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网 > 艺苑

守一方匠心 传紫金砂陶古韵

工艺美术师黄心喜做壶二十余载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的诗句,写出了以紫砂制品烹茶的绝妙韵味。在潮州,工艺美术师黄心喜的砂陶作品就让人体会到了这份日常中的风雅。

  黄心喜是潮州陶瓷艺术大师,从事陶塑专业创作已有20多年。从小喜欢陶艺的他,1992年考上广东省陶瓷学校,受教于叶竹青、黄美尧、江东存、陈钟鸣等名师,博采众长,练就一手精湛技艺。随后,他创立陶瓷工艺工作室,研制创新雕塑开发工作,精通陶瓷产业链,入选《中国陶瓷艺术家辞典·广东卷》。

  提起陶壶创作,黄心喜有说不完的话题。他说,古朴天然、形态厚重是紫金砂陶壶的特色。20多年来,黄心喜沉浸其间,在岁月的浇灌和技艺的磨练里,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他独家调配的泥料,内含有机物腐殖土高达2.5%以上,属于大自然降解式陈腐,表层陈腐时间至少30年以上。经过高温(1280摄氏度)烧制,与硅酸盐矿泥、紫砂原矿砂等20多种矿物质充分熔融,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质感和吸附性高温陶质。

  “与柴烧、盐烧都不同。”黄心喜说,高温矿烧把原矿燃烧挥发,然后随着窑腔里的明焰升高至顶棚,再自然洒落的矿烬形成如铜锈一样的金色,产生不是釉胜似釉的矿灰矿烧效果。因为都是手工制作,烧制的温度也不尽相同,无法精确测量,只能靠经验,因而每一件都可以说是孤品。“制作过程每一个步骤都不能稍有差池。”黄心喜感叹,泥和火涅槃重生,小小的一壶一杯之内,包含了千工万力。

  简单的外观泛着焦褐或黑色光泽,紫金砂陶壶带给人宁静感受。记者看到,陶经过打磨以后手感很好,壶身上有不少极其细微的溶洞(熔洞),泥和矿砂自由地流布在陶器里面,显得随意而浑朴。“有机物在和无机盐高温熔融的过程中互相转化和激烈反应,其中一小部分挥发掉以后就留下了。”黄心喜告诉记者,这些熔洞本身具有吸附力能够吸水,同时由于水分子本身的张力,当壶灌水以后并不会渗漏,这就是这种高温特制泥的神奇之处。

  福寿壶、仿古壶、石瓢壶……各式样的紫金砂陶壶,曲线柔和流畅,壶身内外氤氲着一种刚健挺拔的风骨。黄心喜匠心做壶二十余载,以大气写实而又善于变化的手法表现大自然的美与真,其作品也一如他的性格——简朴而不同流俗。

作者:陈文兰 发表日期:2022年02月21日 来源:汕头日报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融媒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汕头融媒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粤ICP备2021148246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119330007号
粤公网安备 44051102000133号