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这座充满人文气息的侨宅的主人曾冒着生命危险开通侨眷“生命线”

明德家塾,许福成批局的根脉所在

  屋顶的装饰可见精工用心
  末代榜眼朱汝珍遗墨“明德家塾”
  许若德孙媳妇讲述“番仔树”加冠的故事
  俯瞰明德家塾
  朱云臣灰塑作品
  抗战时期侨批总包实物残品
  门楼马面墙嵌瓷《孔雀图》
  窗楣“戏出”灯橱
  内部结构显得十分紧凑

隆都镇仙地头村东南角处有一座大侨宅,名叫“明德家塾”,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许福成批局,文史研究认定是目前澄海保存最为完整、建筑规模最大、建筑艺术最为精美的侨批局。近段时间,为了写好《潮汕侨宅》专版,笔者不厌其烦数次走进仙地头村,走近明德家塾业主,走访当地的知情人,挖掘出明德家塾建设背后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再次感受了潮汕华侨在风云变幻、时局更迭之下敢为人先、开拓进取、不忘根本的家国情怀。

侨宅探寻

中西结合大宅出自隆都两帮灰工

明德家塾,是华侨许若明和许若德兄弟于上世纪30年代谋划建设的。这座宅第占地6亩,建筑面积2900多平方米,内外上下总共128间厅房。

从门楼门匾背后石刻碑记得知,当年许家兄弟是在泰国精心规划、设计好图纸后,由许若德回乡监理筑建的。工程由隆都高厝宅和邓厝邓大两帮灰工承建的,邓大也是当年承建陈慈黉故居之善居室的灰工头。承建明德家塾期间,邓大除了带有本土的工人外,还从澄海、潮阳请来了一大帮能工巧匠,为家塾制作楹梁枓栱、雕花刻鸟、丹垩彩绘。

如今从空中鸟瞰,大宅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四点金双背剑带后包大规模建筑。大宅四个角落外面又建了4座小建筑,分别是:东角四屐三间式的如意门,南角单间式库房,西角砻碓间,北角灶房。宅主人运用五行相生相济的思想,先赋予4座小房屋不同功能,再补济主座方位,使大宅内外阴阳配合四平八稳。这是潮人建房置业十分讲究的环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

大宅主座是六屐五间式四点金四方洋楼结构,加八屐七间式双背剑洋楼,后包是十二屐十一间式下山虎后包洋楼。这种“四点金”四方洋楼在民国时期的隆都还有好几座,如宅头村励青家塾、龙美村四方楼、后溪村广顺内、后埔村“香港仔”等。四方洋楼中西合璧的建筑格局较早出现在马来西亚的华侨宅第,槟城蓝屋主人张弼士可谓是首创者,他于1897年建的荣禄第即是代表作。四方洋楼以客家四方围楼和潮派四点金合成主体结构,再加以西方罗马柱各式风格糅合而成。此后,这种格局传播到东南亚唐人街,再传入潮汕华侨宅第,形成风行一时的建筑风格。

家塾正面楼墙运用巴洛克拱门和爱奥尼克式罗马柱为主题装饰,显示出高楼拱门的雄伟,又饱含爱奥尼克的柔美,繁复而不失精致,非常引人入胜。大门楼石门匾榜书“明德家塾”四个大字,出自末代榜眼朱汝珍之手,落款是辛未年(1931)。两翼子孙门原来各有榜书后来剥落模糊,东边门榜写的是“明道”,西面写着“德门”。大小门楼的榜书都语含双关,既蕴藏许家昆仲名号于其中,又训示子孙要明白道理,恪守道德,走正道,立万扬名。

从子孙门再回到大埕的中轴线上,往上望去,门楼的马面墙和正面墙壁有多幅嵌瓷。东边的凤凰牡丹图上面还镶有红梅报春、鹊报平安,这幅图用凤凰和牡丹象征万物繁荣、夫妻和睦、美好未来、花开富贵;西边的孔雀图,以孔雀象征着吉祥如意,前程似锦,白头偕老。由此足见许家兄弟营建大宅的初衷和对儿孙的寄望。

