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文化

我市强化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打造精品线路

“火焰社”穿越百年时光惊艳亮相

  火焰社通信处旧址外观
  一楼展厅正门
  火焰社成员作品展示柜

  去年以来,我市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组织实施“八个一批”共45个重点项目,有力推动汕头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翻开崭新篇章。“建设一批展馆”中强化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串珠成链打造红色革命遗址精品路线。通过深入挖掘南粤“左联”红色文化,重点推进“火焰社”通信处旧址保育活化,位于老市区招商一横巷1号的“火焰社”通信处旧址已成为红色革命遗址精品路线上闪亮的一站,在去年国庆节正式向市民开放,它是目前全国发现仅存的“火焰社”通信处!

  热爱这座城,想了解更多的汕头历史和红色文化,那么,位于金平区招商一横巷1号的这座老建筑,即“火焰社”通信处旧址,值得去看看。上周六,尽管受疫情影响,但仍有部分市民,井然有序,积极按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进行预约、核检、登记后,参观这座百年小洋楼。他们边看边感叹这座百年建筑风格独特,馆藏展品内容丰富,让他们对潮汕早期的进步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

  

  仿巴洛克式三层小洋楼很“另类”

  这座位于汕头市总工会后面的小洋楼,正门面向内街,是一栋典型的仿巴洛克式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洋楼。观察可以发现,整座楼的外观是不对称的,楼体临招商街一侧呈半包围状,非常挑战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观。现场有市民不太理解什么是“仿巴洛克式”。据现场讲解员介绍,以文艺复兴为背景的巴洛克建筑,风格色彩丰富多变,外部形状自由,内部装饰纹样形式夸张。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指“奇形怪状”,后指不走寻常路,追求自由奔放,不拘一格。它为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甚至使用一些变形的线条或形状来表达空间。

  “这座楼建于民国,原为澄海地方检察厅办公地。占地面积130.2平方米,建筑面积304平方米。”讲解员告诉大家,该建筑是目前全国发现仅存的“火焰社”通信处。百年前,一批潮汕进步青年就在这里为梦想而奋斗。1923年,许美勋以岭东民国日报栏目编辑身份创办火焰文学社,并以此地作为办公地点,出版定期周刊《火焰》,左联烈士冯铿在此创作投稿,为推动潮汕新思想、新文化、新文学作出贡献。

  

  “左联”红色文化展很精彩

  走进建筑,一二层是对外开放的《火焰燃烧,与国同脉——我国早期现代革命文学团体“火焰社”展览》。展览分为“风雷激荡 与国同脉”、“火焰燃烧 星火燎原”、“沪上烽烟 热血澎湃”三大部分,以左联红色文化为主题,火焰文学社和《火焰周刊》为主线,展示潮汕青年文学作家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以及左联烈士冯铿的成长历程,展现潮汕青年文学作家为推动潮汕新思想、新文化、新文学作出的贡献。展厅中,对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了全面介绍,还有“火焰社”及“左联”成员的生平以及作品展示。电子展示屏还延伸展示二十世纪初汕头报业盛况。

  百年前,无论是这座建筑,还是里面的人,似乎都在诠释一个词:“奔赴自由”。这处“火焰社”通信处旧址,对研究和展示潮汕早期进步文化思想、潮人革命文学以及冯铿、戴平万、洪灵菲等潮籍“左联”成员有重要价值。据介绍,“火焰社”是潮汕地区最早的新文学团体,成立于1923年,主要成员有许美勋、洪灵菲、戴平万、冯瘦菊、邱玉麟等。“火焰社”汇集了多位主要的潮籍“左联”成员。“左联”五烈士中唯一的女性冯铿,是冯瘦菊的妹妹,就读于汕头友联中学高中部,她虽然没有正式参加“火焰社”,但经常为《火焰周刊》撰稿,也积极参加“火焰社”活动。

  

  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很到位

  今天,“火焰社”通信处穿越百年时光,重现在市民朋友们面前,离不开大量工作人员在背后的默默工作。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挖掘“火焰社”通信处旧址以及相关联的“左联”红色文化史实和价值,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组织搜集、整理、考证“火焰社”通信处旧址及其与“左联”历史名人、活动相关材料,深入研究和挖掘提炼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实质,同时,在确定了旧址的历史和人文价值后,将其核定为革命遗址予以登记保护。

  2021年以来,我市结合“八个一批”工程,对“火焰社”通信处旧址实施全面修缮和布展。组织专业机构对“火焰社”通信处旧址建筑情况和保存状况进行全面勘察,按照文物保护修缮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全面修缮。去年9月底,“火焰社”通信处旧址布展工作完成,并于国庆节运行开放。它在传承文化记忆、延续红色根脉、增强文化自信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观小提示】

  一、免费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二、参观者须提前通过本馆官网官微线上预约,预约成功后,请凭预约信息和有效身份证原件到前台登记处核验。

  三、请文明参观,自觉遵守馆内秩序。

作者:陈珊娜 编辑:张梅 发表日期:2022年03月31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