到实际的表演中,才能有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不致于越“行”妄作。

  在讲授中,方展荣老师以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讲解了潮剧表演中的“技巧法”。每一个行当,都有专属于这个行当的表演技艺、表演技法,甚至是表演特技。在戏曲界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无技不成戏”,意思是说一出戏,必须要有精彩夺目的表演技艺,才能达到良好的“剧场”效果。在潮剧丑行的表演技艺中,就有很多精彩绝伦的“扇子功”,比如溜子扇、合顶旋扇、轮指扇、张顶旋扇等,这些都是潮剧丑行富含特色的表演手段,这些手段,为行当增添了许多难以替代的色彩。不过,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技巧并非单独存在和出现的,它必须与行当、人物角色、规定情境有机结合,从而选用最适合表现人物此时此地和所思所想的技巧进行角色塑造。

  不论是行当的划分,还是技巧的运用,最终总是要服务于角色的塑造——表演。怎样有效、准确、传神、科学地塑造角色?方展荣老师提出了五个方法:传承、读书、借鉴、观察、找感觉。

  比如说“借鉴”。方展荣在其艺术生涯中,并不局限于戏曲的领域,在业余时间,他还涉猎了国画艺术。他说,绘画对于他的表演、导演艺术有很大的帮助,绘画的布局、用笔的技法,都可以借鉴到戏曲领域中来,关键在于怎么“化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借鉴,是每一位从事艺术创作者的必备功夫,也是每一位艺术创作者在艺术征途上不能绕过的必经之道。

  又如“观察”。方展荣认为,演员们必须认真地观察生活,观察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环境下人们的行为举止和神态仪容,吸取富有代表性的日常动作加以提炼、美化,从而形成戏曲艺术的表演词汇。著名的潮剧表演艺术家洪妙先生,他塑造的杨令婆、乳娘等角色不仅形似,而且神似。这种令人叹服不已的表演艺术,并非凭空想象或者闭门造车能够得来的。当年,洪妙先生在演出之余,喜欢到乡间观察和模仿那些老太太走路时的姿态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神态、举止,并加以加工、创造,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表演。

  对于“找感觉”,方展荣老师深有体会。他认为,一位戏曲演员的艺术感觉,是在长年累月的艺术实践和学习中慢慢形成的。演员只有在传承、读书、借鉴、观察的基础上,才会逐渐形成一种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寻找艺术的感觉,还离不开舞台上不懈的实践。如果实践时间长了,那么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艺术反应的潜意识。这对人物的塑造,其实也是十分关键的。

  理论联合实际,这场课程生动而又形象,让学员们拓展了视野,提升了修养,受益匪浅。

  魏霆/文 本报记者 魏朝霞/摄

编辑:胡晓娜 发表日期:2022年04月22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