灰泥“塑说”潮人独特文化情怀

踏进大宅,你会看到所有门窗上都雕塑着不同款的灯橱和门楣、窗楣。在二楼两间抱厅房的门楣上,可见两幅更有趣的“锦灰堆”:东边门楣塑的是书卷,上面夹着一块插立着的玉子冈牌,又有两只蝙蝠飞来朝向一枝怒开的牡丹花,牡丹象征着荣华,蝙蝠代表着福贵,从这幅画上看,其寓意为荣华富贵,亭亭玉立;西边门上塑的是一幅书卷上面插着一对红烛、一枝红花和一只小白鼠,下面还有一些葡萄,红花代表着红火,鼠在生肖中就是子,葡萄为酸,谐音孙,蜡烛为火能旺,因此该幅画寓意为子孙兴旺,红红火火。

大天井飞檐的四个漏水口处(俗称漏母),塑造有两只大石榴、一个大佛手瓜和一朵牡丹花。这些又有什么寓意呢?原来,石榴有着很多的籽,象征着子孙多多,两个石榴相朝着同时也寓意着双世流(榴)芳,牡丹象征着荣华富贵,佛手代表着福寿延绵。这些灰塑,每一幅都是故事,意韵悠久,让人流连忘返。从署名可知,这些灰塑都是当时澄海的壁画大师王韫泉和朱云臣的杰作。

细细数来,全宅共有140幅灰塑,每幅内容各不相同,有中式的“戏出”灯橱,有西洋的动物写生,也有书卷风景。尽管不少灰塑、彩绘在历史的风沙淘洗之中,失了颜色黯了风光,但仍然彰显着主人不拘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制、大胆融入了西方文化元素的胸襟。值得一提的是,在后包一楼的灰塑中,还有两幅正对着两条子孙巷门,分别塑造孙中山和蒋介石的肖像,暗含入门思敬之意。整座大宅的壁画,就像一座世界文化的大观园,它用灰泥“塑说”着潮人海纳百川又坚守自我的文化情怀。

“大厝亘书斋”的建筑典例

“起大厝,亘书斋”,这是流传广泛的潮汕俗话。这里的“亘”有连接的义项,更有通往之意。旧时代有钱的大户人家,祖上或子孙未有功名,就没有名份可以“起厝头叠门楼”。因此建造大宅第时,必须围上外墙,然后再建一个带花园的书斋,由书斋门出入。这样才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又衬托出庭院高深,华丽而不失悠雅,当然也有防盗防汛的实用功能。明德家塾就是“大厝亘书斋”的建筑典例,也是笔者多年走访老宅第首次看到的“完整版本”。

据介绍,以前明德家塾门前的围墙没有开大门,只留一个小门给闲杂人员出入,大人物来往、婚丧喜庆路线,都走前埕如意门,经过书斋花园通往外界。

明德家塾的书斋叫“亮庐”,以许若明的大名“福亮”命名的,供许家子孙读书,许福成批局员工子弟也可以在此读书。旧时,书斋前面的花园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书斋与花园互相点缀,确有一派书香人家的气象。其中有两株莲雾和“红毛梨”,大家称为“番仔树”,都是当年老家主从泰国带来的果树,用意是让子孙后代吃上甜美的水果,不忘远在番畔艰苦创业的亲人。果树种下后,泰国的华侨每次回家,都会带来彩色的绸带,虔诚地围在莲雾树干上,称作“加冠”。时至今日,莲雾树仍然枝叶茂盛密集,第三四代宅主人每年清明都会按泰国礼俗,给果树围上彩绸,缅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先侨。

华侨故事

大宅坐西北朝东南事出有因

在明德家塾走访,遇见宅主许旭玲和许皓婶侄。许旭玲是万兴昌批局许理有的孙女,是许若德的孙媳妇,许皓是许若德的曾孙。他们是第三四代宅主,对家族史知道不少,陪同采访时也聊起一些老家主的故事。

老家主许若明(又名福亮)生于同治十一年(1872),自幼家贫。光绪九年(1883),隆都石佛堤崩决,水高势猛,隆都东南片众多房屋因坐东北朝西南,大水先冲破大门后再冲倒房屋后墙,结果是人畜伤亡、家私冲走。若明之父许兴晚就在这场水灾中遇难,遗下妻子和若明兄弟姐妹,留下80大洋的生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8岁的许若明被迫只身下南洋谋生,从酒楼厨房小工做起,每月都把工资悉数寄给母亲养家。稍微稳定后便把弟弟许若德(又名福盛)带到泰国一起创业,先在三聘街经营许明盛纱布行,之后又创办许明发银信局、明裕兴火砻、汕头福成庄等商号。汕头福成庄在明德家塾设立侨批投递站,并与汕头协成兴、钟荣顺、义发、万丰发批局联号,投递本号及联号的批信。明德家塾也因此被叫做福成。

发迹后的许氏兄弟不忘回籍建宅,以养家人。他们兄弟更不忘石佛崩堤给家庭带来的悲痛,于是把新楼房朝向设计成坐西北朝东南的格局,若遇崩堤水淹,坚固高大的后围墙就可以“堵水”了。

大宅第避开水灾时的正面冲击,但大门却正对潭墘村至王厝围的两片荒塚,从二楼窗口望去都是荒埔乱坟,不大雅观。故此建设者用玻璃八卦镜遮挡这一方向的视线,使门楼顶厅闲坐喝茶之人不失雅兴。

许若明家族多方开辟侨眷“生命线”

据2013年出版的《隆都华侨志》记载,自1906年至1956年,隆都镇先后拥有11家批馆,均为投递局,投递范围澄海、饶平、潮安。许若明开办的许福成批局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家。

许若明、许若德兄弟勇于开拓,诚信立足,创新致远,受到各界华人侨胞的信任和嘉赞。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上汇路中断,曼谷、汕头两地银信批局也相继停业。国内长年靠着批银维持生计的广大侨眷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此,曼谷的爱国侨胞纷纷寻找转送侨批的道路,救百万侨眷于水火。

据隆都籍泰国华侨许茂春编著的《东南亚华人与侨批》一书记载,许若明家族就在这特定的情况下开辟了一条秘密通道,从曼谷陆路将侨批带回潮汕。书中这样写着:当年战争爆发后,银信不能正常汇寄,泰国许明发银信局继续收揽侨批,将批银换成金条。若明之子许玉声雇用得力助手和保镖队伍,亲自押着金条,从曼谷出发,渡过湄公河,翻越老挝山脉到达越南河内,将黄金兑换为国币。再乘车至海防,转船芒街,进入中国广西东兴镇,将批银交给国内联号,许玉声原路折回曼谷。随后侨批再从东兴经韶关—兴宁—揭阳—汕头,转至隆都许福成批局投递。这是许明发银信局冒着生命危险开通的一条侨眷“生命线”!

采访当天,许皓从家里翻出抗战时期侨批总包实物残品,同行的“侨批王”邹金盛哲嗣、澄海区政协特约文史研究员邹晓东如获至宝,他告诉笔者,这是抗战期间广东邮区跟香港的国际秘密邮路之一“沙鱼涌邮路”的实物佐证,甚为珍贵。从实物可以看出,许若明家族把代理的泰国暹京泰兴裕信局侨批,从泰京把侨批总包经香港中转沙鱼涌,再由兴宁运至汕头投递。这是一条比较特殊但又正儿八经的路线,这件实物是研究沙鱼涌邮史的绝佳原始资料。可以看到,其时东南亚各国的侨批局,为了冲破日寇的封锁,不单走东兴邮路,也走沙鱼涌邮路,历尽艰辛打通侨汇之路,保障侨批业务,以实际行动支援祖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另据泰国九旬侨胞吴仁平和泰国饶平同乡会常务理事张汉池曾经口述,1942年至1943年,当海上运输线中断,潮汕又遇上大饥荒,很多年轻人都想下南洋求生,却无法前往。当时许福成批局根据侨批路线和站点,组织批脚带路,把隆都及其周边一批青年送达泰国。前沟吴敬义、敬留兄弟当年就在许福成批局的帮助下,从隆都经潮安走揭阳上客区,转韶关再下广西,在东兴集结,之后由联号批脚或土著带入越南,经过老挝从泰国东北入境,辗转到曼谷。迢迢数千公里路途,他们走了8个多月,历尽艰辛到达目的地,开启人生新的征程。

作者:金利明 吴沛锋 邹晓东 编辑:林郁 发表日期:2022年04月21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